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60281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与分数不成正比.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该怎么办 全国各地的考生刚刚参加完考试,大家的问题纷纷涌现,最近几天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越努力成绩越低,做了那么多的题,为什么成绩不见提高呢?还有学生反应,很多简单的题,一做就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简单的题总出错,而后面的大题反而能做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找到根源之后,大家可以解除这个障碍,让自己不再困惑。另外,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第一是专注,这样你才能在寂静的空间里如理的思考。第二是我们不要给老师教授的内容贴上标签,我们不去评价好与坏,我们只是深入的走进他所讲的内容。这样,我们才能与知识完美的相应。学习,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与智慧相应的过程。也许我们

2、会因为表面上的喜欢不喜欢来关闭或者打开自己的智慧大门,这样我们就错过了与知识的相应。就好像你走在路上,你的同桌从你身边走过,而你好不觉察。尤其是在同学们所讲的不喜欢的老师的问题上,我建议大家:你们要专注在老师所讲的知识中,为的是与知识相应。而不是因为老师讲的你听不懂,就拒绝再听老师的课。这个时候,你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在寂静中,发现这些知识的规律、这些题目的性质,分析这个问题时候的思维。 先说导致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的核心问题:平时很努力的学习,但是考试分数不高。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该怎么办?其实本质来说,就是复习不见效果,也就是效率不高。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最关键的是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对自

3、己要有信心才行。经过我们的归纳,可以把复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归纳为3个: 1、盲目复习 这个是现在复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的最大通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发现没有效果。这是因为大家都跟着老师的进度进行复习,而同学们自身的进度不同。现在课本章节基本上是连续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前面没有弄清楚,但是跟着进度走,死磕“现在”的进度,难免囫囵吞枣,或者说猪八戒吃人参果,全无滋味。 【建议】复习可以跟着老师进度,但是课堂跟随进度,课后要从头巩固,这样可以把落下的基础补上,提高听课效率。复习要有针对性,对待熟的不能在熟的知识,看一眼就好。对知识掌握的定义:理解为主,不是记背,而是从知识本源

4、、推演方向出发。如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应用方向等。抓住这些,才是真正的理解知识。 2、盲目做题 盲目做题就不说了,基本上做题不归类,部分层次,见题做题,这是不科学的。 【建议】做题要循序渐进。随着复习的过程走,按照自己的程度去走,先抓基础、再突破中等,最后啃难题。多看看题比狂做题效果好得多。看题也要讲究效率,不是随便看,而是专门看你“卡”住的步骤,或者你做错的步骤。如果是新题,先不要看答案,先看题,然后再思考怎么解答,然后对照答案,有了具体思路后,过一、二天再做这些题,这样可以锻炼你的做题技巧,也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3、复习没有重点虽然有些同学意识到有自己的进度,并且也根据自己的

5、进度去复习了,但是效果还是比较慢。这个是因为复习没有讲究侧重点,一视同仁,这样会造成时间分配上的浪费。【建议】不过平时这么干只有好处没有坏事,但是临考前一周,要重点突击,把精力放在“复习就可以立即得分”的知识点上。比如我对椭圆的第二定义不熟,我立即复习。比如我对物理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区分不开,我立即复习。一般到了这个时候,都很明白自己“怕”什么。找到自己的弱项,然后复习,都到高三了,如果自己不能解决,要敢于问老师、问同学,不要一个人自己“研究”教科书。现在不是矜持的时候,实在有心理负担,就当做“不耻下问”好了。 总之,如果一旦你发现复习时间花了,而效果没有或不明显,那么一定要马上停止下来。出现

6、这种状况,一定是方向或方法出了问题,要立即改变,而不是一边抱怨着没有效果,一边又只能这么“混”下去。要反思自己方法对错的同时,也要马上资讯老师。学习确实需要一个更高更有力的引导,但是这是外缘。智慧在你们自己那里,最好解决的就是自己来体会和发现。关于会做的题总出错原因及解决方法 最近很多同学反映,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 具体症状如下: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根据玖久高考中心大量的抽查,发现粗心马虎丢分的原因大致归为两条,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1、习惯于依赖知识点,看到题马上就用知识点去写,忽略了问题问什么,题目条件

7、是什么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而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导致看错,这个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因为生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的。但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粗心”看错是因为精神恍惚,其实本质上也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

8、紧张,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忽略了细节。或者因为没见过,紧张,开始回忆知识点,也忽略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略了结尾。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出发点。根据问题、题设开读懂题意。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2、个人习惯过于分散。喜欢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计算错误多的原因:1、喜欢心算造成的;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3、太随心所欲,所以容易抄错。 解释:这个多半与考生性格有关。一般容易犯这类毛病的考

