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艺术表现.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879033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艺术表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诗歌艺术表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诗歌艺术表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诗歌艺术表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诗歌艺术表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艺术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艺术表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艺术表现【内容提要】许浑是晚唐一位优秀而颇受争议的诗人,不少诗家从“气体”角度研究许浑诗歌,其中不乏以“气格卑弱”、“气未深厚”加以评价,这实属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关键词】气体;气韵;气势许浑,字用晦,因曾家京口丁卯涧,遂以“丁卯”名其集,世称“许丁卯”,又曾任郢州刺使,故也称“许郢州”。其诗长于律诗,多登临怀古和寄情山水之作,既以文辞工丽、属对精切、格律整密著称于世,又是晚唐在诗坛最受褒贬、最有争议的一位作家。历代以来,不少诗家从“气体”角度对其诗进行研究和评价,其中不乏以许

2、诗“气体卑弱”加以指责的诟病派。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许丁卯格甚凝练,气末深厚。”清黄子云野鸿诗的指出许诗“专以字句取媚,而气体日趋卑弱”。这些可谓对许诗“气体”持批评态度的极具代表性的意见。而明许学夷诗源辨体指出:“晚唐诸子体格虽卑,然亦是一种精神所注。浑五七言工巧衬贴,便是其精神所注也。”郑杰于明弘治年间作丁卯集序更称许浑诗“诚盛唐之气象,诗家之法程”、“体制严厉,笔力精神”。清吴乔围炉诗话称“许浑诗有力量”,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称其诗“在晚唐亦为振拨”,陈文述书许丁卯诗话称其诗“神清骨秀,色韵尤胜”,薛雪一瓢诗话称其诗“思正气清,诗中君子”。上面种种便是对许诗“气体”最典型的褒赞意见。诚然

3、,称赞许诗为“盛唐气象”,末免有“有意拨高”之嫌,但把许诗贬为“日趋卑弱”,也实在不当。细读许浑诗歌,不禁为其深沉厚重的咏史诗、清奇秀丽的山水诗、工整丽密的章法结构、抑扬顿挫的声律气韵深深感染,这难道不是许诗“气体”在“流动”吗?许诗读起来为什么气韵流动?这不能不说是“气体”使然。钱仲联先生曾指出:“至于丁卯之诗,虽非李唐之珪璋,然赡丽精严,有骨有韵,于晚唐风会中特为振拔”。1所谓“有骨有韵”、“特别振拔”就是对许浑诗歌“气体”最为中肯的评价。细究许诗,其“气”主要体现在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音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等等。一、人格情志之“气”“气

4、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性情。”2它指的是人的精神、品格决定了文章风格。许浑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晚唐,在一个“有志之士虚负凌云之才,一生襟抱难开”的时代,皇权频迭,政局动荡,宦官倾轧,藩镇割据,边疆进犯,科举的糜烂,吏治的腐败,使人们被现实重重黑暗包围着、压抑着,“他们不但不可能像盛唐士子一样充满自信,狂放淋漓也不可能象中唐士子一样投入统治集团的自救,期望中兴。报国无门,万念俱灰,使晚唐士子倍感抑郁和苦闷”,3心高志洁的许浑在江湖和魏阙之间痛苦徘徊着:为了经世济国、建功立业,他积极入世、志气高昂、忧国忧民;为了远祸全身、保全生命,他退隐江湖、傲笑山林。“文如其人”,富于真性情的许浑,在他的

5、诗歌里处处闪烁人格情志之气。许浑高宗朝宰相许圉师之后,自其先祖许自明起,虽家道中落,无出将入相者,但他始终追求着“戴冠儒”而“事素王”,希望能建功立业。在早发寿安次永济渡中,他就坦率地称:“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这可说是许浑一生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建功立业与退隐江湖。许浑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位心乐林泉、高蹈遁世之士,更是一位孤高独立、感激奋发、爱恨分明、胸怀经世济民之志的勇士。为了摆脱生计的困顿,他希望展开理想的翅膀,在青云中“平步”和翱翔,但正直的人格使他处世严分清浊,不肯屈己从人,更不愿与污恶合污。在谢人赠鞭中,他感激蜀国名鞭,满怀壮志地表示:“莫言三尺长无用,百万军中要指挥!”

