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88778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用地范围(一)用地位置江苏精业法兰管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位于戴南镇北姜村戴南大道北侧(图1),用地面积6560.9m2(合9.84亩)。 图1 拟建项目交通位置图(二)项目工程分析该项目建设厂房8000m2,总投资4600万元。根据拟建工程分析,其基坑开挖一般小于3m。项目用地红线见图2。图2 项目用地红线图二、以往工作程度兴化地区曾开展过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与勘察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资料(表1)。表1 兴化地区前人主要工作成果一览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完成时间完 成 单 位11:20万镇江、高邮幅区域水文地质普

2、查报告1981年江苏省第一水文队21:20万盐城、东台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2年江苏省第二水文队31:50万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报告1984年江苏省第一水文队41:20万江苏省基岩地质图说明书1984年江苏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5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1988年江苏省第一水文队6江苏省沿江工业走廊水工环综合勘察论证1989年江苏省第一水文队7江苏省地质灾害现状调查报告1992年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8苏北盆地第三纪年代地层研究1995年华东石油规划设计院9江苏省泰州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1998年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101:50万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报

3、告2001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111:50万江苏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报告2001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121:25万南京幅、南通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03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及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更好地完成本次评估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随即组建了评估项目组,采用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评估工作。根据评估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全面系统地收集利用了评估区内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成果资料12份,并对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开展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现状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地层岩性、地形地

4、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等环境地质问题,调查面积约0.23km2。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确定评估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现状、预测及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本次评估具体工作程序见图3。野外调查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及江苏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工作质量符合评估工作有关技术要求。采用的工作方法:1、全面系统地收集利用本地区已有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成果资料,尤其是已有的地质灾害资料;2、对评估区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查明工程场地及附近地

5、区的地质环境条件;3、对评估区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调查,查明各种灾害的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况等;4、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特征,分析研究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形成机理,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评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接受评估委托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地 质 灾 害 调 查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现 状 评 估预 测 评 估综 合 评 估防 治 措 施结 论 与 建 议提 交 报 告 图3 工 作 程 序 框 图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主要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

6、型及分布发育特征和建设项目特点等确定。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等资料,确定自用地边界分别向四周外扩200m作为评估区范围,面积约0.23km2。(二)评估级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是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评估区位于里下河冲湖积平原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拟建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根据泰州市用地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核定意见表(兴三级201414号),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评估区所在的兴化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受西风带和副热带以及热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气候具有过渡性、海洋性、季风性的特点,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7、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光、热、水高峰基本同季,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5.9,平均日照2275.9小时,年均降水量856.1mm,年均雨日97天,年均无霜期227天。兴化地区地表水系极为发育,沟河纵横,河网交织,评估区附近主要河流有幸福河等。二、地形地貌评估区位于苏中里下河平原腹部,区内地势低平,地面标高一般在35m(56年黄海高程)之间,地貌类型属里下河冲湖积平原。三、地层岩性(一)前第四纪地层兴化地区前第四纪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前第四纪地层均被第四系覆盖,钻孔揭示的前第四纪地层为上白垩统浦口组(K2p)和第三纪(E、N)地层,见表2。浦口组(K2p)岩性为浅棕、红棕色泥岩、粉砂

8、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砂砾岩,厚大于800m。第三系(E、N)的岩性变化较大。主要为浅绿灰、浅棕色粘土层夹灰白色砂砾层,厚度大于1200m。表2 评估区前第四纪地层简表系统组代号厚度(m)主 要 岩 性上第三系上-中新统盐城组N1-2y844-1445上部:灰黄、浅灰色粘土砂质粘土与粉细砂、中细砂互层;下部:浅棕、棕红色泥岩、砂岩、砂砾岩互层下第三系渐新统三垛组E2-3s0-739上部:浅灰、棕灰色泥岩与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互层;下部为棕红、咖啡色泥岩夹粉细砂岩、砂砾岩,局部夹玄武岩始新统戴南组E2d0-358上部:浅棕、棕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与咖啡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砂砾岩;下

