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55137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南海农村改革“政经分离”引高度关注2012年09月10日 11:00 来源:南方日报核心提示30年前,历史曾选择农村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先导者;30年后,农村改革再次出发,能否成就中国改革的又一番事业?新的历史是最好的注脚。在农村改革这一命题面前,一直敢为人先的南海再次扮演探路先锋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南海曾在全国率先开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而今,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探索得以重启。与此前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所不同的是,南海此番改革旨在以“政经分离”破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体制弊端,为基层中国破题。南海此次“政经分离”改革将村(居)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分离运作,形成村(居)党组织回归党

2、建主业,村(居)委会主任专做服务,“社长”主抓经济,基层三类组织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的新格局。“政经分离”不仅避免了基层经济组织继续“绑架”自治组织,也使得基层党组织从具体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得以专心抓好基层政权建设和回归服务本职。实施近两年来,“政经分离”改革吸引了国内多个权威专家密集前来考察:近日,中国“三农”专家党国英、知名党建专家尹韵公等前来调研;稍早前,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社会学大师级学者陆学艺、郑杭生,以及知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等,也曾前往南海考察。南海农村改革为什么如此吸引关注,又为广东和中国改革开启了怎样的探索?8月18日上午,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石联社区居委会,一见到中国社科院知

3、名“三农”专家党国英,石联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冯竞昌便热情上前迎接。这是一年多时间里,党国英第二次到南海专门调研农村改革。让党国英惊讶的是,作为南海“政经分离”第一村的丹灶石联,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实现了从“政经混合”到“政经分离”,基层三类组织各归其位的蜕变:村(居)党组织回归基层党建主业,自治组织(村居委会)回归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集体经济组织(经联社、经济社)回归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原先存在多年的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局面已成历史。而在党国英、尹韵公、郑永年、郑杭生等学者看来,此举更具深意之处在于,从“政经分离”这一小切口入手,南海农村体制综合改革已为基层改革启动了“四大破题”为社会建设

4、重构主体基础、重构基层自治格局破题;为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破题;为基层党组织回归党建主业和服务本源,为执政党夯实执政之基破题;为集体经济市场化转型改革破题。实际上,专家调研团前往考察的4个站点:丹灶石联、罗村务庄、大沥凤池和大沥河东,正暗合这“四大破题”。专家走过的这一考察路径,正是南海期望多层并进、先行闯出的一条综合体制改革之路。第一站:丹灶石联看“分离”格局之变:书记主任社长各归其位在此前农村“三位一体”(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的体制下,一批在“乡村能人”带领下的珠三角农村走上了“先富”之路。但“政经混合”所引发的乡村贪腐、权责不清等弊端,也日益凸显。“政经分离”由此进入农村改革者的视野

5、。以南海区丹灶镇石联社区为起点,南海农村体制综合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走进丹灶石联,原来的村委会,已经变成了石联社区居委会。这一变化,源于去年年初启动的南海“政经分离”农村体制综合改革。2011年1月25日,丹灶石联新一届居委会班子选出,成为南海启动农村体制综合改革后首个“村改居”的居委会班子。其后,石联村委会和石联村民的称谓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石联社区居委会和石联居民。作为南海“政经分离”第一村,丹灶石联的变化,远不限于村委会名字和村民身份的变化。丹灶镇党委委员、石联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冯竞昌说:“政经分离后,投诉和矛盾基本没有了,这是最有效的。”关于基层矛盾问题,党国英颇为熟悉,“农村多数纠纷

6、都是跟集体经济有关系的利益问题,比如分红、福利的矛盾,还有村里土地、物业出租方面的矛盾。”实际上,此前的“政经混合”体制下,类似矛盾甚至冲突,在包括丹灶石联在内的南海农村乃至珠三角农村都不鲜见。如同冯竞昌所说:“假如又做村委会主任,又做经联社社长,经济搞不好分红就上不去,村民肯定不愿意,逼着主任要跑项目、弄票子,原本的自治反而成为次要的事了。”这显然与村(居)自治的初衷相背离。同时,书记、主任、社长“一肩挑”的模式,也使得农村权力高度集中、监管乏力,容易引发利息寻租的“暗箱操作”。2009年,因为不满村干部违规操控村里土地开发,南海某村就曾爆出村民与村干部的激烈冲突,最终,村干部在质疑声中黯然

7、下台。若不破解这一问题,流弊积重的村居基层,很可能成为诱发基层失控的“定时炸弹”。为此,南海启动了“政经分离”农村体制综合改革。从2011年初开始,目前南海所有的农村社区均已实现“政经分离”。伴随而来的,则是基层农村治理和发展机制的进一步理顺,以及农村矛盾的减少。这引起了调研专家的强烈兴趣:逐利之争的乡村矛盾到底如何减少?按照南海“政经分离”制度设计,作为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居)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联社分离运作,村(居)委会主任不得兼任经联社社长。石联社区居委会主任冯国贰说,目前他专责石联社区自治和服务等事项,石联经联社社长则由年轻的潘智朗当选,由其专门负责石联集体经济的运营和管理。“村长管

8、自治、社长抓经济”的分权治理格局就此形成。“经联社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就算有人想搞暗箱操作也没机会。”潘智朗说,实行“政经分离”后,石联有关土地、物业出租等方面的事项,先要经过党总支部审核,再通过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公开上网招标,交易信息“明明白白”。而相关的集体财务收支,亦需全部在集体经济财务监管平台上操作,“镇里和村里对财务监管平台24小时监管,支取村里的钱有一点不对劲就会被叫停。”“以前集体经济和财务运作不透明,村民不明白,出点什么问题村官也很难解释清楚,现在都是公开、透明操作,村民肯定放心得多。”冯竞昌说,“政经分离”既让村民明白,也还了村官“清白”。第二站:罗村务庄探“自治”均等服务:对

