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57785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大纲版)20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辅导课后练习第12课时光合作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二)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2010成都)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C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NADP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答案D解析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分布着光反应所需要的各种光合色素和酶,是光反应的场所;整个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多种酶参与催化;由于长期自然选择,使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各种适应性特征,某些植物在温度降到0时,仍能进行光合作用;NADPH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共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2(2010合肥)下列作

2、用中哪些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A2、4、5B2、3、6C1、3、6 D4、5、6答案B解析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中,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使这些叶绿素a被激发而失去电子。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NADP,再结合一个H后使之转变为NADPH。与此同时,叶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电能,将ADP和Pi转化为ATP。在暗反应中,CO2被固定后形成的一些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接受ATP和NADPH释放出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有机物。因此,2

3、、3、6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1、4、5属光合作用的暗反应。3(2011江苏百所高中抽样调查)叶面系数是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植物叶面积数。据测定,当叶面系数为1时,叶片所吸收的光能约占全部光能的20%,当叶面系数为4时,吸收的光能约占全部光能的70%。这表明,当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叶面系数时()A农作物产量会随叶面系数的增长而无限增大B可使植物充分利用光能,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C会使叶片相互重叠、遮挡,降低光能利用率D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增强,所以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答案B解析增大叶面积系数,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使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但当叶面积系数过分增加时,植物吸收光能的量不再上升,这时植

4、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不再增加,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则随叶面系数的增大而上升,所以此时植物本身积累的物质不会增加,甚至会减少。4(2011广东惠州二调)用14CO2“饲喂”某种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定时检测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发现14C首先出现在C4化合物中,随后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发现14C也出现在C3化合物中,此结果说明该植物()A属于C4植物,光合作用有C3和C4途径B属于C4植物。光合作用没有C3途径C属于C3植物,同时也属于C4植物D属于C3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积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答案A解析用14CO2“饲喂”植物发现14C首先出现于C4化合物中,随后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发现14C

5、也出现于C3化合物中,表明该植物为C4植物,C4植物的光合作用应具C3和C4两种途径。5(2011江西鹰潭模拟)下图中甲表示某植物叶脉的横切片示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的B曲线代表了图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B在a点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光合作用后,用碘液染色,可在图甲细胞中观察到蓝色颗粒C图甲中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完整,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D在充足光照下,供给植株14CO2,14C在玉米体内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答案C解析图甲表示的植物为C4植物,C4植物可以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叶肉细胞虽有正常的叶绿体,但暗反应

6、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该细胞中的叶绿体无基粒,只进行暗反应。C4植物CO2的转移过程为14CO214C414C3(14CH2O)。6(2011深圳一调)科学家发现C4和C3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片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的具体部位是()A前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后者只在叶肉细胞B前者只在叶肉细胞,后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C前者在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后者只在叶肉细胞D前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后者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答案A解析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的叶片结构可知,C3植物叶片中的维管束鞘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其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虽都有叶绿体,但产生

7、有机物的C3途径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进行的,故C4植物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的部位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7(2011河北邯郸联考)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C中的所有色素分子都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DATP的合成场所是,分解场所是答案B解析甲图中的和分别是叶绿体内膜、外膜、基粒和基质,乙所示的膜结构来自甲图中的。叶绿体增大膜面积主要靠片层结构中的类囊体薄膜。中的色素分子只有少数叶绿素a才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ATP的合成场所是,消耗部位是。8(2010山东烟台检

8、测)下列对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根瘤菌即可B将豆科作物沾上一定浓度的根瘤菌即可C将豆科作物沾上相应的根瘤菌即可D将豆科作物沾上固氮微生物即可答案C解析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播种前,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与该种豆科作物适应的根瘤菌,这显然有利于该种豆科作物结瘤固氮。特别是新开垦的农田和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中,根瘤菌很少,并且常常不能使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更需要进行根瘤菌拌种。9(2009山西高考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A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糖类B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有机

9、物,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C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2,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有机物D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O,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答案A解析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一种彼此有利、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豆科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一部分供给根瘤菌,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的氨则供给豆科植物。10(2010安徽池州调研)把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含ADP、磷酸、NADP等物质的溶液中,用图所示的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后绘成曲线,该曲线表示()A有机物合成量 BO2释放量CATP、NADPH的数量 DCO2吸收量答案C解析据图中所示条件和曲线走势可知,该物质的生成必须有光,因此应该是光

