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868004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黎里古镇:素颜“明珠”深藏吴越间 在所有行走的苏州街区中,黎里古镇地处“吴头越尾”,静卧在大运河边,以一种特有的低调姿态等待着我们。当“吴地”的同里、周庄和“越地”的西塘、乌镇早就浓妆迎客、享誉国内外,它似乎已被人们遗忘。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水乡明珠的黎里古镇,直至2011年实施保护开发计划,依然素颜朝天,展现着原始的水乡市镇风貌。图为已完成修复的端本园一条条弄堂串起了庭院深深黎里文史专家李海珉建议我们,到了古镇,一定要走一走弄堂。走过黎新桥,古镇的明清、民国宅院鳞次栉比,一进进的宅院都以弄堂串联。黎里的弄堂以暗弄居多。与街道相比,小弄更显得幽静、深邃,走进去,笃笃的脚步声格外清晰,甚至有回响。如

2、今黎里全镇共有弄堂115条,57%以姓氏命名,以“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姓为主。江南有句老古话:“两头直通,人财两空。”不仅是弄堂,几乎所有的卧室都是以暗为主,因这里古代的治安状况不好,如果弄堂、屋内很敞亮,小偷强盗闯进来,遭遇失财是小事,还会伤及性命。于是,有的弄堂还多转几个弯,每一进就设一门,好似重重关卡。今年66岁的李海珉曾经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后来调到柳亚子纪念馆和文保所工作,从2011年7月,他又有了新身份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委会顾问。平时,他喜欢这条弄堂进,那条弄堂出。他说,闲逛间也是与一座座建筑的对话。“郡马府”端本园可以与同里的退思园相媲美; 编撰了第一部黎里志的诗人

3、徐达源、吴琼仙夫妇的故居位于梨花街西徐家弄第三进; 抗击沙俄建立战功而晋升兵部尚书衔海军帮办张曜的故居位于浒泾街新蒯家弄底。黎里的弄堂是狭窄的,是不起眼的,却走出了南宋赵磻老、明代太常寺少卿凌信、清代工部尚书周元理、现代爱国诗人柳亚子等代代名人。黎里的弄堂堪称江南古镇一绝,总数超百条,其中绝大部分是暗弄。一条市河奠定了鱼骨状古镇格局黎里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96年,吴越发生槜李之战。槜李,就是黎里西南的御儿滉。唐朝时候,黎里一带仍然只有零散的几个村落,属于嘉兴范隅乡。唐朝初年,这些村边种了不少梨花,被称为梨花里。唐朝元和年间,湖州刺史派了叫黎逢吉的村官整理河道

4、,当地百姓就把这条穿村而过的河道叫做黎川。久而久之,梨花里也被唤作了黎里。黎川发挥了巨大作用,最终形成一河两街的古镇格局。今天,走在黎里古镇,丁字形的市河依然逶迤婀娜,贯穿全镇,两侧的长街上明清建筑见证了岁月沧桑,斑驳的墙壁昭示着古镇历史的久远。南宋建炎年间,北方居民大量涌来,人口迅速膨胀,黎里由村落发展为集市,黎川经过逐步开挖,由东到西形成了三里半的市河。从此奠定了古镇鱼骨状的格局。驳岸、弄堂、廊街、缆船石,还有斑驳的石桥,长街的廊棚临水而建,清朝诗人袁枚描述黎里古镇是“长廊三里复,无须垫角巾”,“晴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不过,沿河也有些现代建筑混杂于其间,造成形式、色调、尺度上的不协调,

5、并且部分沿街立面年久失修,斑驳陆离。黎里古镇中的老房子和石板路。明清建筑积淀着历史文化柳亚子纪念馆是江南地区少数保存完好的一座厅堂,2006年成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故居原属清乾隆工部尚书周元理的私邸,宅名赐福堂,前后六进,建筑面积3513平方米。二百多年飘然而过,赐福堂建筑结构面貌依旧,正厅上,匾额、长台、桌椅、茶几、中堂、花架一应俱全。柳亚子是12岁那年住进这宅子的,那时他家以三千大洋典租了这幢占地2600多平方米、共有101间房间、总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的豪宅,约定11年后,周家如果拿不出三千大洋赎宅,这房子就归柳家了。住进这里的第二年,小小年纪的柳亚子写出了上清帝光绪

6、万言书,正是这篇万言书奠定了柳亚子一生的走向。复壁、备弄、眉毛天井、风火墙,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颇有不同凡响之处。在赐福堂,四五两进有环廊相通。第四进楼上最西边那间房通后面第五进,板壁深褐色,其中一处有短门可开启,里面是一个狭小黑暗可以藏身的地方,即所谓复壁。指着这个复壁,李海珉告诉我们一个故事:1927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爱国诗人柳亚子成为被抓捕的对象。5月8日夜,黎里镇上,柳亚子一家都已熟睡,忽然外面有不寻常的叩门声。夫人郑佩宜立刻意识到是有人来抓柳亚子。她让柳亚子藏身复壁,还吩咐佣人搬几个箱子把复壁小门挡住,不露一点痕迹。果然,敲门的是一小队士兵,他们指名捉拿柳亚子。因为房子大、间数多

