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05877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性招商引资本科毕业论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3 页 共 25 页1 引言1.1地区经济的概念地区经济是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地市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市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地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地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地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

2、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1.2 中国地区招商引资现状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吸收投资(主要是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最早源于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一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并且在各级政府报告和工作计划中出现。从整个世界范围看,招商引资成为各国促进其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我国的招商引资主要还是通过政府介入经济活动,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来引入外部资源,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招商引资已进入买方市场下的过程经济,招商

3、引资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目前,外商在中国投资已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外商投资总体水平逐渐扩大,外商投资形式由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向更加多样化的形势发展;外资项目由单独、单项投资向联合投资或地区配套投资开发转变;外商投资领域由一般加工、工业项目向第三产业领域发展;外商投资地区也已经延伸到了内地,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多层次发展的格局。总之,外商投资多国化发展,我国投资来源向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但是,在我国招商引资发展的同时,国内的招商引资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总体而言,尽管我国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相对于马来西亚

4、、泰国、印度、越南等国,我国在廉价劳动力、优惠政策、便宜地价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其次,国家对外资政策的调整,部分优惠政策的取消,客观上有可能影响某些外资的进入,但招商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招商引资是各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外学者对其在国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Dr.Jonathan R.Woeetzel在资本中国中对外国在中国投资的问题做出相关阐述,他指出:其他国家的企业若想在中国经营,必须意识到,竞争优势已经取代政府关系,成为成功的通行证。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绝非世界其他任何国家的国内市场可以相比的。任

5、何一个行业,若想在中国发展,若想成功,必须将投资、创新和整合相结合。Thee Kian Wie and Kunio Yoshihara在Foreign and Domestic Capital in Indonesian Industrialization中谈到,国家资本不能完全私人化,但是必须和私人资本分开,以至于这个国家不会因为私人资本受国外资本控制而导致整个国家的资本被控制。例如,我国在印尼有些公司,该公司利用外国资本,使用外国技术,但他们不是外国公司,仅仅是依赖外国的技术而已。因此,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最大的可能也只是设立公司的企业的私人资本,受控于外国资本,而不会导致本国资本受控于国外

6、。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突飞猛进,而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也越来越普遍。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市场潜力确实是非常巨大的。1.3.2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招商引资,不仅国外学者进行了分析,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张伟群在政府招商引资的路径与策略分析中指出,招商引资活动已进入黄金时期,市场化招商引资模式逐渐形成,投资规模也逐年增加,招商范围比以前更广,招商手段也是越来越多样化,资金项目也逐渐从劳动密集性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种种迹象显示,当今国内的招商引资已从吸收外资外商为主的引资方式转变为民营与外商并驾齐驱的内外兼顾型引资路径,并且从以吸收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投资为主的招商引资模

7、式发展为兼顾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多样化引资路径。同时,张伟群也指出:招商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理论上讲,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本应是招商引资活动的重要主体。但是目前来看,我国是政府强势干预甚至掌控招商引资活动。当然,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转型时期,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弥补了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缺陷。但是,根据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政府决策的非公开性难免导致政府调控失灵。因此,把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地方政府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张汉亚在我国招商引资政策的演变与发展中也指出,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重要内容,

8、并提出我国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开放领域,鼓励外资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第二,要促进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夏漫在关于招商引资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指出,招商引资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不能急功近利、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利益;第三,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2 招商引资的相关理论2.1 招商引资涵义2.1.1 招商引资定义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吸收投资(主要是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最早源于经济开发区。招

9、商引资一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并且在各级政府报告和工作计划中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仅仅依靠国内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而招商引资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招商引资源于中国开放政策所成立的开发区,早期主要集中在吸收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目前中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大量的开发区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1.2 招商引资的实质 招商引资,实质上是利益的交换即使交换双方所得利益不完全相符,但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招商引资而言,也同样可以形成“人发财,我发展”这样的利益交换格局。因而,招商引资实际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手段。招商引资能够弥补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状况,有利于促进经济的

10、增长和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利于促进中国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招商引资有助于产品综合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招商引资能够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国有企业经济机制的转换;招商引资可以利用本地先进技术引进资金,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2.1.3 招商引资的特点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新时期的招商引资形式出现了如下的新特点: a)跨国并购成为外商投资的新形势据联合国贸发会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跨国并购额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6.5%,此后这一比例逐年增长,2011年,达到了17.6%。随着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跨国

11、并购将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方式和途径。b)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截至2010年10月,我国已开放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在内的100个服务部门已陆续开放,而发达国家开放的部门也仅仅108个。近期,由于中国采取了鼓励高新技术项目来华投资,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也有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加,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的项目也不断增加。 c)外资企业投资范围在逐步扩大以前,由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在政策、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因而有许多外商选择

12、在这些地区投资建厂。但是随着区域优化政策的弱化,国内其他地区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投资企业的重心将逐步向原有特殊经济区域以外的地区转移。2.2 招商引资理论 2.2.1 国家发展理论 宏观调控体系也称国家发展理论,包括投资国理论和招商国理论。投资国理论是指由资本输出的运作机制和资本输出国战略等组成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格拉多斯的贸易顺差投资论。招商国理论是指由资本输入的作用机制和资本输入国战略等构成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缺口理论和资源禀赋说。a)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称为边际比较优势理论,是由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在他的对外贸易论中,小岛清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

13、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进行;应该把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输出到国外,从而转化成在国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实现产业比较优势的延伸。b)贸易顺差理论:吉格拉多斯和埃古尔格斯蒂斯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与现实中强调了贸易顺差投资论。他们认为,如果一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将不利于本国出口行业的就业,而输出资本可以减少贸易顺差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措施有商业贷款、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等。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贸易顺差,从而促进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这是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c)两缺口理论:所谓缺口,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储蓄、外汇和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国内有效供给与达到经

14、济最大增长率目标所需的这些资源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的差距。1966年,美国的两位学者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了“两缺口模型”。在该理论模型中,他们将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储蓄缺口,同时又将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外汇缺口。根据凯恩斯理论,“两缺口模型”有如下公式: 在国民经济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C+I+X(消费+投资+出口)总供给=C+S+M(消费+储蓄+进口)所以:C+I+X= C+S+M即I-S=M-X该式左边I-S为储蓄缺口,右边M-X为外汇缺口。d)资源禀赋说是瑞典经济学家柏蒂尔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提出的。该理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假定各国需求情况类似,且生产要素的效

15、率相同,各国商品价格的差异决定贸易格局。每个国家出口本国丰裕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商品,进口本国稀缺且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商品, 贸易中就容易获得比较利益。一句话总结为:生产要素的丰欠,决定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2.2.2 企业发展理论 a)垄断优势理论:1975年,金博尔伯格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而跨国公司是最具垄断优势的企业,他们具有的垄断优势有: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汇率优势、信息灵通、具有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具有显赫的国际声望和强有力的规模经济,这些都促使企业的跨国投资行为。b)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在垄断优势理论基础上

16、,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论文,并且在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同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做出了相关解释。后来,S赫尔施的工业区域与国际竞争的学术专著,对国际经营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做出比较全面的描述,进而形成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周期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新产品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产品周期理论真实地描述了产品的创新、成熟、衰退和替代过程,这种替代模型有利于资本输出国,而在某些阶段有利于资本输入国,但从长期看是不利于资本输入国的。c)内部化理论:基本思想源于20世纪30年代,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在跨国公司的将来中,首次较系统的提出了内部化理论。1981年,加拿大诺格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