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920234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本文选取广东省粤西某市幼儿园教师为对象,通过问卷法调查目前幼儿园心理安康训练现状。调查教师心理安康训练认知和训练行为,结果说明是否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对教师的幼儿心理进展认知影响大,职后提升学历的教师心理安康训练行为表现好。在公办园和民办园之间,日常精神环境的创设存在显着性差异。提示需加强面对教师的心理安康训练培训,鼓舞教师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及提升学历。 关键词:学前训练;心理安康;心理安康训练 2022年3月重新修订且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安康训练局部增加“促进心理安康”一项,人们对心理安康关注度不断提高,促进幼儿身心安康是幼儿园训练中不行或缺的一局

2、部。指南进一步解释促进幼儿心理安康需要教师“营造暖和、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帮忙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心情”。1教师作为幼儿园心理安康训练的主体,需态度上重视儿童心理安康,敬重幼儿个体,学问上具备科学的心理安康观,把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进展特点,力量上懂得运用促进幼儿心理安康的策略和方法。其中,心理安康观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对心理安康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1这是幼儿教师开展心理工作的基石,显性或隐性地影响教师训练行为。 一、讨论方法与样本状况 讨论对象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市各区有代表性的共计17家公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各幼儿园随机选取共计350名幼儿教师作

3、为调查对象。讨论方法采纳问卷法。依据目前幼儿园心理安康训练讨论对心理安康内容和维度的划分,采纳自编“幼儿园心理安康训练现状调查问卷”,采纳Likert5级评分法,问卷共31题,内容包括教师根本状况,教师的心理安康训练认知,心理安康训练行为等。问卷内部全都性信度Cronbach系数为0826,各维度的内部全都性信度在0.7390901之间。因素分析结果KMO系数为0820,各因子值070。共发放350份问卷,实际收回312份,其中有效问卷2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9%。 二、教师认知与行为的差异分析 心理安康训练认知包括教师的儿童心理安康学问以及心理安康训练的态度以及看法。分别从教师关于幼儿心

4、理进展的认知、心理安康训练行为两个方面的根本状况差异进展比拟。 (一)教师对幼儿心理进展的认知 1不同地区间的比拟不同地区之间在幼儿心理进展认知方面,市区得分最高,县城得分最低且低于总体平均得分(22894分)。不同地区之间教师的幼儿心理进展认知存在显着差异(F值为5178;P=0006001)。2持有不同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拟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幼儿心理进展认知得分最高,其次是幼儿教师资格证持有教师,得分最低的是无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初级教师资格证和无教师资格张的教师得分低于平均分(平均分为22894分)。且各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F值为3467;P=0017005)。不同地区间进展多重比拟

5、的结果可见,在教师的幼儿心理进展认知方面,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和无教师资格证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5005),其他教师资格证类型之间差异不显着。 (二)教师心理训练行为差异分析 心理安康训练行为经因子分析后,包括两方面:教师日常精神环境创设行为,教师特地的心理安康训练策略与行为。下面将从以上两方面进展差异分析。1教师日常精神环境创设行为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比拟。经分析,民办幼儿园教师最注意日常的精神环境营造,其次是集体办幼儿园教师,而公办幼儿园教师得分最低,且低于平均分(平均分为35.809分)。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师之间在日常精神环境创设上存在显着差异(F值为3541;P=0030005)。

6、并对组间样本进展了多重比拟,结果显示,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4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着。教师不同最终学历的比拟。经分析,最终学历是本科的教师得分最高,最低分是专科为最终学历的教师群体,且低于平均分(平均分为35809分)。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师之间在日常精神环境创设上存在显着差异(F值为3.541;P=0034005)。并对组间样本进展了多重比拟,结果可见,最终学历是本科与专科的教师之间在日常精神环境创设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30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着。2教师特地的心理安康训练策略与行为专科毕业教师是否提升学历的比拟。专科学历起点的教师中,提高学历

7、的教师与无提升学历的教师相比,在特地的训练行为上得分高于平均分(23524分)。 三、争论 (一)各地区间教师心理安康训练认知有差异,行为表现无差异 本讨论显示该市各地区间教师的心理安康训练认知存在差异,且县城的幼儿教师认知得分低于市区和乡村的水平。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意识到心理安康训练的重要性,本讨论结果显示,771%的教师完全认同“幼儿园开展心理安康训练很有必要”,有12%的教师不赞同或不确定,且仍有少局部教师认为“心理安康训练的对象是行为表现不良的幼儿”“心理安康训练属于保健医生的工作范畴”。其中,县城的教师有732%完全认同安康训练的必要性,而市区和乡村分别为767%和846%。另一项讨