7、,待士兵们走到柳亚子夫妇的卧室时,柳亚子早已藏身复壁,没被发现,从而躲过一劫。除柳亚子故居外,黎里尚有鸿寿堂、洛雅草堂、端本园、写韵楼、新咏楼、周宫傅祠堂、居退一步处等市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控制文物单位18处。鸿寿堂内18个圆台形的木础,是明代早期江南古建筑的特殊遗存。古镇街景【街区名片】黎里古镇黎里古镇位于吴江汾湖高新区,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黎里曾名梨花村,又名禊湖,唐时黎里为村落,南宋时成为集市,明代弘治年间升格为江南大镇,居民千百家。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土壤肥沃,素称鱼米之乡。根据汾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划定黎里历史文化

8、街区范围10.5公顷,66.8公顷古镇核心保护区内积淀着宋、元、明、清和民国众多的历史遗存,时至今日风韵犹在。2012年1月30日,总投资4.1亿元的黎里古镇综合开发拉开序幕。【行走微日记】穿越的错觉多多爸1978:行走黎里老街,总会有一种穿越回过去的错觉: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手提着一瓶刚打的菜油,慢悠悠地走向弄堂深处;流水潺潺的河边,勤劳的妇女正在洗衣;放学后孩子们在街上嬉戏打闹;老理发店里传出断断续续的古琴声。穿过幽深的弄堂,吱吱地推开一扇门,庭院里,老屋、老人,花朵红艳艳,紫藤垂下来。老人讲述着过去的光阴。茕茕白兔:黎里古镇原住民、原居民生活状态还很真实,这就是原生态的水乡生活。也是黎里

9、古镇最大的特色。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错位发展说起江南古镇,“养在深闺人初识”的黎里是绕不开的话题。这座古镇体量巨大,现存明清民国历史建筑近16万平方米;这里水乡特色十足:2.5公里长的市河、5000多米的精美驳岸、254颗各具寓意的缆船石堪称江南一绝;这里弄堂结构奇特:保留至今的115条弄堂中,弄深超过100米的有11条,其中最深的137.5米; 更重要的是,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过特奏名状元1名、进士26名、举人61名、贡生43名。近现代著名人物更多,爱国诗人柳亚子、国际大法官倪征燠、教育家柳无忌等,南社革命文化和爱国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但是,在历经886年的岁月洗礼后,黎里古镇早已

10、褪去了繁华的外表。就像一名下凡的仙女,身段依旧婀娜,但衣裳已经破旧,到了该重新“打扮”的时候了。2012年1月30日,总投资4.1亿元的黎里古镇综合开发拉开序幕。“与周边古镇相比,黎里起步较晚。如何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错位发展?”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委会党委书记周山南心中早就有了明晰的发展脉络。黎里邀请同济大学以及日本、台湾等地的古镇保护和规划专家,共同出谋划策,并结合黎里实际,博采众长,确定了从空间和产业两方面入手,打造鲜明特色和独特吸引力。空间上,黎里确定了一核三区的发展规划。一核,就是将古镇东西向1900多米的市河、镇内的古街区和镇东的揽桥荡串联成线。三区,就是依托西晋时期的罗汉寺与明代

11、的禊湖道院,将西面的寺后荡打造成宗教文化体验区; 将镇中的古街区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 将镇东的揽桥荡建成现代人文休闲区,打造新的“黎川八景”。产业上,古镇旅游是大方向,但不是唯一方向。进一步整合古镇旅游和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并与产业化相结合,是黎里实现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围绕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引进全国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将各地非遗文化产品集中到黎里进行展示和演绎,为旅游带来人气;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营销,力争几年内形成100亿元销售,为古镇增加收入;对古镇现有的府邸大院、仓库、厂房等进行整理和重组,吸引资本进入商务会所、艺术收藏、文化创意等产业开发; 依托临近上海的地理与成本优势,

12、发展养老产业;利用古镇周边的河荡和农庄,引进五星级酒店和特色民居客栈,发展美食产业等。“其实,任何古镇,最难做的是水文章”,周山南介绍,黎里古镇综合改造过程中,充分吸取各地前车之鉴,同步推进了生态环境建设,不惜工本、不抢时间,不走冤枉路,避免留遗憾。目前,古镇核心区污水截流工程一期已经完工,接下来将进行二、三期工程。项目全部完成后,全镇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将全部实现集中处理。黎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在江南古镇中绝无仅有,这也意味着黎里古镇的保护开发没有先例可循。为此,黎里将不断积累经验,走出一条古镇保护开发的新路子,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打造成为吴江及长三角古镇旅游圈的一张靓丽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