10、反应的产物;而且加入二氧化碳后该物质被消耗,因此应为NADPH、ATP的数量。11(2011辽宁五校联考)圆褐固氮菌和根瘤菌的共同特点是()都是异养生物都是自养生物合成固氮酶的基因结构相同合成固氮酶的基因结构不相同都是原核生物都是真核生物A BC D答案A解析圆褐固氮菌和根瘤菌都是原核生物,合成固氮酶的基因结构相同,都是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代谢类型都是异养型。12(2010浙江十校联考)一般用禽畜粪便作肥料时,必须先经过发酵除臭(主要是氨)后再施用,才能提高其肥效,在发酵过程中起除臭作用的细菌和过程分别是()A硝化细菌、NH3NO2NO3B硝化细菌、NO3NO3N2C固氮菌、N2NO2NO3D

11、固氮菌、NH3NO3NO2答案A解析能将禽畜粪便中有臭味的氨除去的生物是硝化细菌,转化的过程是NH3NO2NO3。13(2010天津十二校联考)阴雨连绵的天气使雨水浸泡了白菜菜地,则下列生理作用最不可能会因此而降低的是()A白菜:根部吸收的Ca2叶中的Ca2B白菜:土壤中的K白菜中的KC微生物:NH3HNO3D微生物:NO3N2答案D解析雨水浸泡造成缺氧环境,适于反硝化细菌的活动,因此NO2N2不会降低。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5分)14(15分)(2010徐州期末)2009年9月,广西梧州市发现一处野生水稻,约有一分地的面积,专家称其距今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是研究古代水稻的“活化石”。这

12、些野生水稻植株最高约3 m,青绿色的叶子与普通水稻十分相似,但叶面大三四倍。野生水稻生长周期较长,一年一熟,每年3月间开始生长,9月底抽穗、扬花,直到10月下旬成熟。梧州发现的野生水稻,抗病能力很强,基本上不会患病虫害。此外,这种野生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效率相当高,比现代水稻要高出10倍左右,即使在缺少阳光的树阴下依然能茁壮成长。(1)普通水稻为_植物,野生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比现代水稻高出10倍左右。有的同学认为野生水稻是C4植物,为了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切取野生水稻的叶片制成临时装片。用两个并在一起的双面刀片沿下图中虚线_(a/b)进行多次切割,选取最薄的制成临时装片。将制

13、成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围绕着维管束的是_,则其为C4植物,否则为C3植物。如果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则_细胞被染成蓝色,而_细胞没被染成蓝色的,为C4植物,否则为C3植物。(2)新发现的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是否为两个物种呢?请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鉴定。(普通早稻扬花期为6月下旬,普通晚稻扬花期约为9月底)。在野生水稻开花前对其进行_处理,然后套袋。收集_的花粉,取下套袋将花粉授予野生水稻的柱头上,再套上袋。如果10月下旬在所有用于实验的野生水稻植株上都没有收集到子粒,说明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很可能是_个物种。如果结有一些子粒F1,收集、单独存放,继续实验。第二年3月播种F1,_,

14、则它们是同一个物种。(3)有人认为上述实验在第步“结有一些子粒F1”时,就可以断定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是同一个物种,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_,_。答案(1)C3b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维管束鞘叶肉(2)去雄普通晚稻两如果F1植株上正常结子(3)不合理只有产生可育后代,才能说明二者属于同一个物种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及C3植物和C4植物的相关知识。由于观察的是维管束鞘细胞,以及在外层的叶肉细胞的排列状况,因此需要对叶片进行横切(即垂直于叶脉进行切割)。C4植物围绕着维管束的是两圈“花环型”细胞,且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进行暗反应积累淀粉;而其叶肉细胞中不能进行暗反应,不能积累淀粉。具有生殖隔离的生物属于两个物种,二者杂交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普通晚稻与野生水稻的扬花期基本相同,因此应收集普通晚稻的花粉与野生水稻进行杂交。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开花前要进行去雄、套袋处理。15(20分)(2010江苏南通一调)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依图回答:(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_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