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73763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课 题主 备审 核使用班级编 号编写时间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第1课时贾克文边强2015、3【学习目标】1、基本目标: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把握情感,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2、发展目标: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文与古人作的“宴序”情感、章法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3、重点难点: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正确理解作者所流露出的“浮生若梦” “及时行乐”思想的积极意义。【课前导读】一、写作背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前后,作者33岁。这个时侯整个大唐王朝正处于国力鼎盛、太平盛世之中。此时作者“酒隐于安陆”,过着隐逸读书的生活。这里的桃园在今天的安陆兆山桃花岩。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谈天伦的情景。二、基础知识梳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从弟(cng)琼筵(yn)羽觞(shng)秉烛(ng)金谷酒数(s)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畅叙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多指身材高大的人;胖子文章:古义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为欢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群季俊秀古义弟弟今

3、义季节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和意义。古人秉烛夜游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动词作名词,诗歌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名词用作动词,作诗,吟诗 5、指出些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判断句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判断句 阳春召我以烟景 状语后置句 大块假我以文章 状语后置句 开琼筵而坐花 省略句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判断句 飞羽觞而醉月 省略句 6、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全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

4、,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明确:夫 :句首发语词 逆旅:旅舍 几何:多少 秉:持,拿着 良:确实 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绚丽的景色 大块:大自然 序:序,通“叙”,畅叙天伦:指兄弟 群季:众多弟弟 独惭:只有我很惭愧 幽:幽雅的景致 清:清新高雅的话题 琼筵:美好的筵席 坐花:在花丛里就坐 羽觞:酒器 伸:抒发译文: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百代流转的过客,流转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快乐的日子能有多少?所以古人手持烛火在长夜游玩,确实是有道理的。况且这温暖的春天,淡

5、烟轻笼,像是以绚丽的景色召唤人们来欣赏那天地又将斑斓缤纷的锦绣风光展现在大家面前,所以,我和同族兄弟,这一天在这桃花芬芳的名园聚会,畅叙天伦之乐。我的兄弟们啊英俊聪敏,都是谢惠连一流的人物只有我很惭愧,吟诗作赋,难与谢灵运相比。大家对幽雅的景致观赏未尽,高谈阔论又转向清新高雅的话题。华丽的筵席摆好,大家在花丛里就坐,不停地传杯弄盏,醉卧于月色之下。没有美妙的诗章,怎能抒发风雅的情怀!如果谁做诗不成,就按照金谷园宴会的规矩罚酒三杯。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课 题主 备审 核使用班级编 号编写时间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第2课时贾克文边强2015、3【课堂导学】导入课堂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

6、不解之缘。多少文人因酒忘却人世间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吐露真情,因酒而成就传世的佳作。唐代诗人李白,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自言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就是李白,粗俗之人饮的是酒,排泄出来的是尿液,李白饮下去的是美酒,是物质,喷薄而出的是诗篇,是精神。世俗之人只是饮酒,李白的饮酒却是一种创造。一、文本分析1、题目给出了哪些信息?在行文中,哪句话呼应了题目中相关的信息?我们学过哪些同体裁的作品? 明确: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体裁(序)看题目就

7、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追问:序,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我们学过哪些序?都是哪种序?“序”和本单元中的传、书、箴一样,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序、自序等。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2、概括文中交待的进行夜宴的原因有

8、哪些。朗读时每条理由应读出什么情感?(讲完可以让学生体验示范着读一下)明确:(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人有先例。(3)“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的召唤,对自然的热爱。板书: 低落: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夜宴原因: 有悟:秉烛夜游,古人有先例 喜悦:春景召唤,热爱大自然朗读指导:“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宜悠长、慷慨而苍凉;“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一句要读得稍稍低落一些,因为相对于天地、光阴来说,李白认为人生太短暂、太脆弱,随时都可能梦一般破灭,享乐的日子太少了,要及时行乐。因而要明显读出与前两句

9、不同的低落情绪。“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既是对古人夜游原因的领悟,又是自己夜宴效仿的范例。因而可以读出(恍然大悟)若有所悟,也可读出理直气壮。“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是夜宴的另一个理由, “召我”“假我”写出了春景诱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激。要读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禁不住诱惑、压抑不住的喜爱。3、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文章的感情基调?围绕这一情感基调,作者写了哪个事?明确:乐。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饮,作诗,罚酒。A、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召我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乐,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B、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

10、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二!C、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三!D、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四!E、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板书: 桃花芳园,天伦相聚 群秀俊秀,吟诗咏歌盛宴之乐: 高谈幽赏,清言雅语 坐花醉月,畅谈古今 赋诗抒怀,依例罚酒小结:人生的启示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们没有清歌曼舞,没有管弦丝竹, 没有粗俗的划拳行令

11、,而只是观花赏月,吟咏赋诗,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在浩瀚的宇宙与无穷的光阴里,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既然浮生若梦,生命易逝,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拓展生命的宽度,所以屈原选择上下求索、曹操选择建功立业、陶渊明归隐田园、李白及时行乐,从本质上讲,都是充实生命的一种方式,本无对错之分。但站在社会人生的角度,我们认同积极进取而否定消极颓废。我们喜欢的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而不是醉生梦死的李白。所以我们要学习的也正是诗人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故李白的及时行乐,应这样诠释:人生短暂无法以人的意志更变,但人却能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在理想与现实、时间

12、与空间、有限与无限之间寻求生命的真谛。这是李白超越前人的可贵之处。人生如寄,既然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便要懂得欣赏和珍惜生命中美好的时刻。春天已令人沉醉,何况又是在桃花园中,何况又是与诸弟相聚,加上桃花、明月、琼筵、羽觞,全文处处流露出声色俱美的的生活情趣。就现代学子而言,及时行乐的积极意义便在其中,因为生命尽管短暂,功名利禄尽管难求,但是只要能徜徉大自然,享受四时洗礼,便能得到抚慰和教导;只要能有知己相知相惜,分享生活的喜乐悲苦,夫复何求?这样的态度与行径当然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纵情享乐、浪掷生命是不相同的。二、问题探究 据说李白少年时侯,梦见自己的毛笔头上生了一朵花,后来就天才俊逸,名闻天

13、下。所以现在人们常常以妙笔生花一句,夸奖人文章写得好。那么就李白对本次宴会的描述来说,也是着一字则境界全出,删一字则神韵全无。1、有人曾评价“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句,“看似平奇,实则奇奇”,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赏析其精妙之处。(词汇使用、修辞)明确:同意,这句话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春”字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仿佛感到春天的温暖,看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地气上升,形成了袅袅的轻烟弥漫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了一层轻纱,给人以文采焕然、赏心悦目的感受。另外,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阳春”是多情的,她用美丽的“烟景”来召唤我;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她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平淡的语言将满心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析下列语句中使用了什么典故(古代的故事,在文章中用现成的、众人皆知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叫做“用典”),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