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72385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服务鹤壁市农气中心 2011年6月8日夏玉米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采用该模式,玉米亩产可达800公斤,关键技术为: 1、改平展叶型为竖叶型品种;竖叶型品种较平展叶型品种增产20%以上。可选用浚单18、浚单20、郑单958等杂交种。 2、改麦后晚播为麦垄套种。 3、改密度过大或偏稀为合理密植;密度过大或偏稀都会影响产量,种植密度以每亩5000-5500株为宜。 4、改宽窄行种植为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cm,株距19-21cm。 5、改晚管粗管为早管细管;前期要快中耕破茬、快查苗补栽、快间苗定苗、快浇水追肥、快防治苗虫和化除化控。中后期及时防病治虫。 6、改重氮轻磷不施钾肥为测土全量配方施肥

2、,一般每亩投碳铵80-100kg或尿素30-35kg,过磷酸钙50-60kg,硫酸钾15-20kg,硫酸锌1.5kg。 7、改 一炮轰 追肥为按叶龄指数两次追肥;在玉米5-6展叶,追施氮肥总量的30-40%,亩追碳铵20-30kg或尿素10-12kg。第二次追肥在12-13展叶,亩追碳铵60-70kg或尿素20-30kg。磷、钾肥或锌肥随同第一次追肥一并施入。 8、改浇保命水为适时浇好丰产水 重点浇好孕穗和灌浆水。 9、改单一防病虫为综防统治,要选准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和用药的最佳剂量,是提高防效的关键。 10、改收获过早或偏晚为适时收获。提早4-5天收割减产3-5%,延后4-6天收割减产2-4

3、%。因此,只有适时收获方能丰产丰收,适时收割的标准为:果穗苞叶枯黄松散,籽粒坚硬,先光泽鲜明,乳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含水量低于33%。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是指玉米从拔节至成熟这段时间的管理。一般玉米出苗后20天,植株长出10片叶时,生长即进入拔节期。夏玉米拔节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因此,合理运用肥水,加强病虫害防治为主的中后期管理是确保夏玉米优质高产的关键所在,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10叶以后肥水攻”的原因。 一、追肥 据研究夏玉米从拔节到抽雄的20天时间里吸收的氮量占总氮量的76%,单靠底肥满足不了该时期玉米生长发育的

4、需要,是夏玉米追肥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对氮肥的吸收进入盛期,到玉米抽雄时达到高峰。在底肥正常施用的情况下,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能获得最佳的追肥效应,其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即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于麦田套种玉米,点种时来不及施用底肥,应把60%70%的肥料在拔节时进行追肥,每亩以追施尿素20公斤为宜,以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在大喇叭口至抽雄之间追施氮肥的30%40%,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以防止后期脱肥早衰,降低空杆率,提高千粒重。追施氮肥要注意深施,并注意在降雨前追施或追后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灌溉与排水 夏玉米植株开始拔节后,由于气温不断升高,叶面蒸腾强

5、烈,玉米对水分的需求增多,据测算,拔节后至抽雄开花期每昼夜每亩玉米耗水4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如果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卡脖旱”延迟抽穗和授粉,降低结实率,而严重影响产量。玉米在抽穗开花期是玉米一生中需水的临界期,如果该期水分不足,气温升高,空气干燥,抽出的雄穗在两三天内就会“晒花”,甚至雄穗不能抽出,造成严重减产,玉米拔节至抽雄开花,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如果土壤干旱,晴天中午玉米发生卷叶应及时灌溉浇水,以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玉米是需水量较多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夏玉米栽培区降雨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的玉米生长后期,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低洼地很容易遭受涝害,根

6、部因缺氧而窒息,迅速造成植株枯黄死亡,因此玉米田四周要沟渠相通,能够保证田间积水及时排出。 三、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减产20%以上,初龄玉米螟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幼虫蛀入茎杆,危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目前对玉米螟的药物防治方法,可在小喇叭口期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加水适量与25公斤过筛煤渣拌和均匀而成的颗粒丢心防治,每株用量12克。兼防玉米蚜虫。 四、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群众有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的说法。去雄后,可将雄穗

7、开花所需养分和水分转而供给雌穗。去雄方法是:当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授粉时进行,去雄时每隔一行去掉一行,也可以每隔两行去掉两行,在去雄行内可全部去掉,也可以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1/2为宜,靠地边几行不应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过早易拔掉叶子而影响生长,过晚雄穗已开花散粉,失去去雄意义。玉米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相结合,增产效果更佳。在授粉期间,如阴雨无风天气较多,天晴植株散粉后可采用摇幌植株和人工拉绳的方法辅助授粉。 五、倒伏后的挽救措施 玉米在生育期间遇到难以控制的暴风雨袭击,会引起倒伏而严重影响产量,其挽救方法为:在抽雄前后倒伏,植株互相压盖难以自然恢复直立,应在倒伏后及时扶起,

8、以减少损失,但扶起必须及时,并要边扶边培土。如在拔节前后倒伏,自身有恢复直立能力,不必人工扶起。概要及原因玉米防倒伏 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断等三种类型 引起倒伏的原因主要有: 一、拔节期水肥过猛。如拔节期水肥过足,出现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 二、根系不发达。磷肥不足,根系原生长不良,或整地质量差,根系入土浅,气生根不发达等,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三、抽雄前生长过旺。抽雄前若玉米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 四、密度过大。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引起茎倒或茎折断。 五、病虫危

9、害。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易引起倒伏。 防止倒伏的途径针对以上原因,防止玉米倒伏的途径有: 一、合理密植。依据地力和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可减少因根系少而浅及节间过长引起的倒伏。 二、合理施肥。根据玉米计划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并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时期和施肥量,可有效防止倒伏。 三、肥地蹲苗。对水肥较高田,拔节前采用控水肥蹲苗方法,促根下扎和茎秆健壮防倒。 四、选用矮秆抗倒品种。 五、育苗移栽。移栽玉米由于有缓苗期,茎秆墩实粗壮,抗倒能力强。 六、化学调控。一般在玉米56片叶时,喷洒0.015的多效唑,亩用药液50千克,也可起到防倒作用。 措施挽救对已经倒伏的玉米,可以根据倒伏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挽救,一般以不影响正常授粉为管理原则: 一、拔节前后的倒伏。因植株自身有恢复直立能力,不影响将来正常授粉,可以不用人工扶起。 二、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此时植株高大,倒后株间相互叠压,难以恢复直立,不仅直接影响正常授粉,还影响到光合作用进行,必须人工扶起,扶起时要早、慢、轻,结合培土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