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七子之歌》.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81579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课:《七子之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究课:《七子之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究课:《七子之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究课:《七子之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课:《七子之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课:《七子之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课:七子之歌教学内容:唱:七子之歌澳门教学目标: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增强爱国热情。2. 理解七子之歌这首歌所表现的内容,并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和情绪来表现。3. 诵读诗歌七子之歌,开拓音乐视野,加深音乐文化素养的积淀。教学重、难点:1.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确切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2.踊跃参与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的交流活动。教材分析:此曲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作比喻,深情地讴歌了澳门人民盼望回归祖国的赤子情怀。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真诚地倾诉

2、。 第二乐段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象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 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具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随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走进教室。2.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歌曲中提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3. 介绍一国两制。二、导人新课1.师: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统一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在此之前,许多文人学者通过

3、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2. 介绍闻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七子之歌是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强烈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我

4、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纽约三、学唱新歌1. 师:音乐是无声的呐喊,歌声是倾吐的心声。让我们静静地感受闻先生当时写作时的心境吧!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生:体会情感并讨论。师:小结曲式 A + B情感 真诚地倾诉思念 + 渴望回归的呐喊模唱旋律 mu + a 2.把歌词填进去完整地演唱。(提醒学生注意演唱时也要用朗诵时的感觉和情绪。)3.提问:歌曲中有几处呼唤“母亲”的地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歌曲中多次呼唤母亲,其中有的表现急切,有的表现深情,有的则表现为激动。从激动的呐喊到内心的期盼,表达了游子迫切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心情。)4.再次随音乐演唱。(要求通过自己设计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5.学生分组讨论演唱,评出最佳演唱方案。6.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四、拓展延伸露一手:闻一多七子之歌1. 以歌曲的伴奏音乐为背景,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学生谈感想。2. 师生共同评价。五、总结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