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作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83448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器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继电器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继电器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继电器的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继电器的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器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器的作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电器的作用、简介 继电器是总称他的意思就是说,继承控制,用很小的电力和电流,驱动一个设备(电动机或电磁铁)带动一个负载部件(比如电闸或接触片)让这个接触片去承载大电流。比如我们的开关只需要12V 0.1A控制继电器,就能让继电器帮助我们接通和分断几百万伏特,电流高达几千甚至几万安培的特高压线路。无论在什么地方,想要不让控制者或器件危险,使用继电器是最好不过了,让我们接触安全的一边,让继电器去接触危险的一边,我们只要控制继电器动作,继电器就会帮助我们连接我们不想亲自去碰的一些线路。继电器是一个总称还分为 接触器(专门用来控制通断,负载很大电流的继电器,但动作不快) 中间继电器(比较迅速了,一般

2、长见的小型的都是这种)时间继电器(用来控制时间动作的,比如晚上路灯自动亮)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用一个器件和继电器组合就得到一个新东西,比如用钟表和继电器组合得到时间继电器。赞同12007-5-20 21:14 辛章起 | 二级 继电器的作用:用小电流或低电压或小功率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或大功率的设备;增加控制接点;可分为:高灵敏度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赞同2007-5-20 22:08 charon_cy | 三级 按作用原理分 1电磁继电器 2.固态继电器3.时间继电器4.温度继电器 5.风速继电器 6.加速度继电器 7.光继电器8.声继电器9.热继电器等等 继电器就其在

3、控制电路中的作用来讲,它是以一定的输入信号(如电流、电压或其它热、光非电信号)实现自动切换电路的“开关”。所以,它是一种自动、远动电器元件。另外,继电器也不单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开关”来用,它还有其它的“控制”作用。例如电车的快、慢、起、停控制;汽车转弯的指示等都是继电器在工作。 继电器作为一个控制电器来讲,它有两个主要部分:一 个是控制系统(又叫输入回路);另一个是被控制系统(又 叫输出回路)。继电器之所以能起自动控制作用,是因为当它的控制系统中输入的某信号(输入量),如电、热等物理量,达到某一定值时,能使输出回路的被控制量(输出量)跳跃式的由零变化到一定值(或由一定位突跳到零)。 我们把这种

4、能自动使被控制量发生跳跃变化的控制元件称为继电器。再建议你看看这个:http:/ 赞同0| 评论 2007-5-24 13:41 flyingzhen | 五级 继电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如空调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仪表。在电子元器件中,继电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最不可靠的电子元件,在整机可靠性设计中,把继电器、电位器、可调电感器及可变电容器列为建议不用或少用的元件。 但是,由于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有独特的电气、物理特性,其断态的高绝缘电阻和通态的低导通电阻,使得其它任何电子元器件无法与其相比,加上继电器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好、可简化电路等优点,所以

5、继电器仍得以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继电器在程控通信设备中的使用量还在进一步增加,所以,如何保证继电器的可靠性,满足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二是元件的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元器件可靠的基础,主要靠元器件制造商从设计、制造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制造出来的元器件达到要求的可靠性等级。使用可靠性则是从使用入手,如何保证和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使其能满足整机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没有高可靠质量等级的元件,不可能制造出高可靠的电子设备,所以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是整机可靠性的基础。但是,有了高可靠质量等级的元件也并不一定能制造

6、出高可靠的整机,这里面就有个使用可靠性的问题。所谓使用可靠性,就是根据各种元器件的特点利用可靠性设计技术,即元器件的合理选用、降额设计、容差与漂移设计、抗振设计、热设计、三防设计、抗幅射设计、电磁兼容设计、人机工程设计及维修设计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元器件固有可靠性的作用,以达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根据有关部门对整机失效原因的分析统计,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故障是由于元器件选用不合理造成的。随着元件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已经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使用可靠性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且,随着整机系统功能愈来愈全,所用元器件愈来愈多,对可靠性要求也愈来愈高,所以使用可靠性也愈来愈受到科技

7、界的重视,并且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一人为工程。 由于继电器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元件,是由电磁及机械传动部分组成的,与其它电子元件相比,要复杂得多,加之在制造过程中有些装配调整是手工操作,所以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差一些。但是,如果在使用中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仍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在对失效继电器进行失效分析中发现,由于使用原因造成的失效约占百分之三十以上。由以上分析可知,继电器可靠性不高,除自身质量原因外,使用不当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重点研究如何在使用中提高继电器可靠性的措施。继电器的种类较多,这里重点研究目前使用较多的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可靠性。 面对纷繁复杂的继电器产品,如何合理选择、正确使用

8、,是系统开发、设计人员密切关注并且必须优先解决的实际问题。要做到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就必须充分研究分析系统的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际技术参数要求,按照“价值工程原则”,恰如其分地提出所选用继电器产品必须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在整机的可靠性设计中,要求合理选用元器件。元器件的选择和控制是需要多学科知识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一般应由元件工程师、可靠性设计师、总体及电路设计师、失效分析人员共同完成。首先要根据整机系统的重要程度、可靠性要求、所使用的环境条件及成本等项要求综合考虑和选择。具体说来,大致可按下列要素逐条分析研究,确认所要求的等级以及量值范围。选择时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2 继电器应用环境条

