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代谢能力.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613463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固醇代谢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胆固醇代谢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胆固醇代谢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胆固醇代谢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胆固醇代谢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固醇代谢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固醇代谢能力.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胆固醇?胆固醇是体内最丰富的固醇类化合物,它既作为细胞生物膜的构成成分,又是类固醇类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因此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保证胆固醇的供给,对维持其代谢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中,其中约1/4分布在脑及神经组织中,占脑组织总重量的2%左右。肝、肾及肠等内脏以及皮肤、脂肪组织亦含较多的胆固醇,每100g组织中约含200至500mg,以肝为最多,而肌肉较少,肾上腺、卵巢等组织胆固醇含量可高达1%-5%,但总量很少。生物体有非常精细的机制以调控胆固醇代谢平衡,但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时,来自膳食的胆固醇不能从血液中被迅速代谢,当体内总胆固醇过高,超过合成生

2、物膜、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等的需要时,将造成血中胆固醇浓度过高,常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阿尔海默氏病及胆结石等的发生。相关疾病介绍(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5型:无症状性心肌

3、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尤为重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流行病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发达国家常见,美国约有700万人患本病,每年约50余万人死于本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在我国,近年来呈增长趋势。20世纪7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本病的人口死亡率分别为21.7/10万人口、15.7/10万人口和4.1/10万人口;90年代我国城市男性本病死亡率为49.2/10万人口,女性为32.2/10万人口。冠心病的

4、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同样心肌梗塞的危险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轻的男性患者比年轻的女性患者多,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六十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与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老年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较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学研究】1.吸烟者罹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至少大2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比。饮食:常进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2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患冠状动脉病的危险增加。3家族遗

5、传性,若家族中有人患上冠心病,就更容易有心脏病发作。4体重超重,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就比体重正常的人要大。5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得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两倍。6高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与本病有关,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易患本病。7持久的精神压力是公认的致病因素之一。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以上因素中,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易患的并发症,冠心病也是其中之一。冠心病病因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冠状动脉粥

6、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其发病机理是复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可归纳为四个步骤: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平滑肌细胞增生。2血小板粘附于受损的血管壁后,释放出血清素,血栓素A2、血小板、因子等。3低密度脂蛋白由受损的内皮细胞渗入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并被吞噬,进入细胞后被细胞内溶酶体的水解酶分解而释放出游离胆固醇,后者与亚油酸结合,成为重要发病环节。4在上述病理变化基础上,最终发生冠状动脉纤维化、钙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遗传易感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基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是一种整合膜蛋白,它以ATP为能源,促

7、进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和磷脂的流出,在胆固醇逆转运(RCT)和HDL生成的起始步骤中起重要作用,被称作RCT守门人。核受体PPARs、LXRs和FXR对abca1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人体50种组织中存在有ABCA1 mRNA,在胰、肝、肺、肾上腺和胎儿组织中ABCA1表达水平最高,ABCA1功能障碍将导致巨噬细胞内大量的胆固醇沉积而成为泡沫细胞,继而浸润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在关联性分析研究方面:为了探讨ABCA1基因Arg219Lys多态在中国四川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对396例CHD患者和417名正常人ABCA1基因Arg219Lys多态位点进行分析

8、。结果表明,对照组Arg219 Lys多态Lys等位基因及Lys/Lys基因型的频率(0.465、0.228)较CHD组(0.381、0.162)显著增高(p0.05);根据发病年龄分组,早发CHD组Lys等位基因及Lys/Lys基因型频率(0.34、0.111)明显低于晚发CHD组(0.419、0.205)和对照组(p0.05);Lys/Lys基因型患者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较Arg/Arg基因型显著降低(p0.05)。提示ABCA1基因Arg219Lys多态与CHD存在相关性,Lys/Lys基因型可能具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伴有血浆HDL-C水平的改变。在王旭东等人对来自

9、北京同仁医院222例CHD患者和278例健康对照组的研究中发现:R219K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CHD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3.9%、50.2%,p 0.05,变异基因型(KK)携带者频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中频率分别为20.0%、26.9%和27.7%,其中ACS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20mmol/L(200mg/d1),男性患病率由l7连续上升至33,女性患病率由9连续上升至32%。因此,积极检出、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心血管病预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脂血症发病机制】人体内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

10、固醇、类固醇)统称为脂质。临床上,脂质主要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脂是指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包括游离的和)蛋白,由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所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体。含甘油三酯多者密度低,少者密度高。脂蛋白的蛋白部分是一种特殊蛋白,因与脂质结合担负在血浆运转脂类的功能,故称为载脂蛋白(apoprotein)。载脂蛋白除了与脂质结合形成水溶性物质,成为转运脂类的载体以外,还有其他特殊功能,尤其是参与酶活动的调节,以及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膜受体的识别和结合反应。血浆中的脂蛋白呈微粒状,核心主要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外层由磷脂、胆固醇、载脂蛋白构成。水溶性酶可透过表层进入内层起作用。脂蛋白的代谢

11、有两条途径:外源性代谢途径:是指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小肠中合成CM及其代谢过程;内源性代谢途径:是指由肝合成的VLDL转变为IDL和、LDL,以及LDL被肝或其他器官代谢的过程。其中乳糜微粒CM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胰腺炎。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容易进入动脉壁并被氧化修饰,是主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有利于外周组织移除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临床上可分为两类:原发性,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尤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症的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