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955330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通州市高二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将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 B体液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D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呼吸酶3在动物体内的各种液体中,能互相渗透转变的是 A血液与淋巴 B组织液与淋巴 C血浆与组织液

2、D血液与淋巴4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AK+ BNa+ CCl- DNa+和Cl-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6下面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叩击膝下韧带,小腿突然跳起 B沸水烫手,立即缩回C预备铃响,走进教室 D草履虫受到盐粒刺激向清水移动7突触后膜中有能识别神经递质的物质,其物质基础是 A糖蛋白 B胆固醇 C磷脂 D多糖8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讲话,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到损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活动区 B大脑皮层S区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

3、大脑皮层H区9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不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0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大脑,小脑,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 B C D1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2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这主要是什么免疫功能受损所致 A特异性

4、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13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效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14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部位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D不同器官(如芽、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样16进行种群密度的取

5、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植物均需统计17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 B100只/hm2 C75只/hm2 D50只/hm218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19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

6、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这两种微生物在一起培养,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 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合成并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A、竞争 B、寄生 C、互利共生 D、独立生长20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 A、小型植食性动物 B、大型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A、B、C同时出现,无先后顺序21右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出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C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是竞争D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关系是共生22下列各选

7、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 、b可能代表下丘脑。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不正确的是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D生

8、产者和消费者25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次级消费者B.初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生产者2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BDDT是挥发性物质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7禽流感是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的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B

9、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28为了研究高等动物内分泌腺的功能,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将体重恰好相等的4只雄性小狗分别编号为A、B、C、D。A狗不作任何处理,该狗发育正常。而对B、C、D三只狗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4个月后,A狗发育成熟了。对4只狗进行血液分析,得到实验数据如下:(单位:um/100g血)实验前雄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A4363.5B3.50.05.83.6C3.82.80.13.3D3.53.15.70.2从表中数据可推测: AA狗用作对照 BB狗被切除了甲状腺 CC狗被切除了

10、垂体 DD狗被切除了肾上腺29下列有关体温恒定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B下丘脑不仅是体温调节中枢,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寒冷条件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D感受寒冷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此时的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骼肌、肾上腺等30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别很大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就是种群密度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31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CD

11、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处生长受抑制,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处生长受抑制,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32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量极多,分布广B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C分解者的营养级别最高D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第卷(共50分)三、非选择题(共50分)33、(4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常用 来表述。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曲线是 ;而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存在K值,K值又称 。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的根本措施 。34(8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中填数字。(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液体、内环境与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的交换,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用笔在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