9、件 气候应力作用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海拔高度)、沿海大气(盐雾腐蚀)、砂尘污染、化学气体和电磁干扰等要素。考虑到系统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及自然环境的普遍适用性,兼顾必须长年累月可靠运行的特殊性,系统关键部位必须选用具有高绝缘、强抗电性能的全密封型(金属罩密封或塑封型,金属罩密封产品优于塑封产品)继电器产品。因为只有全密封继电器才具有优良的长期耐受恶劣环境性能、良好的电接触稳定、可靠性和稳定的切换负载能力(不受外部气候环境影响)。 2.1 温度对继电器的影响 继电器是怕热元件,高温可加速继电器内部塑料及绝缘材料的老化、触点氧化腐蚀、熄弧困难、电参数变坏,使可靠性降低,所以,要求设计时使

10、继电器不要靠近发热元件,并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 继电器虽然是怕热元件,但对过低温度(如军用航空条件55)也不能忽视。低温可使触点冷粘作用加剧,触点表面起露,衔铁表面产生冰膜,使触点不能正常转换,尤其是小功率继电器更为严重。试验证明,对于有些按部标生产的国产小功率继电器,虽然使用条件规定低温为55,但实际上在此条件下继电器根本无法进行正常转换,建议在选择时要留有充分的余量,对于重要的军用电子整机,建议选用国军标产品。 2.2 低气压对继电器的影响 在低气压条件下,继电器散热条件变坏,线圈温度升高,使继电器给定的吸合、释放参数发生变化,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低气压还可使继电器绝缘电阻降低、触点熄

11、弧困难,容易使触点烧熔,影响继电器的可靠性。对于使用环境较恶劣的条件,建议采用整机密封的办法。 2.3 机械应力对继电器的影响 主要指振动、冲击、碰撞等应力作用要素。对控制系统主要考虑的是抗地震应力作用、抗机械应力作用能力,宜选用采用平衡衔铁机构的小型中间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簧片均为悬梁结构,固有频率低,振动和冲击可引起谐振,导致继电器触点压力下降,容易产生瞬间断开或触点出现抖动,严重时可造成结构损坏,可动的衔铁部分可产生误动作,影响继电器的可靠性。建议在设计中尽量采取防振措施以防产生谐振。 2.4 绝缘耐压 非密封或密封继电器的引出端外露绝缘子长期受尘埃、水气污染,导致其绝缘强度下降,在切换

12、感性负载时的过电压作用下,引起绝缘击穿失效。针对继电器绝缘固有特性,在选型时必须依据继电器的以下技术特性: 2.4.1 足够的爬电距离:一般要求3mm(工作AC 220V); 2.4.2 足够的绝缘强度:无电气联系的导体之间AC 2000V(工作AC 220V),同组触点之间AC 1000V; 2.4.3 足够的负载能力:DC 220V感性;540ms,50W; 2.4.4 长期耐受气候应力的能力:线圈防霉断、绝缘抗电水平长期稳定可靠。 3 激励线圈输入参量 主要是指过激励、欠激励、低压激励与高压(220V)输出隔离、温度变化影响、远距离有线激励、电磁干扰等要素,这些都是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必须认

13、真考虑的因素。按继电器所规定的激励量激励是确保它可靠、稳定工作的必要条件。 继电器的技术条件一般对线圈的电压都给出工作电压、吸合电压、释放电压。要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在电路连接时,一定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给定的三个电压满足技术条件规定的数值。否则,继电器无法正常转换。 3.1 关于串联供电激励方式 不少用户采用串联分压供电方式给继电器线圈施加激励量,驱动继电器动作。这种激励方式一般是不可取的。因继电器的吸合时间主要取决于回路的时间常数T,且TL/R。当串联电阻R1给继电器线圈供电时,RR1+R2,则有L/R2L/(R1+R2);显然,串联R1后使T减小,继电器的吸合时间加速。特别是当R1

14、R2,电压很高时,吸合时间将大大减少。运动部件的过快动作,将加大运动部件接合时的冲击、碰撞、反弹,从而增大触点回跳,加速机械磨损,降低触点的负载能力与机械寿命。因此,串联供电激励方式改变了继电器原设计所规定的正常工作状态,一般是不可取的。当触点回跳、机械磨损对实际使用不构成利害关系,且特别需要加快动作速度时,才可以采用提高激励电压或串联电阻供电激励方式。 3.2 继电器线圈串联的使用 采用多个继电器线圈串联后,再用DC 220V电源去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必须谨慎采用。 3.2.1 对相同类型、相同规格继电器产品而言,由于各线圈的阻抗(含直流电阻与瞬时感抗)大体相同,差值较小,故采用串联分压激励方式使用问题不大。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