6、这就是怀抱经世之志、求士之心、渴望“入世”的许浑豪气冲天的铮铮誓言!宪宗元和削藩战果全部丧失殆尽,面对急转直下的国事,年轻的许浑心急如焚,闻两河用兵因贻友人中云:“故人日已远,身世与谁论。性拙难趋势,心孤易感恩。秋悲怜宋玉,夜舞笑刘琨。徙有干时策,青山沿掩门。”诗中真切抒发了诗人志欲用世,却报国无门的深切哀怨。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孤高独立、感激奋发、颇具个性的许浑。黑暗的现实决定着无门荫可庇的许浑科举之路必定是坎坷的。二十岁初登科场,怀抱“还同长卿志,题字满河桥”的激昂和“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的泪水后,前后经历了二十余年,直至大和六年方一试及第,年届五十岁才得除宣州当涂尉,此时可说

7、是“一尉沧州已白头”了。儿小妇贫,物质匮乏,生计困顿,迫使许浑追求科名,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曾使许浑尝尽心酸、痛苦抑郁,但仕进的曲折没有泯灭许浑的自信。“应学相如志,终须驷马回”,“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诗人处处闪烁着深厚的“相如”情结,以相如成功的经历寄托慰藉,以对自身才能和前途的高度自信。面对“甘露之变”,诗人感愤作了甘露诗感事贻同志:“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青山尽早寻黄绢,沧海经年梦降纱。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全诗伤江湖之流落,愤宦官之凶残,痛报国之无门,哀年华之虚逝。激昂愤懑的情感中,透显

8、出诗人决心与邪恶势力坚决斗争到底的正直人格。纵观晦用的诗歌,不难发现:不论经世济国,还是退隐山林,不论是对君王的劝谕,还是送别友人时的励志,不论是对历代王朝的感叹,还是自己生存命运的思考,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泯灭的是深沉的家国情怀,一种深沉的“忧国、忧君、忧民”的爱国情感。这就显得何其大气!金陵怀古中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愀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晚唐时期,国事无望,士人们仍试图挽救国家于颠覆危亡之中,于是,纷纷以古刺今,警戒统治者莫走覆亡的老路。用晦此诗颇为警醒,他告诫统治者,如果还象陈后主等六朝统治者那样醉生梦死,不思进取,不念民生,将会重蹈六朝的覆辙,那松揪满坡的坟墓

9、,那禾黍离离的六朝故宫就是血的见证!汁河亭中:“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言隋场帝像陈后主一样荒淫失国,人民不堪其奴役,而归顺于得道者,即李唐王朝。可李唐王朝如今并不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江山和民心,而在走向重蹈陈朝复辙的老路。咸阳西门城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此诗已超出了一己之不遇,诗人在面对自然山河与历史遗迹时,更多抒发的是对历史时空及世事沉浮的感喟悲悼,透射出作者对时势的焦虑。汉水伤稼:“西北楼开四望同,残霞成绮月悬弓。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

10、红粟万箱空。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塞翁。”泛滥的汉水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诗人对此忧心忡忡。写唐朝与回纥之战的吴门送振武李从事:“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欲携刀笔从新幕,更宿烟霞别旧窗。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嫖姚若使传书檄,坐筑三城看收降。”诗人设宴为即将奔赴唐朝与回纥战场的李从事送行,遥祝他勇猛杀敌,为国立功,并且设想自己的国家能够在受降城内接受回纥的投降,诗人对边塞安危密切的关注,对于国家深切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诗人除了劝谕君王、关注边境战事、心系国家安危之外,对那些参加战争的普通士兵,也寄予了关注与同情。例如征西旧卒:“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力尽边城难

11、,功加上将恩。晓风听戍角,残月倚营门。自说轻生处,金疮有旧痕。”写的是一位士兵,从少年起保家卫国,身经百战,“过乌孙”、平“边难”,结果是功归上将,自己在晓风残月之中,倚营门而听戍角。幸存的立功战士不但没有获得赏赐,反而遭受冷落,反映出战祸频繁、边将贪婪带给士兵的痛苦,诗人对他充满了同情。中国士大夫阶层有一共通的特点: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注入了孔子的“士志于道”的理想主义精神,“士当以道自命”,这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得他们对国家、民族、人民有着深切的忧虑和关怀,把对国家社会的关切看作是自己的使命,把民族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也就成了中国历代士子的通识和自觉