8、论显示,目前幼教人员对幼儿高发的六大心理问题的辨识力量较差,对其致病缘由、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学问非常匮乏5。在本讨论中,教师对自己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评价显示,接近过半教师认为自己“完全了解”,但仍有一半的教师认为自己“比拟了解”或“不了解”。教师“看重幼儿自信的自我概念”上,527%教师“完全认同”,376%教师“比拟认同”,选择“不确定”的占61%。关于心理安康训练行为,不同地区不存在差异,训练行为评价的平均值为592分,中值为60分。 (二)提升学历的教师中,最终学历层次高,训练行为表现越好 鼓舞教师参与各类培训、提升学历等是目前加强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立的主要方

9、式。其中函授课程相较于培训内容更加系统,授课时间更长的特点。本讨论发觉,提升学历至本科的幼儿教师人数为67人,在第一学历为专科层次的教师中占40%,最终学历为本科的教师在日常精神环境创设和特地心理安康训练行为表现上优于最终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两者存在显着性差异。依据结果进一步发觉,专科起点的教师中,提升学历至本科的教师特地的心理安康训练行为与无提升的教师存在显着差异,前者表现更好。 (三)在日常的精神环境创设上,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之间差异大 指南中指出促进幼儿心理安康需要教师“营造暖和、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精神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情意系统,对幼儿的认知

10、进展、自我意识、社会性进展都有很大的影响。7公办幼儿园教师中总是“使用微笑、点头、摩挲、目光接触等让幼儿感到安全、爱和支持”占602%,民办幼儿园占634%;“我会表扬或确定幼儿”一题中,公办幼儿园教师中637%选择“总是”,有18%的教师选择“从不”。民办幼儿园中748%选择“总是”,无人选择“从不”或“间或”。公办园中,416%的教师会主动询问幼儿的消极心情并帮忙化解,18%的教师选择“从不”,无人选择“间或”。在民办园中,会这么做的教师比例为317%,24%选择间或,无人选择“从不”。由此可见,民办园教师相较公办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准时确定与鼓舞更多,但公办园教师对幼儿消极心情的干

11、预频率更高一些。 四、结论 (一)加强关于心理安康训练培训,从训练观念到训练行为上赐予教师指导 本讨论调查结果显示在岗教师的相关培训时机较少。一方面,建议增加培训频率,增大培训掩盖面。另一方面,培训内容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安康状况的力量。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安康状况,了解心理安康幼儿的行为特征。教师能够敏感发觉幼儿的特别表现,如吸吮手指、遗尿等。除了留意侵害他人利益的儿童,还需留意不无视那些有焦虑、懊丧、抑郁等自我损害状况的儿童。此外,还需增加幼儿行为观看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详细观看技巧和方法,从行为上赐予详细指导。二是教师自身的心情自我调整力量。心情具有传染性,幼儿易受示意,易仿照

12、,因此要重视营造良好和谐的心情,创设乐观的精神环境。幼儿教师应依据自身的气质和性格特点设计自己的“心情形象”,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乐观平和的心境、稳定的心情状态消失在孩子的面前,为幼儿供应良好的心情示范。假如教师常常有爱冲动、急躁、心情不稳、喜怒无常、心烦意乱、焦虑担心、大声呵斥、发火等心情不良、行为失控的表现,则很简单感染幼儿,产生负面的影响和示意,促使其形成不良心情特征和性格8。 (二)教师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力量三要素。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力量的综合表达。学习力是把学问资源转化为学问资本的力量。学习力具有五

13、种曲线,包括蒙智曲线、早谢曲线、中庸曲线、卓越曲线、睿智曲线。9本讨论调查可见,教师普遍认为平常开展心理安康活动较少的缘由是“认为它重要,不知从何入手”。“不知”即“未知”,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不仅需要外力,更重要是个体内部的驱动力,学问资源的猎取、采择、建构过程都依靠个体自身。人的学习力曲线把握在自己手中。(三)从相宜性的角度动身,明确心理安康的训练重点“安康自我”心理安康训练内容繁复,若要面面俱到反而会造成浅尝即止的局面。从幼儿的年龄动身,“自我意识”在学前期消失并渐渐进展,在1岁左右开头产生自我意识,由称呼自己为“宝宝”到学会称呼自己为“我”;23岁时,可把自己与他人加以比拟并进展简洁自我评价;46岁时,形成了“好的我”“坏的我”的参照系,能够把自己所做的和别人对他的期望进展比拟。2,11“自我意识”是共性的进展的基石,自我与个体的心理调适、环境适应等息息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