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558585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指示代词用例.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指示代词【兹】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9.5)【斯】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 (9.5)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6.17)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12.1)2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12.7) 2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15.25)“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16.13)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18.6)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12.3)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12.4) 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聞斯行諸

2、?聞斯行之。(11.22)7“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1.15/16.12)2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1.12)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15.42)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3.24)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7.14)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8.5)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8.20)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9.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9.17)(现场直指)如斯而已乎?(14.42)2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3.11)【是】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2.

3、8)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5.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12.16)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13.3)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7.11)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4.5)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13.4)吾黨之直者異於是。(13.18)夫如是,奚而不喪?(14.19)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16.1)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18.8) 这些人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11.21) 誠哉是言也!(13.11)求!無乃爾是過與?(16.1)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

4、是用希。(5.23)(是怨用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9.31)(是室远而,形容词“远”较特殊)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1.10)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然。有是言也。(17.7)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14.38)子於是日哭,則不歌。(7.10)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14.32)【若】君子哉若人!(5.3)这个人是君子啊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然】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8.20)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今之成人者何必然?(14.12)现在的完人何必这样?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5、”(14.13)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14.40)【彼】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16.1)【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指人,下例同。)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7.28)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17.8)(抽象事物,下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4.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3.17)子贡啊,你可惜那羊,我可惜那种礼。(指具体事物。)言不可以若

6、是其幾也。(13.15)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2)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13.2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1.15/16.12)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6.29)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14.38) (作宾语?)【夫】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11.10)我不为他悲痛谁为他悲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1.14)此人小子!何莫學夫詩?(17.9)一些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17.21)那些【他】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16.13)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10.11)2【异】攻乎異端,斯害也已!(2.16)子亦有異聞乎?(16.13)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7、;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16.14)【或】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2.21)或問禘之說。(3.11)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3.15)或曰:管仲儉乎?(3.22)或曰:雍也,仁而不佞。(5.5)或對曰:申棖。(5.11)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5.24)或曰:陋,如之何!(9.14)如或知爾,則何以哉?(11.26)或問子產。(14.9)或曰:“以德報怨,何如?”(14.34)或問之曰:“益者與?”(14.44)【莫】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13.4)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13.15)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14.1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14.35)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14.39)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15.2)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19.22)【每】子入大廟,每事問。(3.15/10.21)【各】人之過也,各於其黨。(4.7)盍各言爾志?(5.26)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9.15)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10.8)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0.26)2 【某】某在斯,某在斯。(15.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