12、行为。许浑正是这样一种文人!对国家边境安危的密切关注,对宦官专权的深刻批判,对民生疾苦的关怀等等这些都表明许浑的一颗心紧紧地与国家政事联系在一起,内心装载的是“以苍生为重,以百姓为本”的民本观念和博爱情怀,表现出一股强烈的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4许浑的正直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情志,使其诗气韵倍加充盈。二、声律抑扬顿挫之“气”许浑律诗臻于成熟,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丁卯句法”,正是这种句法,使许诗峭拔崛奇,又圆稳平顺,读起来更加抑扬抗坠,气韵流转;也正是这种句法,使许浑留下了“诗律之熟,无如浑者”的美誉。所谓“丁卯句法”,即晚唐近体诗创作已臻成熟,用韵颇严,许诗更谙于韵律

13、,粘对得法,平仄合辙,并时作拗体,以击撞波折克服用韵过于圆熟顺滑的弊病,声律拗峭,在拗救的重新和谐中另自成律,从不凌乱下笔。如: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这首七律是仄起平收式,颔联的平仄格式本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出句:“碧云千里暮愁合”的第五字“暮”应平而仄,对句“白雪一声春思长”的第三字“一“字应平而仄,于是对句的第五字“春”应仄而平,既救了本句的“一”字,以救了出句的“暮”字。这被称为“双句对救法”或“复合拗救法”,这是“丁卯句法”的创新之一。许诗通常拗第三、五字,他惯用“本句自救法”,将三、五字平仄互易,或用“本联自救法”,将出句拗的“第几字”,以对句“第几字”相救,这

14、也是“丁卯句法”创新之二。如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道者一诗中的第二联“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出句第三字“难”应仄而平,第五字“迹”便应平而仄,对句中第三字“不”应平而仄,而第五字“心”便应仄而平。再如“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一联,出句“有”字当平而仄,对句的第三字“无”字当仄而平救之;“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且大胆创新,即在精严的音节规律面前,追求变化,写出声律拗峭的诗句,形成别具一格的“丁卯句法”,表现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创造了音乐美,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云:“音节高则神气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许浑已创造了拗律音节之“神

15、”,我们还有理由怀疑许浑诗歌的“气”吗?三、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许浑诗歌讲究起承转合的法则,结构整密,又在严谨的法则中追求变化,达到全篇既周严缜密,通圆无隙,又动荡开合,跌宕起伏,首尾浑成,气势充盈。许浑讲究起承转合的法则,其律诗精工严密,结构严谨,呈现“严密通圆”之势。“整密若丁卯”,许浑诗歌起笔或由眼前之景、身边之事写起,或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中间两联或同时写景或一联景语、一联情语、事语,尾联往往多含深意,暗用议论,带有点题或概括前文的意思,这种“三部式”的结构使其诗工整而细密。如鹤林寺中秋玩月:“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正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影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

16、楼前。莫辞达署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首联写待月和月之明,切入题,采用侧面烘托手法。颔联补写题中中秋,以别于他月之望。颈联写月西移,尾联写出作者怜惜之情,时光流失,好景不长。全诗八句极有层次,前后四句均写当天宝月,但前四句写“待”,后四句写“惜”,“待”在未当天前,“惜”在既当天后。五六句采用倒笔法,先写渐移,使人心惊,后写犹挂,使人心慰。这一倒一挂,便觉灵气生动,意味无穷。全诗起承转合,自然流转,先景后情,以情收拢,文章浑然一体,诗歌呈现整密精炼的特点。再如晚自朝台至韦隐居郊园:“秋来胡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村径绕山松叶滑,野门临水稻花香。云连海气琴书韵,风带潮声枕簟凉。西去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此诗第一句“凫雁方塘”写秋,第二句“系马朝台”写晚,首联紧紧扣题,引起下联。颔联从村径绕山到柴门临水,由远及近一路写来,松叶满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