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878263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一、选择题(2011年上海高考题)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体颗粒大小不同。 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100 cms B200 cms C300 ems D400 cms 2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流速低于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3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D团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

2、影响4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 BC D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型B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C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D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2题。6图中众多较大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由东向西B.由东南向西北C.由西向东 D.由西北向东南7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波浪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断裂下陷作用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回答以下2题。8关于构成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景观中岩石属于沉积岩,

3、岩层结构清晰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ABCD 9关于形成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形成C景观中,风力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D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读图,回答以下2题。10图中字母与其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正确的是()AS向斜山谷M背斜山地V断层山谷BS背斜山谷M向斜山地V断层山谷CS向斜山谷M断层山谷V背斜山地DS断层山谷M向斜山地V背斜山地11图中所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平原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

4、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2题。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13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14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1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 B. C. D.完成以下3题。16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搬运B海

5、浪堆积C流水堆积 D洋流搬运17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沟壑 B台湾岛C华北平原 D喀斯特地貌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回答以下3题。18该河若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山麓冲积扇B冲积平原C沙洲D三角洲19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A BCD20沿处向下钻探发现地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泥质地层,并含芦苇化石。该地质中的岩石是( )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变质岩二、填空题21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

6、是_,成因是_。(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原因是什么?22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材料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甲 丙 丙 乙(1

7、)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原因。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A5解析:该图显示该河段凹岸侵蚀,侧蚀作用加强。答案:C6D7B8B9C10D11A12B13A14A15C16C17C18A19D20C二、填空题21解析:第(1)题,A处于支流上游,河谷呈“V”字形,B处于河流下游,河谷呈槽形。第(2)题,C处于河谷谷口,典型地貌为

8、冲积扇。第(3)题,分析两图可知耕地面积变大,林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本区聚落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与地形、水源、交通有关。答案:(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V”字形。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槽形。(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3)2009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沿河、沿海岸分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22(1)光照、热量(向南开口);避冬季偏北风(向南开口);高地(避开洪水、或除湿) (2)农业: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水流较缓,便于取水。(3)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