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业布局.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932102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工业布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亚洲工业布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亚洲工业布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亚洲工业布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亚洲工业布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洲工业布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工业布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洲工业区的布局2011级地理科学班 指导教师:白絮飞 摘要: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经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工业的发展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下面我们我们将以亚洲为例,根据亚洲的地形条件、气候类型、人口和城市的分布、自然资源的分布及区位选择的因素和基本原则,来分析亚洲工业区布局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关键词:亚洲 工业 工业布局 问题 措施 一、 亚洲概况1.亚洲地理概述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0,北纬605),南至皮艾角(东经10330,北纬

2、117),西至巴巴角(东经263,北纬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18北纬7743)。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根据亚洲地理环境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特征可将亚洲划分为6大地理单元。图1(1)地形: 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2)河流和湖泊: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3、。(3)水文:亚洲的河川大都发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长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条,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以额尔齐斯河为源的鄂毕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河。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4)气候: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晖、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

4、。二、 区位因素分析1.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可分为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土地、水源、矿藏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等)、社会条件(劳动力、政府等)几个方面,它们因地、因时而异,不同程度地影响和作用于工业区位。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中东地区的石油为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这位亚洲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劳动力资源:亚洲是一个人口大洲,人口众多,人口密度也比较大,但

5、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就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经济条件:亚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有足够的需求量,刺激工业的发展。而且,亚州东部濒临太平洋,有便利的交通,内部有两条亚欧大陆桥,交通便利,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运输。技术条件:虽然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随着各国交流的不断的加强,各国可以通过因引进技术来发展,而且除了几个少数国家外,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核心技术,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区位因素会不断的发生变化。(1)原料、燃料方面,资源的使用年限,替代材料或新资源的变化,可能使原材料、燃料指向减弱,市场导向加强。(2)

6、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可能对运费、市场区位产生影响,在交通枢纽如铁路、公路、河港、海港等位置出现新兴工业城市。(3)劳动力工资水平可能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导致一些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转移,寻找新的区位。(4)在科技方面,科技条件和劳动力素质对一些跨国公司的企业扩展及区位影响越来越大。(5)信息能达性、工业集聚程度也成为众多企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以上五点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1)综合性原则。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影响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中的各因素,以寻求最佳区位,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2)可持续原则。区位选择的

7、核心原则。三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是具体布置运作、综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3)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4)因地制宜原则。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区区位,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5)因时制宜原则。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三、亚洲主要工业带1. 传统工业的分布 图2中国主要工业基地 图3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1) 范围:主要包括日本沿太平洋海岸工业带、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及沪宁

8、杭工业区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区的分布。(2) 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规模较大。自然因素: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地理位置优越;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河网密集。社会经济条件:我国的北部工业区都拥有丰富的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技术发达等。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资金雄厚,重要的工业资源都是在国外进口,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3) 存在的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区内环境污染大,土地紧张等问题日益显现,(4)改进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9、,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各业均衡发展;消除污染,美化环境。(5) 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由原料指向性向技术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发展。2. 新型工业区(1) 范围:包括日本的筑波、硅岛,中国的北京中关村、上海的浦东、深圳科技工业园、农业科学城杨陵,印度的班加罗尔,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及韩国等都是新兴的工业区,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一般是研发费用所占比重较高,分布在高科技发达区,有专业的人才,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2)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

10、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经济发达。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有高等院校提供人才支持。(3) 不足:资源不足,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赖程度大,不利于稳定发展;高技术人才缺乏。(4) 改进措施:建立资源储备系统,寻找替代资源,加强技术投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企业间的协作等。3. 中东地区的石油化工工业 图4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1) 中东地区范围: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11、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欧大陆西南部的地区。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土耳其。中东地区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中东的重要海湾波斯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占全世界石油资源的74%)。石油资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更增加了中东地区的重要性。(2) 中东工业有:石油石化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加工工业等,主要还是以石油、石化、炼油工业为主,(3) 中东的资源: 中

12、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 中东地区石化工业现状 油气资源:2006年中东地区石油探明储量约1001.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72.6万亿立方米。 表1 2006年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情况国家石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储量所占比例,%储量所占比例,%沙特354367219.72677793.90伊朗185872310.3427564215.8伊拉克15686008.73316961.80科威特13503607.51154240.90阿联酋1

13、3339927.42606753.50卡塔尔2074231.1525767214.70阿曼750200.4284900.50也门409200.2347830.30叙利亚341000.1924060.10巴林16990.019200.10以色列27361中东小计1001453655.7372584841.50世界合计17969983100.001749702100.00 资料来源: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12月18日据表一可以看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有利于其发展石化工业。出口现状 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产量明显增加,但由于该区域内下游需求增长缓慢,故出口量增加,中东

14、地区几乎控制着世界的石油价格,中东地区的石油出产量的稳定有利于世界油价的稳定。中东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激起了世界石油巨头广泛投资热情,近年来,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已经从油气出口依赖型转而走向了以政府主导资源有效利用、产业结构多样化为目标的石化工业道路,发展成了国际石化界的新贵。 四、结语 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起源于欧洲的近代工业文明在产业革命后的两个多世纪以来,通过殖民,对外侵略、资本输出和贸易等途径,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散和渗透,是人类在短短的两百年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经济的不断进步,但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来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