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847687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死不如赖活着观后感 看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个根据真实故事所拍摄的社会纪录片,给我的感触很深。 片子通过时间节气来描写这一家人的悲惨生活,从夏至、大暑、秋分、中秋、霜降、立冬、春节等这一系列的时间线拍摄下去,片子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仅仅只是简单的纪实,讲述这个一家五口却有四人深受艾滋病折磨的贫苦家庭平淡的生活。当看到女主人公雷妹饱受病痛折磨,却在有精神的时候还在关心着自己的孩子,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在雷妹去世后,即使生活在怎么贫苦,依然爱着自己的孩子,别人让他把孩子扔掉,但他并没有那么做,还是坚持着,同时也可见父亲那种默默无闻的爱。首先,看到他们一家生活的那么艰辛,小孩子穿的衣服都有些破烂,

2、连最小最无辜的马占槽奶瓶里喝的都不是奶粉,平时喝的都是水,让人看着真的很心酸,老大马宁宁也就八九岁却会开始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再反过来想想我们,我们那么小的时候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那时的我们在干什么。那时的我们还在父母的庇护下肆无忌惮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觉得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多去关爱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家人这么悲惨的的境遇。夫妻卖血,最后不幸染上艾滋病,连孩子也不能幸免。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懂得太少,文化普及的不够,如果他们都知道艾滋病会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传播,他们就不会这样,孩子是多么的无辜,直到最后大女儿才懵懂的知道母亲

3、得的是艾滋病,但其实她还是不知道这种病是有多么的可怕,我们看到的有这些,他们村子里还有多少这样的我们也不知道,社会上偏远地区的有多少我们更不会知道,我们应该反思,也希望国家能使教育普及的范围和力度更加深远。 最后,同时我们应该关注这些艾滋病患者,现在艾滋病的群体在日益庞大,我们应该多关心他们,人人平等,不要带歧视的眼光去看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怀,给他们希望,不让他们丧失生存下去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这个社会,相信社会还有爱的存在。而我们则应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健康,珍爱生命,人活着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这个片子的导演在拍摄的时候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义务,一种责任,他想通过这个片子让更多人了解艾

4、滋病带给人们生活的危害,希望可以关注他们,这个片子发人深思啊。不管是谁看了这个片子,我觉得只要没良心丧失,道德毁灭,都会深有体会,感慨万分。 这个片子是属于社会纪录片,没有过多的词藻修饰,就仅仅是主人公的对白,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共鸣,简单平淡才能反映出最真实的。只有真诚发自肺腑的才能打动人。我觉得这个片子无疑是成功的,它成功的吸引了我们所有观看者的眼球,可能导演自己也没预想到这片子会这么的成功吧。片子里让我们感动的情节太多了,快乐对他们来说既困难又容易,像玉米收获的时候,三个孩子开心的在庭院里玩着玉米粒,那笑容是真实动人的,让人忘却了了一家生活此时的苦难,让人为之动容。 如果要是让我们自己选择角度去拍摄,不采用时间季节来拍摄,我想我会从雷妹的病情角度拍摄,每一次病情的加重,从开始生病到最终病逝,中间穿插着心里想法以及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让人看到他们的幸福感动的瞬间,让人们觉得即使他们活得困苦艰辛但也依然很幸福的画面。以及之后孩子们的生活近况和孩子后续病情的发展,让人们知道艾滋病的严重性,让人们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正确认识和看待艾滋病。 第 2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