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079144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扬中树人高二必修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树人学校2014-2015-1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政治试题(必修)( 命题人:夏福兰)2014-11-12 试卷满分值100分,其中第卷70分,第卷30分。测试时间为75分钟。 第卷(选择题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 “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 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下列有关哲

2、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B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C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运动与静止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思维和存在4 以下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气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物质决定意识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物是观念的集合A B C D5.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意识是客观

3、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A B C D6“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的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B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C物质就是各种物的总和 D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 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客观性8.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 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 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

4、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 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9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 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 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10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

5、 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反映11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类的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整理用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二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性 B实践具有科学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13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由于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原

6、有的筹算不能适应计算的需要,筹算逐步演变为珠算。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14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5.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 图 1 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了解世界是一个普遍了解的有机整体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 B.C. D.16右

7、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用了解的观点看问题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要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要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1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了解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A B C D 18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这主要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19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 “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

8、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2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21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列选项中,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量体裁衣,对症下药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2右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9、C矛盾双方相反相成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23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 24右侧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趋同的倾向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5下列图示中,能形象地表示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是26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要A敢于否

10、定一切 B善于肯定一切C有批判性思维 D理论了解实际27“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辩证的否定是自己超越自己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只要敢于否定,就能推动事物的前进 D否定就是绝对不相容的对立28南京青奥会会徽(见下图)以青奥会英文名称及其视觉标志为基础,以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突出将世界闻名的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寓意欢迎、交流的青春之门,象征欢聚、健康的青奥之家,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南京青奥会会徽的设计蕴涵的唯物论哲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

11、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 D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整理用29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了解的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A B C D30“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 A整体功能总是小于局部功能 B部分决定整体处于统帅地位C部分的结构状况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D整体决定部分处于统帅地位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B。(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32自然、

12、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就是哲学。3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4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35人类认识的来源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7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3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40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都属于自然规律。 第卷(非选择题30分)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41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