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811133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4%)1、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 , , 。”2、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3、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4、念去去,千里烟波, 。5、 ,小乔初嫁了, 。6、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 , , 。7、人生如梦, 。8、 ,归去, 。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0、楚天千里清秋, 。11、 , ,无人会,登临意。12、千古江山,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3、元嘉草草, , 。14、凭谁问: , ?15、东篱把酒黄昏后, 。16、 ,到黄昏、点点滴滴。 , !17、 ,憔悴损,

2、 ?18、吾所以为此者, 。1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20、相如虽驽, ?二、选择题(24分,每题3分)1.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 )A. 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B. 李煜、苏轼、陆游、辛弃疾C. 苏轼、陆游、温庭筠、李煜D. 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2. 下列词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去去、千里烟波 C.莫听/穿林/打叶声B. 便纵有/千种风情 D. 山头/斜照/却相迎3. 古诗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可堪

3、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A、周瑜 诸葛亮 刘裕 拓跋焘B、诸葛亮 刘备 刘义隆 拓跋焘C、诸葛亮 孙权 刘义隆 拓跋焘D、周瑜 诸葛亮 刘裕 拓跋宏4. 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李清照声声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5. 对雨霖铃一词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B. 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像,情景交融。C. 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

4、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像刻画心理。D.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阅读李煜的浪淘沙,回答文后问题。浪淘沙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6、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B. “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一晌”,片时片刻。C. “无限江山”即锦绣江山;“别时”句是说,离别时很容易(即丢失很快),再要见可就

5、难了(即身不由己)。D. 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7.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写的时间是暮春一个五更天的梦醒之后,写的地点是睡床上,写的事情是怀旧感今。B. 这首词,以词人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抒发了怀念故国的悲苦和绝望的心情。C. 结尾写好的景物,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用“天上人间”概括对比今昔生活,都是形象而很有余味的双关。D.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流畅。8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6、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A首句以“秋”字领起:“红藕香残”,荷花谢了,这是室外之秋;“玉簟秋”,枕卧的席子感到了秋凉,这是室内之秋。在这秋的氛围中,“独上兰舟”,更进一步突出了词人的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B秋凉,孤寂,使词人更迫切地盼望与亲人的团聚。于是她把视线投向“云中”,投向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希望能够替她传递“锦书”,使丈夫早些回来,表达了词人殷切的思念之情。C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端,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感伤在夫妻分离中年华的消逝。然后说,这种离愁是双方都要承受的,这种

7、离愁也是无法排遣的。D这首词结尾三句,“眉头”与“心头”相对,“愁”由外露到潜入内心深处,看似消除了,实则更为深重了;“才下”与“却上”相对,突出了这种感情“潜入”所造成心理上的起伏有多么急剧。三、课外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三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2分)_(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_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

8、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释: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舴艋:小船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3分)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5分)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3%) 答:_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 请问

9、是什么情、什么理?(4%) 答:_ (3)“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 (2%)_四、文学名著阅读:(10%)1、有关探春改革,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A探春有眼光,有魄力,但庶出的地位,暂摄家政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B探春拿赵姨娘开刀,是她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投王夫人所好的最好例证。C探春是改革家,她可以为贾府每年省下几百两银子,但这个封建家庭的衰亡是必然的,她无法挽救。D探春打了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却得到了凤姐的微妙的赞许,可见,“反抄”不过是凤姐事先设计好的把戏而已。E理家的这段经历,使探春对贾府的家政痼疾了解得更深,以致“抄检大观园”时,她发展成

10、为“看之重、言之痛、怒之深、虚之远、慷慨陈词、声泪俱下”的“反抄英雄”。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凤姐病中,需二两上好人参调养,全家各处寻遍竟不能得。幸亏宝钗遇见,便帮忙找人兑齐了二两。B、晴雯死后,宝玉伤心不已,袭人便唬骗宝玉晴雯死后化为芙蓉花神,宝玉信以为真,去悲生喜,夜里更为其作芙蓉女儿诔。C、话说宝玉才祭完了晴雯,只听花影中有人声,倒吓了一跳,及走出来细看,这人却是宝钗,宝钗听见宝玉所作的芙蓉女儿诔,赞之新奇,并指出一句可商榷的地方,二人复又相互商讨了一番。D、迎春被许与孙家,贾政觉得不妥,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作罢了。宝玉听说迎春要被接出大观园,且要陪四个丫头过去,跌足自叹道:“从今以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洁人了。”E、金桂嫁与薛蟠后,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又倚姣作媚,将及薛姨妈,又将至薛宝钗。宝钗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斗不过,只得曲意俯就。五、文化经典论语阅读: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25)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子贡用“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来比喻孔子的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