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77626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气喘病苗。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20日龄:肌注猪瘟苗。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

2、三联苗),4倍量肌注。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猪配套免疫程序商品肉猪日龄疫苗种类剂量方式3日龄伪狂犬1头份滴鼻10日龄喘气病1头份肌注17日龄猪链球菌1头份肌注25日龄高效价猪瘟活疫苗2头

3、份肌注30日龄喘气病2免1头份肌注60日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2头份肌注70日龄口蹄疫2头份肌注100日龄口蹄疫二免2头份肌注后备种猪日龄疫苗种类剂量方式80日龄左右乙脑(2月或者8月)1头份肌注90日龄左右伪狂犬2头份肌注100日龄乙脑二免(2月或者8月)1头份肌注6个半月龄细小病毒灭活苗1头份肌注7个半月龄细小病毒灭活苗二免1头份肌注配种前高效价猪瘟活疫苗4头份肌注生产公母猪时间疫苗种类剂量方式产前40天、20天各一次(种公猪不用)大肠杆菌苗1头份肌注断奶前3天(第2胎以后不用)细小病毒1头份肌注每年2月、8月各一次乙脑1头份肌注每年3月、9月各一次猪瘟4头份肌注每年3月、9月各一次

4、(猪瘟免疫7天后进行)口蹄疫3头份肌注每年4月、10月各一次伪狂犬2头份肌注注:什么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什么是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

5、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有些养殖场超剂量多次注射免疫,这样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麻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猪瘟是商品猪免疫的重点,很多猪场为什么注射猪瘟疫苗还会发生猪瘟呢?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占很大因素,试验表明,在猪瘟疫苗中添加特福(猪用转移因子)能有效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的发生,快速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 要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免疫失败的发生必须制定一个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切勿滥用、乱用疫苗,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浪费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一、猪场免疫的目的:一是控制或净化猪场内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 (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6、 二是产生或加强“猪群对外界”流行疾病的抗体。二、制作免疫程序的原理:1、后备猪: 在配种前,产生一些主要繁殖疾病的抗体,为了减少微生物繁殖病的发生。主要免疫对象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猪瘟、乙脑和口蹄疫。2、经产母猪: 一般在怀孕后期接种常见病(非繁殖性病苗)的疫苗,可以提高初乳中的抗体;使乳猪在哺乳期不易发病,主要的免疫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支原体、放线杆菌。3、空怀母猪:免疫繁殖性的疫苗,避免在怀孕期使用繁殖性疫苗引起严重后果。主要的免疫对象:蓝耳、伪狂犬、猪瘟、细小 。4、季节:每年的34月、10-11月份天气好,也是猪群体质最好的时候。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较高,公猪所要免疫的

7、苗,都安排这断时间,一年两次。主要免疫的苗(猪瘟、蓝耳、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连苗、伪狂犬、乙脑、),母猪: 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乙脑)5、哺乳仔猪: 主要免疫场“内外”常见病的苗.可以为断奶后抵抗疾病打下基础。主要免疫的苗、支原体、副嗜血、链球菌、防线杆菌、猪瘟、蓝耳、口蹄疫)6、断奶仔猪:加强常见病的抗体,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蓝耳、猪瘟、支原体、副嗜血、链球菌)三、疫苗的使用注意问题:1、同类性活苗或弱毒苗的疫苗,不可以同时接种. 如猪瘟和蓝耳(活),链球菌(活)和副嗜血(活) 活苗之间可能互相干扰, 降低抗体的产生.2、病猪,弱猪不接种

8、3、病在潜伏期或隐形感染时,不要接种疫苗特别是活苗4、非同类性的苗,可以同时免疫,一边打针。如猪瘟和链球菌5、接种苗时,可以加一针转移因子,提高抗体的产生,特别是紧急接种时四、疫苗的保存注意问题:1、不同的苗,保存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按说名书上来操作。2、苗在配制后,最好两个小时内用完,尽量减少光照、在放苗的箱子里,放冰块,用纸壳隔开。上面建议使用的苗,根据场内外的情况来加减疫各阶段猪主要营养要求 各阶段猪主要营养要求 各阶段猪主要营养要求隐藏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一套完整的猪场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

9、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 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 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

10、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 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 3头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 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

11、,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 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 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 (1)常发区: a. 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 b. 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2)非常发区: a.常规灭活苗,每年1、9和12月份各免疫一次; b

12、.高效灭活苗,每年1和9月份各免疫一次。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6-8周龄一次,2周后再加免一次; 3猪链球菌病: (1)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2)仔猪: a.首免10日龄,二免60日,或 b.首免出生后24小时,二免断奶后2周。 4蓝耳病: (1)成年母猪:每胎妊娠期60天免疫一次灭活苗; (2)仔猪:14-21日龄免疫一次弱毒苗; (3) 成年公猪:每半年免疫一次灭活苗; (4)后备猪:配种前免疫一次灭活苗; 备注:上述免疫程序仅供参考,每个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疾病的发生史,以及猪群当前的抗体水平高低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眠疫的重点是多发性疾病和危害严重的疾病,对未发生

13、或危害较轻的疾病可酌情免疫。 ? ? 猪场驱虫程序 ? ? ?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的驱虫程序为: 1、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7、猪

14、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8、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9、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10、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 猪场生产技术指标表 ? ? 单位:、头、公斤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妊娠期 1165天(15W) 配种分娩率 95% 哺乳期 35 天(4W+留栏1W) 哺乳期成活率 95 空怀期 3-10天(1-2W) 保育期成活率 97 保育期 28天(5W) 育成期成活率 99 育成期 105天(15W) 全期成活率 91 母猪年产胎(次) 2.2 全期全场料肉比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