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847832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小手比一比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教学重难点:感知并认识数字1、2、3。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2、3。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5、数字儿歌磁带。6、自制数字箱三个。教学方法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2、听数字

2、儿歌,引出数字1、2、3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4、感知数字1、2、3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教师随意出示大数

3、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5、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活动延伸: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4、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2、数字找朋友比赛:(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活动反思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

5、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娃娃活动目标:1、 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 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 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活动准备: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活动流程:活动过程:1、

6、 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 游戏:作客。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3、 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

7、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两个半圆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个大圆形的桌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两张正方形的桌子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的桌子、4张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桌子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

8、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4、 游戏:送礼物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幼儿小班数学教案:小熊过生日活动目标:1、 运用角色游

9、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 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3、 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重点: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难点:区分物体图形、颜色的二维特征。活动准备:1、 小熊两个;小鸭、小兔、小猫挂饰若干;各种形状的礼物若干。2、 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颜色不同的饼干若干,贴有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标记的盘子各一。活动设计: 一、引起兴趣: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动物,你愿意扮谁就选一个挂饰挂在身上。2、幼儿带上挂饰,你扮谁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鸭)3、 告诉

10、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4、 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5、 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6、 出发小熊家到了。(敲门进入)二、送礼物: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3、请个别幼儿把礼物按图形分类。 三、小熊请客人吃饼干:1、小黑和小白准备了点心给你们吃,(出示两盆饼干)小黑准备的是奶油饼干,小白准备的是葱油饼干。2、小黑请每位吃一块饼干,与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饼干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的饼干?3、小白请大家动脑筋:(1)请小鸭吃红的三角形饼干;(2)

11、请小兔吃黄的圆形饼干(3)请小猫吃绿的正方形饼干。四、结束部分: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等到明年再来给小黑、小白过生日。为您服务 学科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大手和小手”活动目标:1.巩固对大小标记的认识。2.能按照大小标记将物体分类。3.初步学习粘贴的基本技能。活动准备:1.教具:大小标记各一;大小动物卡片一套2.学具:大小动物卡片每人四张。3.浆糊每桌一盆、抹布每桌一块。活动过程:一、帮动物排队(出示动物图片)1.今天谁来了我们班?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同)3.我们来帮他们按照大小分一分,分成两排。二、大

12、小特征标记(出示大小标记)1.这里有两张标记,谁会照它的样子来做动作?2.两个动作有什么不一样?3.当小朋友两只手伸出来,两只脚分开就觉地很大,这张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大标记)4.两只手靠着身体,两脚并拢就决得很小,这张标记又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小标记)5.将大小动物放到相应标记处。6.送小动物回家(1)出示贴有大小标记的房子T:这是大动物的家(指贴有大标记的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指贴有小标记的房子)T: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把大动物送到有大标记的房子里,小动物送到有小标记的房子里。(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粘贴的方法。三、幼儿操作:送小动物回家T: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

13、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小动物要回家了,请你看一看哪个大?哪个小,然后把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好吗四、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纸,从操作的结果、粘贴的技能集体进行评价。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水果全家福活动目标:1学习3 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2能区分明显的大小差异,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活动反思:活动准备:1幼儿活动材料第17 页。2西瓜、香蕉、草莓、苹果。 活动过程:一出示实物。1看看水果的大小,谁大谁小?2数一数它们有几个?(鼓励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3用动作表示水果的个数。(拍手、点头)4.老师示范幼儿一起画点子。二看操作材料画点子。1数一数每样水果各有几个,用点子来告诉大家。

14、2老师示范一种水果画点子。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三、小结看看哪个幼儿画得比较好,进行表扬鼓励。 第一环节开始,我们可以运用全家福照片引出,通过观察说出爸爸、妈妈、和我,练习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再观察苹果的一家,这样就更加形象。陆燕婷:前面已经学过看点子卡片,也学过绘画泡泡图,最后环节让孩子画点子,应该没有困难,而且更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做到手并用。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搓元宵活动名称:搓元宵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卡上的点子数匹配同样多的物体。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活动准备1、15的师用大点卡一套,幼儿用的小点卡若干套。大范画一副(缺花朵花瓶),若干彩色花朵。2、自制足量彩色面泥,小盘子若干(幼儿数+桌子张数),大盘子三个。3、搓元宵韵律磁带、录音机。4、邀请五名幼儿客人参加。教学活动方法观察法、示范法、操作法活动过程1、点物匹配:根据数花瓶上的点子数匹配贴上同样多的花朵。2、物点匹配,等量匹配:请出小客人,欢迎小客人。请5个小客人可以用点子是5的点卡表示,5位客人1人一个凳子,需要5个凳子。3、幼儿操作实践点物匹配。搓元宵招待客人。幼儿自选点卡,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搓同样多的元宵。4、点数元宵数与点子数是否一样多。活动基本设计为四个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