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80482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立项可研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产业集聚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城镇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1.1.3建设地点项目位于*产业集聚区内,南临仓储物流园区,北临省道*公路,东临清水河路,西临西三环路。1.1.4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市工程咨询中心资质证书编号:工咨乙00000000000法人代表:*1.2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3、2011

2、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方案;4、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5、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总体方案;6、关于做好2011年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豫工高办【2011】2号;7、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豫发20047号;8、驻马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9、*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0、*工业集聚区有关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及其它材料。1.2.2编制范围与内容根据国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

3、内容与规模、总平面布置及公用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1.3报告内容概要1.3.1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占地7000平方米(折合土地10.5亩),建设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楼房一幢,3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并配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区内的土地平整、绿化、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讯、网络等。购置检测设备219台(套)。1.3.2场址概述本项目位于位于*产业集聚区内,南临仓储物流园区,北临省道*公路,东临清水河路,西临西三环路。项目规划区

4、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美,适宜项目建设。1.3.3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项目建设按照“三同时”原则同步进行。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生活废水排去向为化粪池进行沉淀处理后,排入城市排污系统;生活固体垃圾设收集点统一收集,并利用社会运力运输垃圾到城市垃圾处理场。本项目应加强管理,明确消防责任,提高意识,确保消防安全。综合楼设置必要的消防灭火保护措施;设置有完整的防雷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设计中,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程。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装消防给水,综合楼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1.3.4节能措施本项目照明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以减少电耗;给排水、消防给水系统采

5、用新型材料和节能设备,并合理设计控制系统,以达到节能的目的。1.3.5项目组织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城镇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直接对*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负责,以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按进度计划安排的工期完成。1.3.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050万元。资金筹措:为项目单位自筹解决1500万元,申请上级扶持资金550万元。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 位数 量备 注1规划用地面积70002总建筑面积30003地上建筑面积30004道路及场地硬化面积20005公共绿地面积21006绿化率307容积率42.88建筑密度14.

6、31.5结论建议1、*产业聚集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位于位于*产业集聚区园内,南临仓储物流园区,北临省道*公路,东临清水河路,西临西三环路。项目规划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环境优美,适宜项目建设。、*产业聚集区花生及制品检测中心项目是面向*产业集聚区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主要支持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花生及制品)提供生产环节的研发设计、技术推广、实验试制、检测检验等服务平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符合*“十二五”发展规划。3、该项目的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建设花生及制品的检测中心,目的是为园区主导企业提

7、供最大增值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支持,营造舒心的创业环境,满足企业者的个性化需求,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创业者的健康成长。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所需资金已基本筹集到位,其方案是可行的。建议有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落实设计和施工单位,尽早开工,保证质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区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县位于*市东南部,地处淮北平原,南与*、*隔淮河相望,东邻*、*,北靠*、*,西与*接壤。东西长64.5公里,南北宽57公里。东距阿深高速、

8、106国道和京九铁路40公里,西距京珠高速25公里、距107国道和京广铁路37公里。省道明临路和开龚路东西交叉贯通全境。全县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全县共有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居委会),境内生活有汉、回、满、蒙等9个民族,1421个村民组。总人口75万人,非农业人口7万人,农业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近200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淮河东西贯通县境40多公里,拥有丰富的河砂资源。*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日照水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史称“膏粱丰腴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正阳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城市建设、商贸流通等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

9、了显著成就,为*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近几年,*县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相继成为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全国优良生猪第一大县、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河南省首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玉米、水稻、西瓜等,素有“一半米来一半面,掏钱难买*县”的美誉。农业形成了“三大、三优、三个第一、三大品牌”的特色。“三大”即耕地面积大,全县实有耕地面积近200万亩,人均近3亩;花生面积大,每年保持在150万亩左右,年产4亿公斤;生猪群体大,去年存出栏达到300万头,良种率95%以上,是供港活大猪基地和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花生、生猪已成为*的两大支柱

