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题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83427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心理学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题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试题1、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2、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原则、 原则、 原则和原则。3、 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 、 、 。4、 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 、 、 、 等几种。二、名词解释: 1、 教育 2、 幼儿教育 3、 观察法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2、为什么说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4、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5、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1、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和。2、 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一是 。3、 幼儿个性的差

2、异主要通过、 、 、等方面体现出来。4、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等方面。5、 在幼儿思维个体发展过程中,、 、 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6、 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发展是按照和法则来进行的。二、名词解释:1. 心理发展 2. 年龄特征 3. 社会性 4. 性别化 5. 关键期 6. 最近发展区7. 观察没 8. 感觉 9. 知觉 10、记 忆 10. 想象12.个性 13.性格 14.情绪和情感15.思维16.遗传素质17.动作思维18.具体形象思维19.抽象思维 1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2. 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 3

3、-4 岁 B、 4-5 岁 C、 5-6 岁3. 对于方位,幼儿较难掌握的概念是()A、前后B、上下C、左右4. 对幼儿时间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A、日常生活事件B、日历钟表上的时间信息C、天气变化D、生活制度5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A、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B、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C、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D、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6. 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 6-7 岁幼儿应着重培养以下方面的记忆能力()A 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 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形象记忆 C 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一、名词解释 1. 学习 2. 强化物 3. 发现学习 4.接受学

4、习1. 幼儿学习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2. 举例说明应如何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3. 什么是强化物?幼儿园中常用的强化物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如何?4.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教师、同伴等对幼儿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5. 简要解释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举例说明幼儿园教育中怎样合理地应用这一理论来促进幼儿 的身心发展。1、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和,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2、 中国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陶行知、陈鹤琴,他们认为,游戏是适合的一种独特的,也是促进幼儿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3、 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5、: , , , 和、实践性。4、 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游戏、 游戏和游戏。5、 指导游戏一般从游戏的准备工作、 、 _三个环节入手。6、指导游戏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游戏 、游戏地点、游戏和幼儿游戏的等。7. 形成中国游戏理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有、。8.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分为两大类,、。9. 游戏的主要特点有、。10. 创造性游戏主要包括、。11. 角色游戏的特点是、。12. 结构游戏的特点是、。13. 表演游戏的特点是、 。14. 有规则游戏一般应包括游戏的、和四个部分。15. 有规则游戏主要包括、等几类。16. 教师指导游戏一般从、三个环节入手17. 教师介入游戏的形式是、

6、。1、动机是指发动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的。2、和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3、 动机的种类有多种,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_, _与与。4、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是幼儿、但需要和才能解决的。5、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重和。6、 马斯洛指出,如果人在、安全、 、 等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便会产生较强的,努力去探索环境、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二、名词解释1、动机 2、 需要 3、 内部动机4、外部动机5、学习动机6、认知的动机7、附属的动机8、 自我提高的动机 9、 问题情境 10、 诱因1、 运动技能有时也称、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构成的,表现于迅速、精确、

7、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2、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将运动技能分为、 和。3、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和4、 根据的不同,可以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徒手型运动技能和器械型运动技能。5、 幼儿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的发展,为幼儿从事各种活动、发展 心理机能提供了保证。6、 幼儿期的运动技能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手部的精细运动技能,另一是。7、 对于幼儿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一般要经过 模仿、 和熟练四个阶段。8、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可以采用 、练习、 等几种方式进行教学。9、 外反馈是指由、 等提供的反馈,如教师或其

8、他幼儿的评价,内反馈指由或提供的动觉反馈,是幼儿动作的自然结果。二、名词解释 1. 运动技能 2. 动觉 3. 整合 4. 体育1.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四个阶段。2.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和活动来适应环境。3. 智力是由感知观察力、 记忆力、 、思维力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的、稳定心理特征4. 智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和运用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初步的。5. 人们常以“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比喻来说明智育有助于幼儿的形成。6. 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 、巩固与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7. 是领会知识的初级

