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阳昆虫记观後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77962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淳阳昆虫记观後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李淳阳昆虫记观後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淳阳昆虫记观後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淳阳昆虫记观後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淳陽昆蟲記觀後感 中興國中 129 林佳葦大自然舞衣蝴蝶,從奇醜無比的毛毛蟲,轉化為沉睡的蛹,最後蛻變 羽化成了令人驚豔的彩蝶。牠的生命歷程由極醜到最美,從蠕動爬行到凌空飛 翔,看似脆弱其實內蘊堅強。讓科學家研究之餘,不禁驚嘆連連!更令我震撼不 已,這是我在李淳陽爺爺昆蟲記的生態影片中看到的片段。自然界有太多神奇奧 妙的事物,蝴蝶只不過是其中之一。大自然是一個寶藏庫,耐心的研究和專注的 精神是鏟子和圓鍬,讓我們拿著鏟子和圓鍬,跟隨著李淳陽爺爺的鏡頭,一步一 步的、一鏟一鏟的挖開一箱箱的寶藏。名聲,是幻象,榮耀,會成泡影,而財富呢,也只不過是剎那的美夢罷了 但是我完成我的作品,這是為了證明我已

2、經認真活過。這是李淳陽爺爺對他的 書所下的註腳。他對任何事情都很認真,對過程很執著,但他不會執著於結果, 他認真耕耘從不問收穫,因為他認為結果總是在努力中不斷變動。事實上,他就 像歷史上留名的人,都是認真活過當時的人。正因為他認真固守今日, 不重複過去,所以他才有理由在明日的現在被人深刻的記憶著。透過這本昆蟲記裡的文字、圖片、影像、照片雖然和李淳陽爺爺以及所有 的昆蟲們不曾相遇相識,但卻有一種穿越漫漫時空,進入當初彼時的世界裡,而 他和昆蟲們正以一種非文字、難以言語的方式,來開悟我、啟蒙我展開這趟昆蟲 世界之旅。同時在書中,看到李淳陽爺爺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拍昆蟲,讓我即使不 認得它們,也能增長視

3、野。他在拍昆蟲時,有時候換一個角度再拍,就像翻越另 一個山頭,整個感覺就不一樣了!從他的鏡頭下去看昆蟲,赫然發覺這個世界變 大了!有時候我的心情也跟昆蟲一樣,迫不及待想要探出身體,奔向大地,盡情 在天地間飛舞只-等著陽光露臉,我就要飛出去了!這是一本李淳陽爺爺窮其畢生之力,去研究微不足道的六腳動物-昆蟲的偉 大巨著,它不僅是觀察研究報告,更是生命謳歌的詩篇他將昆蟲當成人類一樣, 而不是研究的對象而已,他把這些蟲子視同知己好友。他用愛來對待昆蟲, 用愛來探討昆蟲,他民胞物與的精神,敬畏生命的態度,令我崇拜。他用大 愛來思考,他的生命是貼著昆蟲走,對昆蟲的感覺像家人一樣,聽到腳步聲 就知道誰回來了

4、。他的真心感動一花、一草、一樹、一蟲、一鳥,也撼動了看書 的我,這本書真的是昆蟲世界啟迪之鑰。當李淳陽爺爺說到野地蠅、螳螂等昆蟲的求愛交配過程,他用一種反諸於人 心深處不知足的欲望,來彰顯昆蟲的行為模式與人類有異曲同工之妙。研究捲葉象鼻蟲時,他依然發出這不是蟲,是人嘛!的喟嘆,他告訴讀 者:捲葉象鼻蟲用它自己地思考模式來判別什麼葉子可以使用,這種思考模式是 不同於人類的,而人類不可以因為昆蟲與我們的方式不同而否定它們。他談到狩獵蜂更是具有啟發性,例如:黃面蜂(狩獵蜂)獵取捲葉蛾的幼蟲 的狩獵過程,鬥智鬥力賽諸葛,氣定神閑、談笑間,捲葉蟲不費吹灰之力便手到 擒來。這段二十三秒的片段,道盡了黃面蜂

