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076874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中医生活偏方(五).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中医生活偏方(五)九、高血压(3方)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人。继发性高血压则为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常见于某些肾脏、血管和內分泌疾病。高血压患者早期一般多无症状,或仅有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和心悸等症状,往往在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增高。高血压的合并症较多,可以引起全身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肾脏等脏器的系列病变,甚至可发展为中风(脑血管意外)。1、冰糖炖海参治高血压方用:水发海参50克,炖烂后加入适量冰糖,再炖片刻。早饭前空服吃,疗程不限。方中海参有刺参、光参等多种,因其补益作用类似人参,故名海参。本品食用前应经过加工(俗称水发海参),

2、其法先以温水将海参泡软后,剪开参体,除去内脏,洗净,再用开水煮10分钟左右,连水倒入锅内盖好浸泡3至4小时,然后再煮一沸,即可使用。海参性味甘温,微咸,功能益气滋阴,通肠润燥,除湿利尿,止血消炎。主治精血亏损、虚弱阳痿、梦遗尿频等。本品和冰糖合用,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适用于高血压及血管硬化之症。2、雪羹汤治高血压此方出自清代名医王孟英温热经纬。方用:荸荠(去皮切片)、海蜇皮(浸洗去盐分)各30至60克,加水二大碗煎存多半碗服用,每日二至三次,连服三至五日。方中荸荠又名乌芋、地栗、马蹄子,性味甘寒,功能清热化痰,消积凉血。主治热病烦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便血、高血压等。海蜇又名水母,性味咸

3、平,功能清热降压,化痰软坚,消积润肠。主治痰咳哮喘、便秘、高血压等。二味合用,功能清热化痰,消肿散结,舒肝除烦,除治疗高血压外,还可用于肺热咳嗽,咳吐黃痰,肝气郁结,大便不通等症。3、 玉米须治高血压 方用:玉米须6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服,分三次饮用,连服一段时间。方中玉米须又名包谷须、玉蜀黍须,性味甘平,功能利尿消肿、平肝利胆。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等。本品配合白茅根40克,同煎服,对高血压效果更好,同时亦适用于糖尿病。十、 皮肤病1、荨麻疹荨麻疹俗名风疹块、风瘤。其致病原因很多,如对某种蛋白类食品(章鱼、墨鱼、虾、蟹等)、药物、生物制品或花粉灰尘等过

4、敏;或因肠道寄生虫、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以及外界冷热刺激等。本症发病时皮肤瘙痒,经搔抓后局部发红,随即出现肿块,称为风团。其特点是骤起骤退,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完全消退不留痕迹,但彼快又复发。本病可分为急性、慢性二种,急性者发作几次后即愈,慢性者则反复发作,迁延数月以至数年。(1)芝麻秆糯米饭治荨麻疹方用:糯米250克,芝麻秆12根(切碎),先用水二千毫升同芝麻秆煎至一千毫升,倒出过滤,然后以芝麻秆水煎糯米成饭。胃囗好的一次吃完,胃囗差的可分多次吃完。可用白糖或咸菜等调味。方中糯米功能补中益气,暖脾胃。芝麻为滋养强壮品,有润肠和血,补肝肾,乌须发等作用,其秆能治风寒湿痹、风痒。二味合用,功能和

5、血补气,驱风痒。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者)一般吃二至三次,即行消退。(2)荨麻疹外洗方方用:苍耳子24克,苍术24克,水煎洗患处。方中苍耳子性味辛苦温,功能发汗通窍,散风祛湿。用于鼻渊、风湿挛痹、皮肤痒疹等。苍术苦温,气香辛烈,功能燥湿健脾,辛温发散,能祛风湿。兼治内外障青盲雀目等症。本方外洗治疗荨麻疹有效。苍耳子,俗名荆棘狗、老鼠愁,民间治疗鼻炎的偏方中很多都有苍耳子的影子,也确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 湿疹许多人都认为,湿疹只会发生在夏季,一进入秋冬季节后,反而忽略了对皮肤的护理。这样,很容易使得一些皮肤问题乘虚而入。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少,所以当下正是儿童干性湿疹的多发期。

6、中医学认为,这种病是血虚不足,阴津亏损,因而生风发痒。现代医学则认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皮肤也变得干涩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可发生于全身的任何部位,并以皮肤搔痒、滋水或湿烂为其临床特征。本病由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但急性的多以湿热为主,慢性的每多伴有血虚。(1)海带绿豆汤治湿疹方用:海带30至50克,绿豆60至90克,加水适量,煎熬成粥,加红糖调味服食。方中海带可作蔬菜食用,亦可作凉拌或煎汤。其性味咸寒滑,功能消痰软坚,泄热利水。常用于痈肿、痰热壅隔、宿食不消、小便不畅等。绿豆性味甘寒,功能清热

7、解毒,消暑利水。常用于暑热烦渇、小便不通、痈疮肿痛等。二味合用,功能利湿、清热、止痒。凡湿疹、皮肤湿毒搔痒、小儿痱疮等皆可用此方治疗。 (2)湿疹外洗方方用:苍耳子30克,加水适量煎,稍凉后淋洗患处,每日二、三次,连洗几日。方中苍耳子为一年生草本,常生于路边、屋旁、原野等干燥向阳处。果实椭圆形,密生钩刺,容易钩着人的衣服。其果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发汗通窍、散风祛湿,用于治疗感冒头痛、慢性鼻窦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煎水外洗可治风疹及遍身湿痒。3、皮体癣体癣是一种皮肤真菌病,多发生在股部內侧和臀部,其次是颈部和腰背部。皮损呈圆形和多环型,边缘清楚并有丘疹或鳞屑,自觉搔痒,夏重冬轻。椰油治体癣

8、方用:取椰子壳半个,用火然烧,乘其燃烧之际,急用瓷碗一个盖住,顷刻将碗拿起,碗里所附的即是椰油。用时将椰油涂于患处,涂药时患处有较强的疼痛,所涂的地方成黃色,后脱一层皮而愈。此方为海南民间流传的验方,方中椰油外用,对一般疮疥癣疾、冻疮、神经性皮炎等有效。漆疮漆疮俗称漆咬,即对漆的过敏性反应,患者接触漆类物品后一般数小时至1日,长者可达2周,呈急性发病,发病部位多在露出部位,以颜面、颈部、腕关节周围、手背、指背为多,以后迅速蔓延,局部表现可分为皮炎型和荨麻疹型,可伴有头痛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心悸等全身症状。绿豆治漆疮方用:绿豆200克,浸在开水里二、三小时,取出并捣成泥,涂在患处,干时再涂,二

9、、三次即愈。方中绿豆内服有清热、解暑、利尿等作用。外用可治皮炎、湿疹、疖肿等。用绿豆泥涂摖患部,有明显的止痒消肿效果。韭菜治漆疮方用:生韭菜不拘量,洗净捣细绞汁,抺患处,干则再抹。此方为民间流传验方,多家方书有记载。韭菜,四季常青,终年供人食用,韭菜可供药用,功能补肝肾强腰膝,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皮炎等症。漆疮外洗方方用:川椒15克,甘草15克,白矾15克,加水适量煎,稍凉后淋洗患处。方中川椒即花椒,功能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外用治牙痛、皮炎等。甘草,功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白矾即明矾,功能燥湿祛痰,杀虫,解毒。外治痈疽疔疮、疥癣口舌耳目诸病。本方外洗治疗漆疮,能消炎止痒,轻症一次即可见效,重者多洗几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