9、阶段。8. 幼儿园中采用的直观方式主要有、模象直观和,从而获得感性认识。9. 理性认识阶段是领会知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和内在联系的反映阶段,是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对加以改造形成的。10. 知识的巩固主要通过记忆的过程来完成,记忆主要包括识记、 、 、和回忆。11. 根据人的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12.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运用 提问的方式;可以讲故事去激发联想,还可以腊助艺术教育,此外, 丰富多彩的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最有效的途径。13. 对问题作出反应时,能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考虑,而不只是拘泥,于某一个范围或维度,这描述的 是创造性思维

10、的特点。14. 认知是指 的总称,又称,是人对 和 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 、想象、 、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15. 幼儿智育是根据幼儿 的规律和知识、技能形成的 对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是通过发展、来开启幼儿的教育。16. 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与的掌握方面。17. 知识的领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实现的过程,它分为和两个阶段。18. 遗忘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19. 创造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它的特点有四个:一是,二是新颖性,三是,四是。20. 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以下具体方法: 、 、功能扩散、.二、名词解释

11、1、 认知 2、 智力3、 幼儿教育4、 领会1、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或者、等都是的社会规范。2、社会规范是成人要求的依据,也是幼儿规范的准绳。3、是非观是幼儿形成、的主要前提和主要内容。4、幼儿的最先交往的对象是,父母 、的等,都可能是幼儿学习的内容。 5、社会规范应该是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的必要条件。6、规范行为的与的接受程度是一致的。7、品德是一个人和的简称,人的品德反映了 、 是的组成部分。 8、品德是一生都需要锤炼的,幼儿期是构建不可忽视的关键期。9、培养幼儿的规范行为,应从做起,在中进行;以为主,以为辅。10、讲解要在中进行,、,这样易于调动幼儿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接受。11、幼

12、儿模仿行为的特点:、;服从行为特点:、。二、名词解释 1、社会规范2、是非观3、社会化4、品德 5、规范行为6、他律 7、自律8、德育1、社会规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2、在理解品德概念时,应把握哪几点?3、教师应帮助幼儿接受哪些方面的规范?4、幼儿接受社会规范,应对幼儿提出哪写具体的行为要求?5、怎样促进幼儿社会规范的学习?1、美既不是的属性,也不是人的的产物,而是在人的客观的中产生的。2、美的特征:性、性、性、性、3、美的表现形态有、 三种形式。4、美感的特征:、。5、音乐教育是让幼儿在既 又 的音乐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和,以此获得、的良好发展。6、美术活动包括、等,其中 是基本内容

13、。7、审美心理层次有审美的、审美的、审美的。8、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是就有的,而是由的教育影响和的认识能力提高所决定的。9、幼儿美感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性、性、性、性、性、性。10、美育是对幼儿形成 的教育过程,它培养幼儿、和的能力教育。幼儿美感的形成受、等心理因素影响。11、教师要培养幼儿的感知觉,必须保护好幼儿的,通过来训练幼儿的,充分发展幼儿的。12、为使幼儿真正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的情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的土壤,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二、名词解释 1、艺术美: 2、美感: 3、美育: 4、表象:1、为什么说美具有社会性?2. 什么是美感?请举例说明它的特性?3. 什么是美

14、育?对幼儿进行美育的有效措施是什么?4. 什么是美?美的特征和表现形态有哪些?5. 简述幼儿应形成哪些基本美感?1. 较强的幼儿一般经常寻求别人的注意。2. 自我表现和寻求肯定评价是幼儿自尊心发展的。3. 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如果幼儿的表现适当,说明幼儿的发展状况是良好的。4. 自信心强的幼儿求知欲,学习时思维活跃。注意力比较,自信心强的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5.对于成就感和好胜心强的幼儿,的体验能激发他们更强的上进心6. 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如何,除与他们的有密切关系外,还与不同年龄的特点有关,特别是与动作的发展有关。7. 如果无论是否会做都倾向于独立完成,不喜欢别人帮助,则独立性;如果自己不会做或做好时,才请人帮助则独立性,如果即使自己会做,也等待或请求别人帮助则为独立性8. 自制力的幼儿,对教师禁止的事情往往更充满欲望。9. 在智力活动中,坚持性强的幼儿往往比坚持性差的幼儿更取得好成绩10. 幼儿的交往态度主要表现为他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 以及对他人的主动交往所作出的反应。 11.幼儿在的责任感表现可能与在有差别,因此应将于教师评 论与家长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