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712504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教学资料(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终苟免而不怀仁 B怨不在大,可畏唯人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D振之以威怒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加强自我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下司职 司职:老百姓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振之以威怒则思虚心以纳下董之以严刑A用法不

2、同,用法相同B用法相同,用法不同C用法不同,用法不同D用法相同,用法相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C弘兹九德D代下司职二、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8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

3、,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动词,使牢固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尽情C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特别谨慎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情不胜其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7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分)译文:_(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分)译文:_三、类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5、,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頲:“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绩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绩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

6、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新唐书魏征列传)注魏公:李密。隐太子:指李建成。秦王:指李世民。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征典书檄 典:主管B征不谢去 谢:告辞C卒归唐者 卒:通“猝”,仓促D不早自图 图:谋划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贼粮尽且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B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道不通C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

7、请如姬,如姬许诺,则得虎符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有大志,通贯书术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A BC D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的李绩写了一封信,劝说李绩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

8、绩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绩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兄弟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2分)译文:_(2)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3分)译文:_四、语言运用(11分)14在下文横线处续写句子。(1)(2)

9、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3)处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要求: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6分)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1)_?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2)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_。15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回答问题。(5分)(1)请你说说上面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一个什么社会问题。(2分)答:_(2)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请以“保护耕地”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3分)答:_【答案解析】1DD项中“振”通“震”

10、,其他各句无通假字。2D司职:管理职事。3D、中的“以”译为“而”,、中的“以”译为“用”。4DA项中“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牢固”;B项中“下”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居之下”;C项中“弘”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弘扬”。D项中无词类活用。5BB项的“纵”是“放纵”的意思,“纵情”解释为“放纵感情”。6DA项第一个“欲”解释为“欲望”,第二个“欲”解释为“愿意的”。B项第一个“当”解释为“处于”,第二个“当”解释为“当做”。C项第一个“积”解释为“积蓄、积累”,第二个“积”解释为“堆积、积聚”。D项两个“服”都解释为“服从”。7CC项中“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错误。第二段以

11、历代帝王为例,主要是为了说明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原因,也就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要守天下就得“恭俭下人”。8(1)开头做得好的国君的确很多,但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2)只要彼此竭尽诚心相待,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轻视别人,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9C卒:最后,终于。10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个“被”表被动。11C、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12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13(1)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赀,同“资”)(2)(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听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动乱,他扮作道士。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