9、异地务工者不再“内外有别”从“乡村工业”发家,包括南海农村在内的众多珠三角农村,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异地务工者多过甚至远超过本地人口。这对农村改革中关于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方面,以罗村街道务庄社区为代表的南海基层,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政经分离理清了基层各个组织的关系,这个方向是对的,但要考虑更多的事。”在前往南海调研时,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社会学家郑杭生等专家就表达了对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兴趣。专家的兴趣,源于中国基层选举生态的一个新变化:按照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员,可在当地参与自治组织选举。对于很多异地务工者超过本地人口的珠三角

10、农村而言,这很可能给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罗村务庄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叶登才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务庄常住户籍人口才4200多人,异地务工者有10000多人,如果居住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员都参加(居委会)选举,本地人不一定能选得上(居委会)主任,即便还是本地人当选,异地务工者将来对服务的要求肯定也会越来越高。”类似这样异地务工者超出本地户籍人口的现象,在南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很普遍。在此前农村“福利”与身份直接挂钩的情况下,股份分红、福利保障等均限于本村股东,而村内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亦“内外有别”。在南海打工两年多的湖南人小章就曾向记者抱怨:“村里人靠分红和出租(房屋),一个月

11、随便都一两千的收入,我们累死累活也才这么多,村里的活动室也是村里人在用,挺不公平的。”为了破解这一问题,务庄在农村改革选择以“社区参理事会”为突破口。“政经分离让自治组织回归自治,实际上基层社区就是需要更好的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叶登才介绍,务庄社区于2010年6月成立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吸纳社区干部、居民代表、企业代表、各行业精英共同参与管理。“社区理事会相当于社区的小政协。”叶登才向调研专家介绍说,社区理事会是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发展重大事项的民间组织,主要承担协商、议事和监督职能。为了发挥更专业的议事作用,社区理事会内部还划分为社会工作委员会、经济发展委员会、社区关爱帮扶服务部

12、等5个机构。近日,全省首个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也在罗村务庄社区揭牌成立,该委员会首批吸纳了14个企业成员单位,这些成员单位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通过企业申请其中的文化发展基金,用于文化活动等开展。而罗村的社区文体活动室也全部向异地务工者开放。除了在公共服务方面争取不再“内外有别”,南海农村改革还在力争“城乡均衡”。目前包括务庄在内,南海所有村(居)均已建立社区行政服务中心,方便农村居民不出社区办理各类事项。近日,南海中心城区的4个农村小社区合并为大社区,政府还参考城市社区模式,为该社区内的环卫、市政等公共服务“埋单”,形成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郑永年对此表示肯定:“新的社会秩序正在这里产生。

13、”第三站:大沥凤池论“党建”党建深化:借势“政经分离” 回归服务本职“政经分离”后,有人担忧基层党组织不再直接掌控集体经济组织,其核心领导地位会否弱化?南海的答案是,“政经分离”使得基层党组织得以回归党建主业和服务本职,并由此确立“三务一监督”的职能主责,凸显其党务、政务、服务和监督职能,以此站在更高层面上统领基层各方资源,夯实执政之基。“政经分离”后,党组织书记不再兼任经联社社长。有人疑虑:党组织不掌握经济大权,如何实现对集体经济的监管,以及对农村整体局面的掌控?走进大沥镇凤池社区,疑惑稍解。在大沥凤池社区居委会一楼,党代表工作室赫然映入眼帘,门口详细公布了各位党员接访的时间安排。凤池社区党

14、委书记曹应钧向前来调研的知名党建专家尹韵公介绍说:“改革后,南海以三务一监督来强化党组织在村(居)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包括夯实党务、落实政务、创新服务和健全监督。”目前,该社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委”干部、党员骨干等分期分批驻工作室与群众面谈,每周公开接访群众不少于1次。为创新服务,该社区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社区,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活动中,我们要求党员佩戴党徽等标志,表明身份。以前,群众都不知道党员在哪里,在干什么,现在通过党员亮明身份、开展志愿服务,明显加强了和群众的联系。”曹应钧说。目前,南海区共有此类的党员志愿服务队496支,党员志愿者31000多名,开展服务

15、时数近18万小时,服务群众近50万人次。为了让党员服务更加专业,南海还在培养一批“党员社工”,并以社会组织为依托,为村(居)民提供专业服务。在南海的改革设计中,村(居)党组织通过领导支持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强化基层政务服务。其目标直指:力争在2014年换届时让村(居)党委(总支)书记与村(居)委会主任的交叉任职率要达到90%以上。借势“政经分离”,南海还将原来的村(居)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党总支,其中18个还成立社区党委。“升格之后,村(居)党组织才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全方位统筹各方资源,服务社群。”南海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今年5月,南海区提出,全区经联社年内将全面建立党支部,条件成熟的经济社可以建立党支部,并探索纳入“两新”组织管理。目前,该区2255个集体经济组织有1358个建立党支部,占60.2%,党组织已经延伸到了南海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村(居)党组织“三务一监督”的主责定位下,一个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集体经济组织为支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群团组织为辅助、社会组织为补充、公众参与为路径”的基层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