5、以智取勝的精彩過程,也在告訴我們: 狩獵蜂懂得鬥智而不是強攻,不只有本能,也有智能。李淳陽爺爺相信在關鍵時刻,黃面蜂清楚明白它本身已經做過什麼,也預料 得到接下來的結果將會是怎樣了。他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觀察黃面蜂築巢的 方式,面臨外敵騷擾的作為,失去蜂卵的反應,發現築巢竹管不見的驚嚇,還偷 了黃面蜂的獵物,從而發現它們會做算術。做了各種奇特的實驗,來探知黃面蜂、 赤面蜂及其他昆蟲的臨場反應,來驗證昆蟲真的會像人一樣、昆蟲除了跟它 生命緊密相連的本能之外,它們是有某方面的智能,甚至某些昆蟲還擁 有造物者所賦與的超能力呢!書中有一段描寫,令我印象深刻:李淳陽爺爺三番兩次破壞黃面蜂巢的洞 ,最後

6、這隻蜂忍無可忍,飛到攝影機上上下下仔細檢查一番,甚至直接飛到他 的面前,好像在跳腳抗議並且出言恫嚇他。天啊!這是昆蟲的本能嗎?不!不! 它不是蟲,它是一位辛苦工作、有愛心的母親,它努力不懈、堅持守護它的卵、 它的後代,即使築完巢累倒死在巢下草地上,依然無怨無悔。在母蜂的背後是什 麼力量驅使它這麼做?其實環顧我們生活周遭,看!那些從你腳邊溜過,在地上爬的螞蟻,甚至連 你不小心踩死它們,都不一定會知道。但是它們懂得互助合作、任勞任怨,如果 你仔細觀察,每天都可以發現它們忙碌的身影。這樣的生命,不正是散發著一種 勤勞之美。外表醜陋的蜘蛛,不討人喜歡,而且許多童話故事裡居然將它當成怪 物一般地看待,但

7、是不論颳風下雨,蜘蛛卻毫不氣餒,繼續補破網,不曾停止織 網。它們的表現,不也煥發出鍥而不捨的精神。大自然裡所有的生命,都勤於在 它們羽化前,它們蟄伏蘊蓄,揮發生命堅毅的韌性;在它們死之前,它們珍惜生 命,把握短暫的韶光,綻放生命燦爛的光芒,繁衍後世、延續這個世界,來證明 它們並沒有白白走一遭。在生命的世界裡,其實人類的某些行為,就有如造癭昆 蟲般,造物者以這種造癭昆蟲的生態,來啟示我們人類對大地生命的警惕。昆蟲會思考、有人性、有智能的生命體這是李淳陽昆蟲記所闡述的中 心思想,這個想法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就受到很多人的質疑、討論,但是科學的力 量很有限,不可能解釋或解決所有的問題,愛因斯坦就曾說過:

8、在物理學範圍 內的討論,可能到最後會變成哲理的討論,連蘇格拉底都說:我不能真正的知 道任何事情不過他要傳達的另一個意念是被肯定的,那就是:他不斷 地強調地球上各種生命型態都具有應有價值,都應該有其生存空間,這個 應有價值,不是以人類的價值觀所定義的價值,這個生存空間更不容許 人類剝取。他大聲疾呼人類應該拿下萬物之靈的桂冠,屏除以人為本位主 義的思考模式,以謙遜虛懷的態度來看待所有的生物,用愛去思考,打開心靈 之窗,擁抱自然,與自然交談,與自然融合為一,才能引導我們免於自我毀滅之 途。現在世界各國生物學家、地球科學家等等,也都在倡導生物多樣性的理念, 而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大地家園臺灣,因地理環境特殊, 原生種生物種類資源特別豐富,蘊涵豐富珍稀的自然資源,但近年卻因為經濟開 發而逐漸消失,家鄉的美麗風景不見了,物種的陸續滅絕了,以及不可避免的天 禍年復增多。長久下去,一旦生物多樣性發生失衡的問題,沒有周遭的生物,我 們無法獨自倖存在這個星球上。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和大自然共存共榮,對生命尊 重,及對自己、未來人類負責的態度。我們的行為,只能更謹慎、更珍愛我們的 土地,才不會對自然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我們只有一個活的地球,生活在地球 村一分子的我們,要珍惜、保護、尊重所有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