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公开.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7130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与千克公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克与千克公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克与千克公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克与千克公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克与千克公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与千克公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与千克公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思练镇中心小学 莫云滟【教学设计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数学2、克与千克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101-103“克和千克”。【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1课时,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知道轻和重,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教师可从学生的

2、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关键点】:重点:

3、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难点: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关键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更好地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概念。【教学方法】:调查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猜想验证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糖各500克,盐1千克、500克各一袋,弹簧秤,电子秤,天平,鸡蛋等。(学生用)六人一组: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质量,一个2分硬币约1克、一个乒乓球、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等。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了解信息。学生深入社会生活

4、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信息。调查内容: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初步了解日常生活常用的称。二、创设情境、关注质量。1、请两位同学举起质量不同的两袋东西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这两个小朋友的动作表情,说说发现了什么?生:举重物的学生很吃力师:物体有轻重之分。要表示物体有多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生:克、千克、斤、公斤师:生活中我们会用到斤和公斤,要表示物体有多重,在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克和千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设计意图:巧妙利用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克和千克的学习。)2、让学生介绍自己见过常用的秤有哪些

5、。(出示相关的图片)三、操作实验、形成观念。1、认识“克”(1)师:出示三样物品(2分硬币、一支笔、一块橡皮)猜测哪样东西的质量是1克。生:用天平验证。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一枚2分硬币的过程。板书:一枚2分硬币重1克。(2)掂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体验1克有多重。师:请大家取出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质量。(3)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大约是1克?生:3颗黄豆大约重1克。 生:一枚图钉大约重1克。 生:6颗瓜子大约重1克。 (4)感受50克、100克、500克有多重。请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再安排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50克

6、、100克、500克。(5)估计数学书的质量。数学书和我们刚才掂过的50克、100克、500克哪个比较接近,那么你估计这本数学书的质量是多少?2、认识“千克”(1)找出自己带来的重1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2)认识盘秤(出示盘秤)师:看看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生:千克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板书:千克(公斤)演示:将1千克的物品放入盘秤,指针指着“1”表示1千克。(3)称一称、掂一掂。用不同的“方式”体验1千克的质量。(4)体验几千克的质量。拎拎2千克、3千克重的物品,说说你的感觉。3、探究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掂一掂、比一比。请同学

7、们将2分硬币与1千克的物品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掂一掂,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感受?(2)猜一猜:多少个1克就是1千克? 生:100个、1000个、10000个(3)探究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这么多的猜测,到底谁的是对的呢?我们使用盘秤验证。小组合作利用所给物品研究。生汇报:一袋食盐重500克,两袋食盐的质量计算得到1000克,将两袋食盐放入盘秤称得的结果是1千克,所以1000个1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4)读一读:引到学生一起读一读克和千克的进率。(5)口答:2千克等于多少克?8000克等于多少千克?(设计意图:教学分“认识克”、“认识千克”、“探究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8、紧紧围绕引导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中切实的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1、2、在里填上“”、“”或“”2千克 2000克 5千克 4900克800克 1千克 2500克 3千克3、拓展: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谁重?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确:两样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一样重。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1千克有多重,还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准确合理地运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节课,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五、课后作业1、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