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869972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提升练三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练(三)一、选择题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据此回答13题。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A太阳不可能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是地球唯一的能量来源 C太阳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D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具有能量集中、容易收集的优点2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BCD 3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A天然气B煤炭C石油 D核能【解析】第1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

2、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能属于新能源,但收集难度大。第2题,“磁暴”由太阳活动产生,太阳核聚变反应来自于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是形成太阳辐射的基础。第3题,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质史上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而来的,而生物则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答案】1.C2.D3.D(2014河北衡水调研)下图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46题。4图中曲线中()A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5影

3、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层厚度 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6近50年来,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云层增加 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解析】第4题,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最大,表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最小,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数被地表吸收,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随纬度的变化数值变化明显,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的影响。第6题,随着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减少。【答案】4.D5.C6.B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

4、地的1、4、7、10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据此完成78题。北坡坡度1月4月7月10月59.520.727.419.8259.319.327.420.4455.817.027.118.0南坡坡度1月4月7月10月37.919.726.518.9128.019.926.619.0238.521.026.619.27.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8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解析】第7题,1月和7月代表的是冬季和夏季,4月

5、和10月代表的是春季和秋季;北坡坡度增加40度,1月和4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3.7,比7月和10月降低幅度大。而南坡随着坡度的增加,日平均气温升高。第8题,不同坡度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变化主要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相差越大,平均日最高气温变化越大。【答案】7.C8.B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据此回答911题。9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光球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中心区域10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

6、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11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C指南针失灵 D太阳东升西落【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大痣”为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上。第10题,黑子活动的高峰年份,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明显增大;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极光现象出现在地球上的两

7、极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附近;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第11题,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答案】9.A10.C11.D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A银川 B拉萨C成都 D呼和浩特(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

8、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确定四地的大致位置,直接比较四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小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二,认真读图抓住主要特征即可。第(3)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C (2)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特别丰富。(或者从总体上看,年太阳总辐射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

9、,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材料二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年是第25个太阳活动高峰年。(3)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请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本题以太阳活动峰年及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1)题,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而显得较暗。第(2)题,可直接从图中读出。第(3)题,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步发生,太阳黑子的多少、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第(4)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等都有影响,同时还可能在两极地区形成极光。【答案】(1)光球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看起来比较黑,其实仅是暗一些(2)2022(3)耀斑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4)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磁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产生误差。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