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后有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8830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观博物馆后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博物馆后有感(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观博物馆后有感 听说博物馆应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馆藏文物和标本十分丰富。博物馆主要陈列展览有:“茂名馆藏历史文物精品陈列”、“茂名自然化石标本陈列”、“茂名革命史陈列”、“冼夫人史迹陈列”等展馆,每个展馆都有其各自的特色。 第一个展馆是“茂名自然化石标本陈列”。展馆里面有茂名本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无盾龟化石、犀牛化石、硅化木等大量古生物化石标本,该展厅科普性强,充分展示了地球早期生命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过程。 第二个展馆是“茂名馆藏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唐代独木舟、汉至唐代的铜鼓等珍贵历史文物和近现代民俗文物等颇具粤西地方特色的展馆。在展馆里面有一个很大得水力石臼(舂米的器具)。雄辉粗犷,借助

2、河水流速,冲击刮水板、水斗旋转大轮,利用大轮旁边的支点压动杵的杵柄,使杵一下一下的捣向石臼,从而捣碎石臼中的谷、米等农作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风鼓机。风鼓机是用来过滤农作物的工具。收割回的稻谷完全晒干后会有很多灰尘或谷壳,装在风鼓机最上头大口处,关好五分之四的阀门,用手使劲转铁杆处,灰尘 或轻微的谷壳便分开从不同的口子出来。我小的时候曾经见过它,但是不知道是怎样运作的。今天在同学热情的解答下,我终于知道原来它是用来把稻谷本来脱出来的谷壳吹走,而不是我以前认为的把稻谷的谷壳经过搅拌从而分离出来。历史文化品的陈列真的十分重要,让我们知道以前不知道的或者不是十分清楚的历史。 第三个展馆是“茂名革命史陈

3、列”。在展厅,五本观众留言簿记载了许多观众的观后感和肺腑之言。一名李姓学生写道:见革命之艰苦,方知幸福之不易,再见英雄之豪迈,方知不学之可耻。观众阮某留言:革命洪流的浪花,革命先烈的赞歌,一个难得的课堂,一堂深刻感人的革命斗争教育课。观众陈某则写道:这是茂名展览史上最高规格的一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第四个展馆是“冼夫人史迹展”。女中豪杰万代崇仰,巾帼英雄千秋流芳。洗夫人(522-62),是南北朝后期高凉俚族首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改革家。她历经梁、陈、隋三朝。一生致力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文化经济,推进社会进步,被誉为“妇女为国立德产功的第一人,妇女享万民祭之第

4、一人。”举办冼夫人事迹展的目的在于弘扬冼夫人的伟大精神,促进人们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中华的振兴和富强做出新贡献。 今天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茂名市博物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第二篇:参观博物馆后感一叶追史 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后感透过橱窗,我静静地伫立着,望着那个具说有202多年历史的石叶,铜锈也好,尘埃也罢,无法掩盖那上千年以前中华人民智慧的思想曝光。旧石器的打磨方法早已耳熟能详,可多年前就有的新石器细石器的打磨至今也是个谜。无法抑制的,不言面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细细品味着一路来的所见所闻,对于_,对于博乐,这块富有着无数的英雄传有色彩

5、的土地,这片孕育了深厚历史积淀的草原,这个风俗多样,善歌善舞的多民族聚居场所,用历史遗留的痕迹,轻轻的向我吐诉着它的喜怒哀乐 本想抱着看看的心态随便走走,可当我第一脚踏上鲜红的地毯,望着古扑,庄严的大门,随之,一种肃穆之情不容说得替代了那玩世不恭的心态,引导着我一步步走向那幅迷人的历史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浮雕,多个少数民族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尤为突出介绍的就是汉、蒙、维、回及哈萨克族了,正是反映了目前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博乐现状。转了弯,就看到不少同学兴奋的上前,啊。原来是动物标本,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活泼的动态,奇特的造型,瞬时显示出来,_特有的保护动物们用它们的眼神呼吁着我们:保护动

