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解题指导.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81128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解题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阅读解题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阅读解题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阅读解题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阅读解题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解题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解题指导.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7/1/20122012-7-1编订 汪建飞初中语文系列教案提纲综述现代文阅读指南写在前面1、 现在学生一提到语文的学习,特别是做语文阅读题,都感到很头痛,总感到无从下手。并且还有很多学生感觉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成绩上总得不到提高,而事实上从一些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也的确出现了一些学生成绩忽高忽低,变化较大的情况。那语文学习是不是真的“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呢?事实上并非如此。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主要由三大块组成,即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又分为古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两大类),作文。其中除了第一大项需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规规矩矩搞好语文日常学习,不大好寻找规律,短期内较难提高以外,其他两项都有

2、一定的规律可循。简单地说,也就是必要的理解能力再加上一定的答题技巧,短期内是可以提高阅读水平的,实际一点说,就是提高得分率。实事求是地说,任何水平的提高都绕不过必要的应试能力这个坎,因为现实情况就摆在那儿。再说,能力毕竟得有所体现才叫能力,而对文章到位地理解,对题目精确地分析,对答案规范、条理地表述就是阅读能力地具体表现。限于篇目,这里只针对阅读进行探讨。2、 阅读材料的规范性:与中学的任何课程一样,语文课培养的阅读能力也是规范的或是理想状态下的能力,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问力也大体局限在不同文体规范性的样板之内。正因如此,高考现代文的阅读选用的材料,都是十分规范的文章,我们这里说的规范,包括中心

3、明确、结构严整、相应文体要素清晰等诸方面。 这种规范性不是一篇或几篇的特例,而是全部阅读材料的共性,应当指出,这种规范性往往不是原始材料所具备的,而是命题者为规范而节选、改编而成的。 与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规范性截然不同,某些模拟试题选材不精,或保持材料的自然姿态,这当然达不到应有的训练目的。 3、 语感:准确地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需要具备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所在。敏锐语感的培养,靠一时的突击是不会奏效的,只有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多品味才能获得。4、 阅读的心理准备:近年阅读以主观题为主,甚至全用主观题。考生关键在于祛除恐慌心理,最忌一见

4、长文、难文就心烦心慌,又忌一见短文就草率下笔,所以不管是何文章,都要镇静、认真地带着问题去读。5、 答题的基本步骤:(1).初读:感知全文结构、中心,勾画关键词句。(2).看题:审读题干,弄清所考知识点。可以从客观题中获取信息,先打草稿。(3).做题时,必须依序来做,出题者往往强调题目的整体性,系统性。(4).语境求解的关键是:做题时,必须紧扣中心作答。第一篇: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目标:1、 结构层次,文章思路,内容要点。2、 中心主题3、 写作特色4、 关键词、句、 段落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5、 人物形象特征,人物描写方法6、 线索7、 人称8、 环境描写 10、表达方式 11、顺序、倒叙、插

5、叙 12、六要素一、 结构层次,文章思路,内容要点1、 怎样给文章分段?(1).按情节发展划分:抓过渡句、过渡段,有四分法,多指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三分法多指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如皇帝的新装分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2).按时间顺序分:抓时间词。如老山界,“第一天:下午、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下午”(3).按地点的变化划分:抓方位词的变化。如:藤野先生“东京仙台北京” 。小橘灯“乡公所楼上小姑娘家寓所离村后”。(4).按段落的内部关系划分:A.总分关系:大部分记叙文有“总分总”结构 B.转折关系; C.并列关系 D.因果关系 E.递进关系。如谁是最可爱的

6、人“总写:概括赞美分写:三个事例三个角度总写:收篇总结,再次赞美”(5).按写了几件事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划分:例如春“盼春”“绘春”(春草图、春雨图、春花图、迎春图、春风图)“颂春”(6).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来划分。(7).按描写角度(正面或侧面)来划分。(8).按作者的情感变化来分。例如:荔枝蜜“不喜欢”“想去看看”“赞颂”“想变成”2、 如何归纳段意、层意:(1).抓段首或段尾的中心句或中心词:如果中心句以转折、递进、因果句式出现,要取其正(重心)的部分,转折、递进句式以后为正。(2).抓过渡句。(3).逐句或逐段归纳内容要点,看几个要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相加相综合;偏正关系以正为