9、生都有“随手乱丢东西”的毛病。在考试时,喜欢心算。宁愿在脑海里推演步骤,强行记住结果,也不愿意写出来。如果实在要打草稿,多半信手拈来,草稿纸一片混乱,随便找个空白处就开始计算,形成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型草稿,结果一不小心抄错。更有甚者,由于打草稿过于随意,考试一紧张,找不到之前计算的部分,或者过于随意,笔迹夸张,自己不认识或抄错。这就是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 【解决方法】这个属于习惯问题,平时做任何题,凡是涉及计算的,一定要打草稿,并且要规范。平时日常生活可以养成“东西摆放整齐”、“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第一时间处理要事,不要拖到最后才匆忙应付完成”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培养考试时的细心、精确

10、,从而避免出错。选择题丢分原因与对策” 距离高考还有200多天,同学们越来越紧张了。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数学、理综、文综选择题丢分非常严重。即使做了很多题,但是该做错还做错。大家很想杜绝,我更希望大家在现在就把自己的选择题做题思路给纠正过来,因为带着选择题的错误做法,你会在高考考场上失去你的绝对优势。玖久曾经做过几年的调研,基本成绩在480-580之间的同学,选择题会丢掉80-150分!大家想想,如果你的选择题不丢分,那就意味着你的总分大幅度提升!高考不是考我们的毅力和能力,他考的是我们能否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对应的分数。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准备一套选择题的答题原则。希望大家回

11、去认真看哦。有些学生就因为我的一篇文章,成绩从90提到115,我相信,你一定也是那位同学。 高考选择题占高考分数比重十分可观,750分中约有320分为选择题。很多学生选择题丢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400分左右的学生,选择题丢分高达150240分。500分左右的学生选择题丢分80150分。学好选择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到底丢在哪里。 究其主要原因,大家在选择题上的失分还是由于:多年来的惯性导致把题目变难 在大家的思维内形成以下的思考行为特点 1、所有的题必须要确定答案 必须完全推导一遍才敢选 2、对已知的定义范畴太小 对已知的应用范围太窄 3、没真理解“选择”的定义 具体分来,主

12、要是以下的几点:1、选择题以考察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 选择题不同于填空题、解答题。它所考查的重点跟其他题型不一样,比如填空题主要考基本运算概念,简答题主要考察知识的综合运用。而选择题很少纯考计算题,它主要考察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理论。尤其是新课标背景下,提倡考察思维、考察能力。选择题作为小题,也难逃“被课改”的命运:小题综合化、灵活化。于是在考察概念和理论的前提下,掺杂了多个概念,整合了一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数学、理综选择题)。在语言类选择题上,出的更加隐蔽,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精力去分析整理题目和选项信息。所以导致很多学生选项容易混淆,或在正确与错误选项当中犹豫不决,最后

13、跳入命题人的陷进,选择错误答案。2、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教学模式有关 除了英语,很多学生平时喜欢“钻研”解答题,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解的往往都是解答题。选择题也有讲到,并且也强调了重要性,但是一堂课往往讲了几分钟选择题后,剩下的时间全部在啃大题。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无形中转移了,因此在选择题上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变成整个学习或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最直接的后果是大家复习的时候往往更加注重大题,尤其是理科中数学、物理大题。可以说80%的精力放在上面,而事实上,大家可以自行统计一下,除了英语,各科中选择题分值比例是多少呢?3、命题导向性的问题很多同学都遇到这种情况,读了半天题目,感觉这个选项也对,那个选项

14、也成。甚至坚定不移的认为自己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结果出来反而错了。这是命题老师布下的层层陷进。因为选择题的特性来决定的。选择题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已经把结果显示在选项之中。我们只需把最佳的选项与题目配对即可。但是往往出于误导,分析题干时没有分清意图,对课本概念的不理解,就一步步的走入命题人的陷进之中。命题专家们主要以“如何难倒学生”为工作的,偏偏又不能跳开高考大纲,因此只能在题目和选项中做出迷惑。如果选项一目了然,那么就失去了命题的意义。如果选项出的晦涩难明,又背离了考试选拔的目的。因此这帮人就绞尽脑汁,即给题目留下解题途径,又设下团团陷进。所以命题的导向性也是导致学生丢分的原因之一。4、缺乏应

15、对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个原因就是选择题,我们同学做的时候还是缺乏相应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很多同学做选择题时,还是用常规题的方法去做。同样,作为选择题,在高考命题时,是有严格规定的,选择题必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解答出来,不会硬性要求你按常规方式进行一步步推演计算。一个题出成选择题的时候必然有很巧妙的方法,但是由于学生对这种方法不了解,大多用常规的方法做,使简单的题变成了复杂的题,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同时应为消耗太多时间导致后续题目做的很“急”,有导致丢分。前面我们分析了选择题丢分的原因,相对的,我们也要应对的对策。1、重视基础知识 要想解决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解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在这下功夫,实际上它的选择题里边要考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原来的定义或者性质,或者一个定理这些内容的外延,所以我们复习一个定理一个性质的时候,即要注意它的内涵又要注意相应的外延。比如说原来的条件变一下,这个题还对不对,平时复习的时候就有意识注意这些问题,这样以后考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事先对这个问题做了准备,考试就很容易了,平时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本身有些题有难点,但是也不是说选择题有很多有难度的题,一般来说每年的卷子里面每个学科只有一两道是比较难的,剩下的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