6、物,势在必行。随后,一辆带有巨大轮子的牛车在解说员的讲解下让我们了解到蒙古族,这个少数民族的游牧历程中必不可少的勤勤车,将会运送蒙古包等多种必需品的必要工具,我们一路走着,惊叹着那 美丽的手工艺品,精致华丽的四季之装,古朴生动的木制象棋,见识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生活中了解不到的趣闻奇事,真是受益匪浅。 参观完了一楼的民俗风情厅,对于二楼的历史文物展厅我心中的向往之情更加浓重了,果真,一入二楼历史的厚重感顿时显示出来,精美的壁画诉说着过往的云烟,深埋的陶瓷演绎着纷繁的繁衍过程。农具中的木钻,锛和皮铲,医药工具下一套套完整的穴位探究,金色铜人,鱼形铜锁,带盖压花铜罐,以及象征深远的头骨雕刻每个图显

7、示着不同地期人们思想的变化,奇妙不已越往里走,越发现近代化气息越加浓重,从辛亥革命的每一枪后博乐同胞的积极响应到土地改革时人们分发地土时掩饰不住的笑脸,从建设的第一架支援抗战的飞机到和平时期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实施计划提供方案的印件,一个个印章反映着博乐近代化的历程,一份份文书彰显了博乐民族争勇向前的魅力,看着那潮起潮落的闪云变幻,踏入那历史的传奇,遥想着英雄才子指点江山,那样的人生,千古流芳,多姿的历史,自古不变,千载的芬芳,沁人心脾 历史的那边,是彼岸花开的夺目光华,历史的这边,是繁华依旧的几何人生。踩过的一点一点,连接的一面一线,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时代,那逝去的曾经,那错过的流年,我们无法参与

8、,但历史的今天,创造历史的我们却能将它更好的封存,那段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迹,那个永恒经典的不变话题,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博物馆的精心保存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将带给更多的人心灵的震撼。 故园无此声 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后感进门便是檀香扑面,炎炎夏日中清凉之感自然不言而喻。博物馆内装饰不多,却简洁大气,恰倒好处。来之前已听闻博物馆内藏品丰富、纵古贯今,今日的一见,还是不禁小讶。 气势恢宏的迁移画卷,丰富细致的民族风俗,减越深刻的生活智慧。全然不想是隔了几千年的古文化用悲悯的目光望着我们这些后人,他们静静地躺在展厅内,身上是历史与血脉传承的光辉,透过玻璃向我们微笑致意。 我曾想过带

9、着全部的行李,打个小小的包裹,远行到某个远方定居,不过现实中的种种束缚始终让我鼓不去这勇气。东归的土尔扈特与西迁的察哈尔为了民族的归属感与民族的召唤,举整族之力毅然回归。这当中的苦与痛,泪与笑,想想都是荡气回肠。经历了那么多风霜雨雪,不知夜晚星空下的蒙古包中,归途上的儿女梦里,可曾出现过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故乡依依呀呀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歌。我们折服于先辈的智慧,记得很清楚的是一个肚圆底尖的陶瓮。这样的器具易碎易滑,岂不是该奉在神坛上。可是聪明的先辈们想出了办法。他们将陶瓮半个埋入土中储藏蔬菜与清水。冬不易冻,夏不易腐,岂不妙哉。还有远古的精密细致的饰物,复原后的蒙古现场一破城子,以及壮美的史诗

10、江格尔,这一行的见闻不禁让我产生深深敬佩之情。 曾经看过一段资料说道,黑种人爆发力好,体力强,耐力强,可 凭自身条件与远古的恶劣气候抗衡,白种人生活区域没什么恶劣气候与自然条件,而黄种人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不落后,便进化的更灵巧聪明,富于生活的智慧与发现的眼睛。 我想,这不正是其很好的印证。勤劳勇敢又朴实善良的祖先们为我们留下了这多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在这份来自历史的温情中。相信我们会走的更远,创造博州更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国家动物博物馆参观后有感国家动物博物馆参观后有感 试验11胡尧13010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都是建立在前人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动物生物学从来就不