9、部为灰黑、咖啡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砂砾岩 古新统阜宁组E1f0-917上部:深灰、灰黑色泥岩夹薄层泥灰岩、灰岩、油页岩;中部: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下部:深灰、灰黑色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局部夹油页岩;底部:灰黑、深棕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互层,局部 夹石膏、含油灰岩泰州组E1t0-160上部:咖啡灰黑色泥岩夹灰质砂岩;下部:浅棕、灰白色泥质粉砂岩与灰黑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底为砾岩、角砾岩白垩系上统赤山组K2c100-207砖红色、青灰、灰、暗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含泥砾岩,常含钙质,具交错层理浦口组K2p457-1

10、594上部:暗棕、红棕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普遍含石膏;下部:浅棕、灰白色钙质砂砾岩、砂砾岩、砾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评估区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渐新统三垛组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细砂岩等,埋深1450m左右,见图4。(二)第四纪地层评估区第四系厚度在270m左右,层序齐全,为一套多旋回的松散堆积层。图4 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基岩地质图根据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岩相、古气候及同位素年龄资料,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1、下更新统(Q1)根据岩性可分为上、中、下三段。冲积相沉积为主,顶板埋深150m左右,厚约120m,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以粉土

11、、细砂为主,夹粉质粘土,主要为灰黄色,杂灰黑色,粉质粘土含钙、铁、锰质结核,粉土及细砂层富水性较好,是主要富水层位;上段主要为灰黄、棕黄色粉质粘土夹粉土薄层,含钙、铁、锰质结核。2、中更新统(Q2)湖相、泻湖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夹粉砂、粉土薄层,局部含钙质结核,顶板埋深70m左右,厚约80m。3、上更新统(Q3)泻湖相沉积,岩性上部主要为粉质粘土,下部主要为粉土、粉砂,局部夹淤泥层,顶板埋深20m左右,厚4050m。4、全新统(Q4)为一套泻湖相沉积物,岩性以灰黑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灰、灰黄色粉土、粉砂及粉质粘土为主,水理、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四、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评估

12、区位于金湖-东台坳陷之溱潼凹陷区,见图5,基底埋深1450m左右。区域上基底断裂主要有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评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评估区一带地质构造简单,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属区域地壳较稳定区。图5 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图五、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一)土体工程地质层及分布规律评估区暂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根据区域钻孔及兴化市张郭镇中心小心综合楼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该地区15m以浅土体可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各工程地质层简要特征如下。1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厚1.0m左右。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

13、灰黄色,软塑,厚0.5m左右。3层:淤泥质粘土,灰黑色,夹粉砂薄层,流塑,厚4.06.0m。4层:粉砂,灰色,饱和,松散,厚1.03.0m。5层:粉土,灰、灰黄色,稍密,厚1.02.0m。6层:粘土,灰黑色,向下渐变为灰黄色,可塑,厚度大于3m。(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区域环境地质条件、上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本次现场调查资料分析,评估区一带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如下三个方面。1、地面沉降:据有关测量资料,评估区一带已发生一定程度的地面沉降,见图6。由于地面沉降降低了地面标高,因此进行工程建设时为抵御洪水等侵害,需提高场地高度,增加了工程投入。另外地面沉降使潜水位相对上升,如进行基坑等开挖工程时,

14、发生坑壁坍塌等问题的机率增大,加大了基坑降排水及坑壁支护难度。图6 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现状图2、软土地基变形问题:项目用地区分布有厚度4.06.0m的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之第3工程地质层。该土层属软弱下卧层,在其上方施加较大的附加荷载时,有可能产生地基沉降量较大等问题。3、砂土地基问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据区域资料初步判别,该地区浅部分布的粉土、粉砂层的液化程度较低,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砂土液化灾害,但若在砂土中进行基坑开挖,需要采取止水、降水、支护等措施以避免发生砂土渗透变形和坑壁坍塌等问题。六、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按含水介质

15、划分,评估区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两类地下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位为下第三系古新统三垛组砂岩、泥岩、砂砾岩,埋藏于1450m左右的松散层之下,补给条件差,加之构造节理裂隙等发育程度低,故富水性很差,基本无供水意义;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层中,分布广泛,含水层厚度较大,富水性较好,是区域上城乡供水的主要开采对象。(二)含水层组特征由于碎屑岩类裂隙水基本无供水意义,故本次对其含水层组特征不作介绍,下面仅对具有区域性供水意义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组特征作简略介绍。评估区总体上含水砂层发育,补给条件良好,属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区内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自上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