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06944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导学案钟新梅(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学期第一课观潮导学案主备人 :钟新梅 审核人: 导学时间:班别 姓名 家长签名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语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谈。【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一、自主学习1.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把本课词语在书上画出来,并抄写一遍。 2、我会填。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潮来之时,只见,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潮过之后,江面上。看看堤下,。钱塘

2、江大潮真不愧为,我们为之,为之。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潮的名诗句。二、合作、交流、展示(编制的重点,选择有学生可合作、学生可发挥的题目,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本文的关键词。 3.课文2-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4.你觉得哪几部分的内容能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小组讨论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5.组内交流并总结:对江潮的具体描写分为声音和气势两方面,找出对应的词语。声音大: 气势大: 三、当堂检测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Lng zho dng fi hng guan hu f ng shu y ji( ) (

3、 ) ( ) ( ) ( ) ( )2.在画线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屹立(y q) 薄雾 (b bo) 鼎沸(fi f) 风号浪吼(ho ho)海塘大堤(d t)漫天卷地(jun jun)3.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薄雾 ( )的阳光 ( )的飞奔 ( )的涌来4.读一读,补充词语。山( )地( ) 人( )人( ) ( )( )相接 风平( )( )5. 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1)第3句分号前的句子将 比作 ,说明浪潮 。(2)分号后的句子将 比作 ,说明浪潮 。(3)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 A、从近到远 B、从远到近(4)判断,在正确的理解后画“”。这段话从视觉、听觉

4、的角度写了大潮的壮观。( )第3句分号前后的句子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5)仿照第3句,再写两个比喻句。犹如 如同 四.形近字组词。朝( ) 称( ) 笼( ) 蒙( )潮( ) 秤( ) 聋( ) 朦( )雾( ) 沸( ) 恢( ) 惯( )务( ) 佛( ) 灰( ) 贯( )五:知识延伸:小练笔,仿照作者描写钱塘江潮来时的写作顺序,写一些有关“雷雨”的小片段。 四年级上学期第5课古诗两首导学案主备人 :钟新梅 审核人: 导学时间:班别 姓名 家长签名 教学目标:1、学习题西林壁。2、背诵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一 课前预习1、 初读古诗,我能读准字音

5、。2、 我能把握好朗读的节奏,读好古诗。3、 再读古诗,我能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题:_ 西林:_题西林壁:_只缘:_ 不识:_4、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小组合作反复诵读古诗,解决以下问题:1、 我知道“_,_。”这句诗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2、 我能从“_,_。”这句诗体会到诗人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那么,诗人都看到了什么?横着看, ;侧面看, ;从远处看, ;从近处看, 从高处俯瞰, ;从山下仰望, 。所见形状、姿态各不相同。3、 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4、 从这首诗中我不仅能感受到庐山的美,而且还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_

6、。5、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6、“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7感情朗读,达到熟读成诵。8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往往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我知道古诗题西林壁中的名句是_, _。三当堂检测1、“缘”共_笔,第四笔是_。组词:_、_。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填写在横线上_。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_ _。5、 默写题西林壁。 , 。 , 。一:【课前自学检测案】自学一:自读古诗,学习字词1.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a.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诗文注音读准生字新词腊酒浑( ) 足鸡豚( ) 疑无路( )b.借助工具书、结合诗文注释或联系诗文理解词语腊酒浑:_疑无路:_2.查阅作者陆游的有关资料。3.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自学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1.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 2.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 2.结合有关诗人的背景“资料袋”,领悟三四句诗的含义: 。3.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诗句:。4.朗读全诗。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1.背诵古诗;2.搜集蕴含的哲理的诗句(即面对困境,遭受挫折,永不放弃,心存希望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