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59812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论推动科技进步与加强科技法律制度的关系摘要 法律制度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我国科技进步的现状需要加快科技法规建设进程; 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进步成果, 需要法律加以确认和保障; 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 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 需要法律加以保护; 防范禁止科技成果非道德使用, 需要法律加以引导、规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科技法制制度的体系。但从总体上说,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亟需完善。 关键词推进,科技进步,法律制度,保障,完善 在当代中国, 依法保障和促进

2、科技进步是时代提出的一个严肃课题,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神圣使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和技术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要发展,需要法律加以保护,古今中外无不例外。科技进步和创新是需要一定环境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就其主体环境而言,以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最为重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是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必要前提,优越的经济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而良好的法律环境则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可靠保障。

3、一, 科技进步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 科技进步需要一定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机遇与条件。但还应当建立法律环境, 以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呼唤着法制建设, 法律是科技进步的保护神和推进器。 1.优先发展科技的战略方针需要法律加以确认 优先发展科技、依靠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点, 是面对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如何保证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不仅需要明确的政策, 更需要法律加以确认。如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科教兴国” 战略的决议, 用法律的形式确认其效力, 不仅可以保障其严肃性、权威性, 而且可以为依法保障和促进科

4、技进步提供法律前提和依据, 发挥其在法律上的巨大感召力和说服力, 转化为全民族的科教兴国行动。【1】 2.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整。 现代科技活动无论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还是知识的消费和技术转移, 都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关系。其复杂程度是过去象牙塔式的科研、个体或作坊式的技术开发所引起的社会关系所不能比拟的, 也远非计划经济条件下仅凭行政措施和政策所能解决的。需要的是国内法及国际法及时加以规范和调整。例如: 随着科技市场迅速发展和技术贸易的日益活跃, 我国的技术合同法律应运而生。鼓励发明创造,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也需相应的法律加以规范管理。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 也带来了一系列

5、新的社会关系和法律问题。比如, 如何处理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保密, 如何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贸易合同的认定,防止通过网络窃取和出卖国家秘密, 防止网络贸易逃避关税以及消除信息垃圾, 防止通过网络进行色情、暴力宣传和意识形态渗透, 防止利用网络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和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等问题, 都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 3. 国际科技的合作与竞争需要法律加以保护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对科技、信息、知识和人才的争夺已成为一场无声的战争。对科技成果权的争夺甚至成为国际经济冲突、外交冲突的一个新热点。在这场竞争中, 法律已成为必备的武器。美国在总结其80年代经济衰退的原因时, 归结于其知

6、识型产业和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从而于1988年修改了综合贸易法, 推出了“ 特殊301条款” , 以此为“ 法律根据” , 对所谓不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不向美国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开放市场的“ 重点国家” 实行经济制裁。1989年春开始的围绕中美科技协定续签的谈判就是一例。它表明发达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其霸权主义, 发展中国家更应当注意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目前, 第三世界许多国家, 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和像韩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都在加紧采取法律措施以刺激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以法制对法制、以反制裁对制裁的形式与美国抗衡。这种国际竞争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态势是值得重视的。【

7、2】需要指出的是, 有的产业是我国独具优势的, 但面临被人轻易拿走的危险。应有明确的、刚性的法律对一些生产予以规定。中药本是中国特有的产业, 但目前我国只占世界中药市场的5%, 对中药生产这种特有的产业我们无疑应有专门的法律予以保护。现代社会是一种法制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法制。我们只有加速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和法制化的进程, 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优势,在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的历史浪潮中超过资本主义国家。 4 .防范禁止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 需要法律加以引导和规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 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 还是带来灾难, 全取决于人类自

8、己。”科技本身是无罪的, 关键是使用它的人。对科技成果的误用、滥用、非道德使用, 还可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社会危害。广岛上空原子弹的爆炸声一直都是人类和平的暮鼓晨钟。美国发生过的通过网络修改司法部文件的事件以及美国联邦法院以“ 电脑流氓罪”判处莫尼柯年监禁的案件, 就是例证。为了防范对科技成果的误用、滥用、非道德使用所造成的社会危害, 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加以防治, 并对受害者给予法律救济。至于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其应用有可能危害人类社会, 造成不可逆转后果的, 也应以立法预先做出应用范围与性质的规定。 二我国科技进步法制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立法渐成规模,已经初步形成了科技进步立法体系,既

