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61905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篇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翻译剧本:场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 地点:小河边上的河滩上人物:青蛙 大河蚌大鹬鸟 老渔夫旁白(共计需要四人)【旁白】: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河岸边的小树上鸟儿在歌唱,草丛里 的蛐蛐在叫着,这时小河中一只大河蚌从清澈的河水中走了出来。大河蚌:(伸伸懒腰) 唉!天气真好,小鸟天上飞,蛐蛐草丛中叫,我要晒晒太阳;我要好好晒 晒太阳!青蛙:大河蚌,今天你也出来晒太阳了,你晒太阳的姿势太优美了! 大河蚌:没办法,天生丽质难自弃。青蛙: 不过你要小心大鹬鸟袭击你。大河蚌: 他敢,他敢袭击我给他好看,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青蛙:那你还是要小心。大河蚌:小心!哈

2、 我害怕他不来呢!青蛙:那好吧!我要抓害虫去了!(青蛙下)【旁白】就青蛙跳走的方向,来了一只大鹬鸟。(做出寻找食物的样子) 大鹬鸟:天气真好!鸟儿飞天上,蛐蛐草丛中叫,我要寻找吃的,我今 天太饿了!【旁白】大鹬鸟慢慢地向大河蚌晒太阳的地方走来,突然她看到了晒 太阳的大河蚌。大鹬鸟:啊!(流口水)好大的一只大河蚌,他刚刚好是我一顿美味的午 餐。【旁白】饿饥的大鹬鸟蹑手蹑脚走向大河蚌,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 其又长又尖的嘴巴夹住了大河蚌的肉,大河蚌马上把甲壳闭上,大鹬鸟的嘴巴被 夹住了,拔不出来(双方都十分痛苦的样子)大鹬鸟:你放开我;大河蚌:我不放开,你先放开我;【旁白】这时,青蛙从旁边走了过

3、来;看到这打架的场景,赶紧走上前去 劝架。青蛙:你们两个人都放开吧!大河蚌:我才不放呢,谁叫他袭击我;被我家住了,看他怕不怕我!大鹬鸟:(威胁,气愤)大河蚌,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 到时看你怎么办。赶快把甲壳张开!大河蚌:(不甘示弱)今天你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没有吃的我非 等到你饿死,才放开,看你怎么办!青蛙:大鹬鸟,大河蚌快点放开吧!大家都是邻居,我们要和睦相处。 大鹬鸟大河蚌:我才不先放呢;看最后谁倒霉;你先放我!你先放我! 青蛙:唉!我实在没有办法!可怎么办呀!【旁白】:就这样,他们吵呀吵呀!一个渔夫来了;(渔夫上)他看见 死死纠缠在一起的大河蚌和大鹬鸟,二话不说,把大

4、河蚌和大鹬鸟一块抓 去了!渔夫:(开心,哈哈大笑)今天我真好运,居然不花丝毫力气就抓住了鹬 鸟和河蚌,太幸运了!(渔夫下)大河蚌:(伤心)本来是我不用被抓去的,如果我早一点放开你! 大鹬鸟:(伤心)我也一样,如果我早一点放开你,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 生!青蛙:唉!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吧。从这 个故事中我领悟到,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篇二:文言翻译训练文言小文段翻译训练一、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

5、出, 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 “善。”乃止。翻译:二、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 孟子谓齐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已之:已,停止。“已之”是使动用法句 式,使他停职,也就是把他撤职。翻译:三、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 “所受

6、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 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 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 其母。注:田子:齐国田稷子。王:齐宣王。翻译:四、阅读董祀妻传中的一段话,翻译划线的句子。陈 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子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 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 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于邕善,痛其无嗣 重嫁于祀。翻译: 五、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稀世奇珍王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

7、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 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 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窽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 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奇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注:太常:汉代主管理乐的大官。窽:通款, 器物上刻写的文字。翻译:六、阅读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元初,京师旱,斗米直数千,死者甚多。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 救,掾吏叩头乞候上旨。皋曰:“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人,活 数千人,利莫大焉!”于是开仓尽散之。翻译: 七、阅读下列短文,

8、翻译划线句子。 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 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 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翻译:八、阅读下列短文,翻译划线句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 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u,臭水、尿),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 邪僻而近中正也。翻译:九、阅读下列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十、阅读下面的文

9、字,翻译划线的两处句子。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来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曰:“二人言,王信之乎? ”曰:“寡人疑矣。”庞恭曰:“夫 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 魏王曰:“寡人知之矣。”及庞恭自邯郸反,馋口果至,遂不得见。(选自新 序)翻译: 十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 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 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说苑)(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士不以

10、利移,不为患改故曰巧伪 不如拙诚 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十 二、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 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人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 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一一后汉书袁安传十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两个句子。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 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 于教子非也,而自智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韩非子说林)(1)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

11、以嫁。(2)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智其益富。十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翻译两个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人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 食三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 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刘基郁离子)(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人从而求食。译为:(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译为:(3)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为:十五、(20xx 新课标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 句子。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 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

12、,兼礼部 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 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 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 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 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自有时名, 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 节度,声问甚

13、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管内构求过失。密疏自陈,乃贬揆莱 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 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 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 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 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 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 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 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篇三

14、:课外古文阅读 带翻译答案课外古文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上)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 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 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 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 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 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

15、落后调:谐调诱:引 导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 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二翻译1.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 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 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 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 ,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 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 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 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 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一,L向2.穷尽3.被4.发语词二, 1 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 调,之后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