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804482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与算法3.1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3 会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方程模型的重要性,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看p101页图,由这个图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后导入新课)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方程的概念想一想:(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形的电视机包装盒,它的底面宽为1米,长为1.2米,且包装盒的表面积为6.8平方米,你求出这个电视机包装盒的高

2、吗?(2)小英把10元钱递给营业员买钢笔和铅笔,下面是小英和营业员的对话,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的内容算出铅笔是多少元一支吗?小英:买4支铅笔和一只钢笔;营业员: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多4元,应找你2元。说明:(1) 等式2x+2.4x+2.4=6.8中2、2.4、6.8叫已知数,x叫未知数。考考你: 在小学我们学习个简单的方程,请你说一说:什么叫方程? 含有_的_叫_. (2) 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像想一想两个问题,我们把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者y或其他字母)表示,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叫_观察:(1) 下面方程有什么共同点特点?(从未知数的个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分母是否含有未知数几个方面观

3、察),2x+2.4x+2.4=6.8,只含有_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即指数)是_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2) 方程x+5=8中,把x=3与x=2代入方程,你会发现什么?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_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2 练习: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x-3=2x-8的解?(1)x=5, (2) x= -4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理解方程的概念例1 在方程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 C 3个 , D 4个例2 已知方程: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 个 2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例3 x=12,x=是不是方程的解。3 建立

4、方程模型例4 某校买一批书包和铅笔盒,共计580元,已知书包每个16元,铅笔盒每个3元,书包比铅笔盒少35个,问书包和铅笔盒各买多少个?例5(2006年陕西中考试题) 一件标价为600元的上衣,按8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设这件上衣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6000.8x=20 B 60080x=20 C 6000.8=x20 D 6008=x20例6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要几小时?若设剩下的部分需要x小时完成,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四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P 104 练习 1,2 五

5、 反思小结 拓展提高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 作业 p 104 A B3.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1)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2熟练掌握移项法则,利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移项法则难点: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和用移项的法则解方程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解方程 :2x-5=3x+6 你能说出你解这个方程每一步的依据吗?(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_.)(导入新课:在小学我们学习了解方程,依据是加数与和的关系,因数与积的关系,还有没有别的依据呢?)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等式的性质 问题1 (一)班的学生人数等于(二)班的学生人数

6、,现在每班增加2名学生,那么(一)班与(二)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如果每班减少了3名学生,那么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还相等吗?如果(-)班人数为a人,(二)班人数为b人,上面问题用含有a、b的式子怎样表示?问题2如果甲筐米的重量乙筐米的重量,现在把甲、乙两筐的米分别倒出一半,那么甲,乙两筐剩下的米的重量相等吗?如果设甲筐米的重量为a,乙筐米的重量为b,上面问题用式子怎么表示?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都_(或者减去)_(或同一个式子)所得结果仍是_.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都_(或者除以)_(或同一个式子)(除数或者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_.你能用式子表达等式

7、的性质吗?2 尝试练习做一做(1) 说一说下面等式变形的根据从x=y 得到 x+4=y+4, 从a=b 得到 a+10=b+10 从2x=3x-6得到 2x-3x=3x-6-3x 从3x=9得到x=3, 从得到x=8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4x+4=3x+12 归纳:(1)什么叫移项?把方程的某一项改变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_看看下面的变形是移项吗?2x+5-3x+6=9,解 :2x-3x+5+6=9练一练 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1 2x=x+3 2 3x-1=40+2x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实际应用例1 (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用绳子量井深,把绳子3折来量,井外余绳子4尺;把绳子4折来量,井外

8、余绳子1尺,于是量井人说:“我知道这口井有多深了”。你能算出这口井的深度吗?(做完后交流讨论)2 游戏:请你任意圈出下面日历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求出它们的和并告诉我,我就知道你圈出的是哪三个数。四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1 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则n=_,m=_2 如果代数式3x-5与1-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_3 若方程3x-5=4x+1与3m-5=4(m+x)-2m的解相同,求的值P 109 1,2 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这一节你有什么收获?作业 p 118,1 、 2、3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2知道

9、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难点: 解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 解方程: 9x+3=8 +8x 2 (1) 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2)什么叫移项?移项要注意什么?(3)2-4x+6+5x=8,变形为:-4x+5x+2+6=8,是不是移项?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动脑筋:某实验中学举行田径运动会,初一年级甲班和丙班参加的人数的和是乙班参加的人数的3倍,甲班有40人参加,乙班参加的人数比丙班参加的人数少10人,你能算出乙班参加校运会的人数吗?观察

10、你解方程的过程,原方程做了哪些变形?形如ax=b(a0)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_形式。2训练(1)解方程:11x-2=8x-8 , (2)下列方程求解正确的是( )A -2x=3,解得:x= , B 解得:x= C 3x+4=4x-5解得:x= -9, D 2x=3x+1,解得x= - 1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方程的转化例1 已知x=- 2是方程的解,求m的值。例2 若方程2x+a= ,与方程的解相同,求a的值。2 实践应用例3 甲仓库有某种粮食120吨,乙仓库有同样的粮食96吨,甲仓库每天卖出粮食15吨,乙仓库每天卖出粮食9吨,多少天后,两仓库剩下的粮食相等?例4 百年问题:我们明代数学

11、家程大为曾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另一个人牵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羊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羊”,请问这群羊有多少只?四 冲刺奥赛例5 当b=1时,关于x的方程a (3x-2) +b (2x-3) = 8x-7,有无穷多个解,则a=( )A 2 B 2 C D 不存在例6 解方程:3x+=4例7 用一队卡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卡车装7吨货物,则尚余10吨货物装不完,若每辆卡车装8吨货物,则最后一辆卡车只装3吨货物就装完了这批货物,那么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12、 五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P 112 1 六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转化成什么形式?作业 P118 A 2、3、4 B 13.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3)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方程模型2能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解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 下面去括号是否正确?(1)2-(3x-5)=2-3x-5,(2) 5x- 3(2x-4)=5x-6x-122下图中马路的旁边栽了几颗树?间隔几段?段数和棵数有什么规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与植树有关的问

13、题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问题1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1棵,并且每2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你能算出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吗?(做完后交流做法)2 尝试练习:(1 )解方程:(2) 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解方程: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化简,得 方程两边除以,得:x= -(3) 解下了方程,并口算检验:(4y+8)+(3y-7)=0 , 2(2x-1)-2(4x+3)=7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解含有多重括号的方程例1 解方程:2 实践应用例2 如果代数式8x-9与6-2x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_例3 如果用C表示摄氏温度(),f表示华氏温度(),那么c和f之间的关系是“c=(f-32)”已知C=15,求f.四 冲刺奥赛例4 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 (x-)=4x,和有相同的解,求这个解。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遇到有括号的方程应该怎样处理呢?六作业 p 118 A 组 5、6、7 B 组 2 3.2解一元一次方程(4)教学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会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灵活处理解方程的步骤,化为a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