9、在宪法,民商法,行政法和刑法等立法中规定了与科技进步相关的一些法条,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科技进步综合单行法条,法规。并初步建立了科技进步的执法,司法与社会保护的监督保护体制,其主要表现在: 1.制定了具有基本法律性质的科技进步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一部兼具科技进步法和科技促进法性质的科技进步基本法律。这部科技基本法从法律的层面上确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制定了趋同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我国顺应国际知识产权法制保护之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需要,在自身发展需求,国防环境推动

10、及中美谈判促进的综合作用下,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建设“走的是高速公路”,十多年就完成了工业发达国家花上百年时间才完成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我国已相继制定并修改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及法规。并参加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社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规定等一系列国际知识产权条约。 3.制定了积极促进科学成果转化的法律规范。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拓技术市场,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技术合同法及其配套的法规,规章群应运而生,我国技术合同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较详细的规定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

11、服务活动中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规范相应知识产权归属及转移的综合的技术合同单行法律。该法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建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又及时制定和出台了统一的新合同法,技术合同作为其中的分则之一,是适应形势发展经过适当修改后而制定的,技术合同分则和合法法则在一起,成为我国当前调整和规范民事法律主体之间技术合同关系的统一的法律规范。 4.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管理的法律规范。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在改革的进程不断予以修改和完善。在法律层面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国务院及各部委在这一期间颁行了

12、一大批有关科技组织,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科技财税,科技外事,科技档案,科技保密,科技成果,科技奖励及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法规与规章,如发明奖励条例,科技进步奖励条例等等 5.初步建立了科技进步的法律实施与监督体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科技进步法律的实施与监督体制,包括科技执法,科技司法。国家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科技进步行政执法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化,科技司法工作的质与量逐年提高,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上海等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中级人民法院都已经建立了只是产权审判庭,几年来审理了数千件科技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查员先后发出了关于审理科技纠纷案件或者办理科技活动中经济犯罪案件的有

13、关司法解释。【3】 我国科技进步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有些巫需法律调整的领域, 如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科技风险投资等方面, 还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有关科技进步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而不便实施, 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立法的不完善, 影响了法律的实效特别是如何把科教兴国战略贯穿到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去, 如何对世界高科技领域的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还是个难点。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努力借鉴和移植外国科技法律规范的基础上, 加快我国科技立法步伐, 不断完善我国科技法律规范体系, 提高科技法律法规的质量 三、健全和完善推动中国科技进步需求的法律制度 要健全和完善

14、推动中国科技进步需求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应当加强专门的科技立法, 以逐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龙头的法律规范体系, 另一方面, 在其他相关立法中也应注意确立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内容。目前关系到我国科技进步快慢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体制、科技投人、科研队伍、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法律措施是不可缺少的。 1.逐步健全和完善适应科学技术进步需求的法律制度.法保障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在科技领域实行法治, 必须有健全完备的适应科技进步需求的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这种法律制度的建立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和吸收外国的有益经验。我国已

15、制定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对促进和保障农业科技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后,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法制, 并加大执法力度, 以科技进步保障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基础地位。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 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还很弱小, 缺乏国际竞争力。我们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法律对策, 积极扶植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业。科研所是推进科技进步的主力军。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 科研所的立法时机已成熟。通过制定研究院、所法规,并向国际规范靠扰。同时,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促进和保障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2.做好法律实施工作, 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法令通则国治、法

16、令滞则国衰。从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进步的角度看, 当前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 要继续推进司法改革, 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地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其次, 抓好司法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科技领域的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科技问题,要求执法人员兼具法律知识和有关科技知识。从现实情况看, 不少司法、执法人员不懂科技, 而对一些科技领域的案件难以作出准确公证的判决。因此, 应加强司法、执法人员有关科技知识的培训, 使之逐渐掌握某类的科技知识。建立科技专家充当陪审员的陪审制度和就案件涉及的特定科技问题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的咨询制度, 由于科技纠纷往往涉及秘密, 因而无论案件的审理过程还是案件材料应有相应的保密措施。再次, 应当加强法律实施监督。近几年来,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对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实施分别作过专项检查监督,取得良好的效果。【4】人大的执法检查监督, 对于及时发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