10、产业。以优良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年产值达到1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6%,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26%。“三优”即优质小麦、优质水稻和优质西瓜,今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130万亩,其中优质小麦104万亩,占总面积的80%,是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河南省粮食生产重点县;南部沿淮乡镇20万亩水稻,全部进行了品种改良;全县还种植西瓜15万亩,畅销武汉等南方市场。“三个第一”即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12年全国第一;优良生猪生产连续9年全省第一;标准化农业全省第一,2003年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受到市政府通令嘉奖。另外,*还是全省平原绿化高级达

11、标县和省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正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三大品牌”即通过标准化生产,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20多个,其中“诸美”牌种猪、“正花”牌花生荣获了“2004年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王勿桥”牌伏陈醋荣获了“2004年河南省工业名牌产品”称号,全省10大农业名牌*占了2项,全市6个河南名牌*占了3席。2005年,“诸美”、“正良”、“正龙”牌生猪获准使用无公害畜产品标志许可,“诸美”牌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县工业发展较快,在巩固农副产品加工、化工、轻纺、皮件、建筑、机械等原有工业体系的基础上,近年又培育出了以精细化工、木业加工、食品加工、服装加工、建筑建材等为主的新

12、的支柱产业,拥有四大工业品牌。一是球墨铸铁。球铁铸件工艺精良,成为出口创汇免检产品,远销欧、美等8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出口自营权,目前全县有规模以上球墨铸铁生产企业4家,年出口球墨铸件1万多吨。二是“驼峰”牌真皮箱包。产品款式新颖,做工精良,年产各种箱包25万只,有自营出口权。三是“*”牌伏陈醋。色正味美,醋香醇厚,具有500多年的酿造历史,是中国三大名醋之一,并荣获了“2004年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又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四是“金土地”农机具。*车辆厂是豫南生产农机具的重点厂家,其“金土地”系列农机具有“河南犁子王”之称,畅销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市。特别是项目带动战略的深入实

13、施,又拉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县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观。交通上,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74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39.6公里。阿深高速公路和明临、确平、永定、吴黄四省道纵横交叉穿过县境,全县已形成了以省道为主构架的“三纵三横”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县城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37公里,距京珠高速明临路入口处不到30公里、确平路入口处不到40公里;东距京九铁路、106国道45公里,阿深高速南北穿过本县境东部,入口处距县城不到40公里。加上北面的新阳高速、南面的叶信高速,形成了高速公路环绕四周的格局。该县还位居武汉天河、郑州新郑两个国际机场的中间点,均为两个半小时的行程。农业上,自

14、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累计投入1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49万亩,造林21万亩,打配机电井1580眼,硬化渠道50多公里,建桥涵闸坝等5200座,整修道路2400公里,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治理除涝面积46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被确定为全省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城镇建设上,编制实施了县城西区规划,规划建设了总占地近5000亩的县工业集中区,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大,并建成了-等一批省、市重点建设镇。三年内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实施了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其中新建和改扩建城区道路10条20多公里,兴办了供水、照明、绿化等一大批城建工程;商品集散功能逐年提高

15、,拥有40多个专业市场,成为豫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电力通讯上,累计投资1.6亿元实施了农村电网和城网改造,实现了用电同网同价,移动通讯实现了全县无缝覆盖。*县产业集聚区近期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以农副产品加工、农机铸造、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正阳县产业集聚区共入驻企业45家,投资总额达225000万元。产业集聚区共入驻工业项目32个,2009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89800万元,实现利税22750万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00万元,从业人员4532人。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以维维集团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以骏马化工为龙头的化工园区,以广源建材为龙头的建筑建材园区,以天成纱业、美食美客、森鑫木业、正华面业等为龙头的综合园区等四个园区。*县产业集聚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优化投资环境为保障,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以增强经济实力为核心,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重点,全面推进集聚区项目建设、基础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