7、主,抓主带次,谁为主,谁为次,要联系全文中心来定。递进和转折关系都是以后为主。(4).复杂段落,勾画重点词,连词成句,改造即成。3、 划分段落的步骤:(1).先看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讲的什么意思,逐段归纳要点,排列出文章写了那些材料,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2).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解决“怎么写的”的问题,再根据分段的依据分段。4、 划分段落的意义: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体现,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安排文章结构的次序体现出来的。叶圣陶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体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及一段内部的

8、层次,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分段训练有助于我们写作,要写好文章,就要先会拆文章,会分析文章。二、 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如回忆我的母亲、最后一课。2、抓文章的中心句、中心词,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三、 如何归纳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背景出主题出。2、看标题,标题点明中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大都是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的作用在结构上:总领下文、总结全文、承上启下、开篇点题、篇末点题;在内容上:突出主题、画龙点睛、揭示深化中心。例如:驿

9、路梨花的末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在结构上篇末点题,在内容上深化中心,歌颂了雷峰精神已经发扬光大。4、抓文眼:因为文眼是文章中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也就是中心词、中心句。6、 小说的主题应该从人物形象特征入手,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中心。 7、 注意中心主题该深化要深化,要由小我向大我转化。四、 写 作 特 色:1、结构布局上:、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首尾呼应。 作铺垫、埋伏笔。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运用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局。结构严谨、清晰。利用引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 表现手法(写作方法)上:、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借景抒情,情景交

10、融。 、景物烘托。 、对比、对照、衬托(正衬、反衬)。 欲扬先抑。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3、 语言特色:、 婉约动人,生动形象,清新优美。 、豪放粗犷。、诙谐幽默。 、夸张、辛辣讽刺的语言。、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情。 、大量运用修辞手法。 、句式骈散结合。 、含蓄深沉的语言。4、 表达方式上:、先叙后议。 、夹叙夹议。5、 选材剪材上:、详略得当。 、选材典型、新颖、别具一格。五、 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和含义:1、结构上的作用含义: 、 前后照应:指对前文(含标题)作必要的回应,照应是针对前文说的。包含四种情况: A、首尾内容呼应 B、内容照应标题(开篇点

11、题、结尾点题) C、前文作铺垫、埋伏笔,后文回应 D、前文设置悬念,后文回应。两个概念:伏笔:是对后文内容所作的暗示。伏笔是针对后文说的,文章往往同时使用伏笔和照应两种方法,即前有伏笔,后作照应。悬念:引起读者期待心理并急于阅读下文的一种手段。一种是通篇设置悬念,贯通全篇:“前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寻根究底释除悬念”。另一种只是局部设置悬念。、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或归结全文。、为后文作铺垫、为后文埋下伏笔(伏笔:见上文解释)。、与后文形成对比、对照,反衬后文,从而突出中心。2、内容上的作用含义:、 语境求解,紧扣中心主题分析。(文中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往往画龙点睛,点明升华主题)。、 从修辞手法

12、的作用上结合中心分析。(例:“小草青得逼你的眼”。“逼”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小草的青翠,蓬勃的生命活力)。、找关键词,语境求解。(例:“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寻”字是无中生有,表现贾雨村阴险毒辣,过河拆桥)。说明:对文章相关的环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详写的作用: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如星空中开篇对达里湖的美作详细的描写;又如南极的植物开篇对南极恶劣的生存条件作详细的描写。在文章的开头简略交待一些情况的作用: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伏笔。如寻找生命归宿的年青人开头一段。2002年眉山中考题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为下文展开作铺垫,或烘托了某种气氛。如夜走灵官峡的开头起铺垫作用。

13、驿路梨花的开头烘托了气氛。议论抒情式的开头或结尾的作用:往往起点明中心的作用。文章在开头要是有铺垫、伏笔,后面必有照应,这样才能结构严谨。如一面中可累见到鲁迅先生后,他断定鲁迅“一定是个不平常的人”,此处是伏笔、铺垫,后面必有照应。六、人 物 形 象:1、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去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综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进行人手形象的整体分析。同时不要忽略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各种描写都是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内心世界而服务的。七、 文 章 的 线 索:1、线索的特点:A、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B、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

14、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2、线索的分类: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枣核以“枣核”为线索,记一辆纺车以“怀念纺车”为线索。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中的“看戏”,卖蟹中的“卖蟹”。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如夜走灵官峡、孔乙己两文中都是以我的见闻和感觉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如老山界、驿路梨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感情”为线索。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如散步老山界。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八、 人 称:1、主要人物(主人公)的确定:最能表现中心的人物。2、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任务。 第一人称做次要人物的作用:陪衬,穿针引线的作用。采用第一人称的优点: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缺点:不能超出“我”耳闻目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