11、是一门只通过书本就能学好的科目吧。自然而然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感到抽象,飘渺和困惑,所以需要辅助大量的亲力亲为的实践才能把知识学的扎实。其实已经向往了很久,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国家动物博物馆。在动物学课堂上,我们按照进化的主线,系统的学习了动物的类群特征,代表动物形态、解剖、结构基础、分类及动物与环境。虽然有实验课,但是对于动物形态等概念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这一次的国家动物博物馆之旅,很好的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缺陷。博物馆里有大量的珍贵标本、图片和模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国家动物博物馆展示馆凝聚了我国几代动物学研究的科学家的心血和集体智慧。总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其中

12、展览面积500平方米,共分为三层,建筑格局仿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具有普及动物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的功能。展示馆依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强大的科研背景,系统全面的将科学知识与精美的动物标本展品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种展览方式和手段由浅入深的引导广大参观者学习和了解动物学知识。 动物生物学,在别人眼中也许是一门艰难晦涩,无比高深的科目,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动物学生物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真正详细地认识了动物这个神秘而庞大的世界。 那天,我们一路向东,历经许久,终于来到了梦寐许久的动物博物馆。各种标本,图片,专业器材琳琅满目,让我顿时兴趣大增。九个展

13、厅向我呈现了动物界的精彩纷呈。生物的神奇是大自然赐予的造化,这一点又在动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到恐龙、蓝鲸,小到昆虫,水里的鱼,地上的哺乳动物,天上的鸟类,无一不是数十万百万年才进化而来的大自然的产物,无一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一进大厅,正中央悬挂着一副24米长的蓝鲸仿真骨架,给大厅增加了巨大的震撼感和相互协调的艺术感,大凡进入博物馆大厅的游客,几乎无不为之惊叹。 对我来说,最陌生的应该算是无脊椎动物吧。无脊椎动物虽然在物种数量、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等方面远较脊椎动物多样和复杂,但由于体型小、运动缓慢、生境隐蔽等特点,大多数种类不为我们所了解。而无脊椎动物展厅通过展示无脊椎动物中一些代表性

14、类群,如“珊瑚”、“贝壳”、“蚯蚓”、“蜘蛛”等,将多姿多彩的动物标本实物展示 1给我们,让我对无脊椎动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无脊椎动物应该算是较原始的动物了,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占全部动物种类的95%。不仅如此,它们在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记得bb主持人irdavattebrough曾经说过:“如果一夜之间,所有的脊椎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了,地球会安然无恙,但是如果消失的是无脊椎动物,那么所有的生态系统将会崩溃。”当初在书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认为这位主持人危言耸听了,但是现在,经过了动物生物学的熏物陶,又在展馆中参观了许久,我选择了相信这句话。相对

15、于脊椎动物来说,无脊椎动的进化确实不如其高级,但是它们在整个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却是无可非议的。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濒危动物展厅了。地球上大部分动物的濒危与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是人类直接猎杀了动物;或是使用农药、杀虫剂等化学药品毒害了动物;或是侵犯和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改变了栖息地的性质使其不再适合原有动物的生存,导致其濒危。濒危动物展厅,只是一条长廊,向我们展示的却是我国特有和珍稀的动物标本,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物明星,也有我们从未谋面的陌生动物。虽然它们形态各异、姿势各异、表情各异,但是它们都是地球的主人,它们也有权利享受地球的资源。如果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它们也许还成群结队生活着,可是随着人类的出现,随着它们利用价值的发现,在人们贪婪的驱使下,在人们或有意或无意的杀害下,它们的数量一天天减少,活动范围一天天缩小最后濒危,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位于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是三百多年来全世界灭绝的七百多种脊椎动物的公墓。而更多大量的已灭绝的无脊椎动物却无法记录。这些,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悲哀呢。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许也算是推波助澜的凶手。课堂上,我解剖的活体动物不下五六种了吧,尽管它们都不是濒危物种,也不是珍稀品种,但是它们毕竟和人类一样是地球上的生物,是地球的主人。 博物馆并不大,两个多小时就能匆匆浏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