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理念.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56990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职业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的职业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的职业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的职业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的职业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的职业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职业理念.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职业理念教育观基本要求1、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2、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3、坚持统一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4、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是全面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在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2、优化教育方法,贯彻启发式3、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指导4、改进教学评价,树立全面质量观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论述题)1、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构建紧密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3、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

2、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4、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二、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3、尊重热爱学生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5、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观教师职业的责任(任务)与价值责任:1、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2、对学生家长负责。 3、 对教师集体负责。 4、对社会负责。 任务:1、教师必须搞好教学工作2、教

3、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3、教师要关心学生健康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价值: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2、教师是人来灵魂的工程师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第二, 要懂教育规律。 第三, 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第四, 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教育的性质,那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构长效性学习方法策略,拓宽自主性学习形式,探寻继续教育的路经。1、树立终身性学习2、注重实效性学习3、强调研究性学习4、提高专业化学习5、坚持工作中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

4、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

5、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行为一、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分政治行为和思想行为,两者是相联系的政治行为:必须同党和国家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思想行为:鞠躬尽瘁的现

6、身思想、艰苦风斗的创造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教学行为备课:精心钻研大纲教材、静心设计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板书教具、静心设计习题说课:1、说教材2说教书的方法法3说学习的方法4说课堂教学程序教学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言传身教为人师表2016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 第一节教育观 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 (一) 教育观核心:“教育为了什么”(教育目的)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先天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选择题)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

7、质为根本宗旨(选择题)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题)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

8、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 基础教育处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

9、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择题)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

10、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素质教育观的应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 2、价值取向的区别 3、教育方针的区别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 2、沉重的课业负担 【知识拓展】 加德纳(美)多元智能理论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选择题) 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发展性取向。(选择题)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第二

11、节 学生观 (二)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伸(选择题)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

12、发展为目标。 (二)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选择题)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

13、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顺序性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阶段性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不平衡性 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互补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选择题) 根据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

14、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选择题) 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第三节 教师观 教师职业的认识 (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与专业 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特性。 第一,教师职

15、业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 第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 第三,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 第四,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专业标准。 第五,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 2、教室职业角色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1)传道者的角色 教师富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的角色 (5)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3、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复杂性 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 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3)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