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934190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 火灾既是一种突发性事故,又是一种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灾难性事故。火灾这种突发性的景象常常使在场的人们产生一些异常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疏散和逃生。 一、火灾时人的心理特性 1、惊慌失措 处在火灾现场的人们,尤其是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人们,很容易产生不可抑制的恐惧心理。这就是常说的惊慌。惊慌之余,想到火灾危害,便会产生极其不安的惊慌失措的心态,茫然不知所措,想逃,怕选不准安全通道;想避,又不知道哪里是安全之地。尤其是那些平日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关于火灾时疏散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更是如此。 2、惶恐惧怕 人们面对浓烟烈火,常常是晕头转向,呼吸急促,反应迟钝;面对人群的纷乱

2、骚动,深切感到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因而产生不能面对伤亡的激烈惧怕感。激烈的惊恐惧怕心态会严重干扰人的正常思维,减弱理性推断能力,失去与烟火拼搏的精神和勇气,束手无策或丧失抗争能力。 3、推断失误 惊慌惧怕的心态,还会导致人的非理智思维。非理智的思维能加深推断的失误,出现非理智的错误行动。如跳楼、乱跑乱窜、大喊大叫、丧失信心、不听劝阻等。另外,人处于高热环境中,先是口干舌燥,软弱无力,痛苦难熬,思维活动受到激烈干扰,进而眩晕心乱,直至昏迷休克猝然倒下。一般房间火灾,从起火到蔓延的时间间隔仅为7 min,而在6 min时火场实测温度已达到了300400。在火场中,人对环境温度与热辐射温度非常敏感。

3、一般人在65的环境中,能忍受一个有限的时间,接着就会昏迷、休克。在120的环境中,人大约能忍受15 min;在175时,人能忍受的时间不够1 min。关于热辐射温度感应是:当辐射热为1 200 W/m2,人可忍受较长的时间;但关于4 000 W/m2的辐射热,人只能忍受15 s左右的时间;当辐射热达到12 000W/m2时,人仅能忍受几秒钟。 另外,当人处于缺氧和CO、HCl、HCN等毒性气体大量存在的火场环境中时,因吸入毒气,可使人发生嗅觉刺激、呼吸困难、视线模糊,损伤内脏和脑神经系统等生理障碍,进而导致思维不清、行为错乱和心乱目眩,直至昏聩或中毒、窒息而亡。其中,尤其是初期吸入CO可使人出

4、现欣快效应,缺氧可致人出现非理智性行动,进而造成推断失误。 4、冲动 火灾时,人们的惊慌,火、烟、热、毒等因素的作用所产生的惧怕与茫然,最容易使人做出不理智的或盲目的冲动行为。如跳楼、傻呆、乱钻乱撞或大喊大叫。火场心理研究证实,乱跑乱窜、大喊大叫不但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还会扰乱他人的平静思维,加剧其他人员的茫然心理,导致更多人的效仿,从而使火场中的人们更加混乱而难于疏导和控制。 5、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人们常常出现的一种心态。面临灾祸之际,还漫不经心,轻信事情不会那么严重或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不是冷静冷静地采纳措施,侥幸心理是妨碍正确推断的大敌。火场中人们必必须首先排除这种心态,勿让其

5、干扰理智的思维和正确的推断。例如,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里,中、小学进行汇报演出,18时20分,舞台幕布被距离太近的光柱灯烤着,当时一个老师问他们的校长要不要叫同学们走,校长说,会扑灭火的,等一等吧。工作人员跑上去抓住幕布往下扯,但未扯掉,火蔓延开来,但疏散行动仍未开始。幕布被拉上,意欲灭火后开幕再演。同学们一阵骚动,维持秩序的人高声喊道:“保持宁静,坐着别动!不久,全场断电,整幅燃烧着的幕布坠落。这段时间大约有l0余分钟,由于没有及时疏散,耽误了最宝贵的逃生时机,加上后来秩序混乱的现象,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 故。 火灾中,人们容易形成的上述特别心态,都会成为严重干扰安全疏散和逃生的重要心理因素,必必须知其然而先于预防,做到临危不惧,临难不乱,强化自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