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57251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鲁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 丐尊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 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写年的从教经历,使 我不得不承认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性关爱的事业。爱是生命与生命的沟 通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度过的特殊的生命历程,是教育的基础, 更是师德之魂。一个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才能赢得学 生的尊重与信任;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 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既是对教育事业本身的热爱,也是对学生的热 爱。常言道:“亲其

2、师,信其道”。关爱,即关心爱护学生,犹如“润 物细无声”的春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关爱学 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更困难。这 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 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上的关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 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 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 有十分强烈的责任、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 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 才能激发出做

3、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 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关爱学生,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 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 挚的关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 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 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使得善于观察 的学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这样学生切实 地感到老师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并自然地 对教师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反 之,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

4、上对你采 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这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 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 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关爱学生,就要最大限度宽容学生。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南 风与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猎 猎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本分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 更紧。而南风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界 开口子,继而脱掉大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是一种理解, 一种感化,是一种同舟共济。作为教育者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 关爱学生,为学生创造如沐春风的成长环境。要尊重学生人

5、格,理解 学生的追求,欣赏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进步,信任学生言行,宽容 学生的过错。要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用爱的鼓励去调动学生,因 为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当然,这种宽容并不是无限制、无条件的。对于一些学生出现的 诸如与老师顶嘴、无理争三分的坏毛病(这里不包括心平气和的解释, 不包括有理有据的申辩),在它一出现时,必须一次解决,绝不能姑 息。不然他就会得寸进尺,愈演愈烈,并在其他人身上传染蔓延。然而,教师只有“爱的教育”和“奉献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了 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是教师在爱学生这一基 础上的发展方向。爱默生曾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每个 教

6、师都必须懂重,自尊心是学生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是他们健康成长 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如果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导致教育的失 败。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对待后进生,我多采用谈心的办法,不厌其 烦的耐心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软硬兼施的办 法,既严厉,但是绝不出言伤人,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让其认识自 己的闪光点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终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对于态 度较好的同学,我采用平等的坐在一起面对面的用心交流,共同探讨 人生观、世界观、为人处世的方式,这类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成绩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就必须拥有一颗始 终包含着善意、理解和宽容的心,对学生处处体察入微的母亲般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