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51604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篇】孩子择校后遗症要留心在马上要结束的暑期中,有的家长陪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或旅游或参加亲子暑假营,但是也有一些家长,过得甚是艰辛他们在为孩子的择校付出 巨大的努力。然而,择校或许只是第一步,由择校而带来诸多后遗症,或许是家长还没有意识到的,譬如以“高价择校费要求孩子努力”等等,这些后遗症通常会给 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择校后遗症面面观【要求型】 辛苦攒钱让你上好学校 你要好好学习案例:何小姐发现最近儿子的状态好像不对,“每天回来后不怎么说话,吃完饭就往自己的房间里一呆,也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何小姐的儿子目前在某所重点小学读三年级,据何小姐介绍说,这所重点小学是她找了熟人,并且每年要交

2、数万元赞助费才能上的。何小姐和先生都是普通公司的职员,每年的赞助费对这个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是“为了儿子能有好学校,这些钱我们攒攒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何小姐回忆说, 孩子前两年还是很愿意说话的,性格也开朗,只是放学爱打游戏,每当这时候,何小姐就会苦口婆心地说:“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地攒钱让你上好学校,你不好好学 习,就知道打游戏,你对得起我们吗?”何小姐说自己的儿子听了之后很少打游戏了,她看到后很开心。但是慢慢的,儿子也越来越沉默寡言,何小姐担心是青春期的问题。【付出型】为了孩子花光老本也没有关系案例: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刘先生过得异常清静,“儿子和同学去英国参加夏令营了”,说这话的时候,刘先

3、生流露出满足的开心。尽管如此,刘先生并不是真的轻松,去英国参加夏令营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毫无压力的事情,“夏令营的费用是五万元,虽然有点贵,但是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 的爸爸没有别人的爸爸好”,刘先生说,自己之前是在外资公司做销售工作,后来因为裁员,自己现在短期赋闲在家,“经济问题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为了孩 子,花光老本也没有关系。”【攀比型】孩子要什么就给他最好的案例:在某外校读五年级的陈晨同学得到了学校的表扬,原因是因为在前不久为受灾地区捐款中,陈晨捐了一万元,表达了自己的爱心。据了解,陈晨同学的爸爸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每次在儿子的事情上,总是能无条件的支持。捐款最多的,篮球赛也会给儿子买

4、最好的装备。“反正无论我要啥,我爸都会支持我。”陈同学说道。专家说法:择校后遗症的危害家长们的这些后遗症,对于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哪些危害?关系心理学家表示,以上几种表现都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现在有很多家长,都习惯说“为了你,我如何如何,你怎么能这么做”,这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情感勒索,意味着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你就是 个坏孩子,我们就可能不喜欢你了,那么通常来说,这样的家长都会培养出讨好型的孩子,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以父母的需求为中心,没有自己,长大以后也容易以这 种方式跟别人相处。对于无条件付出父母来说,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你能给予多少,其实孩子能够感受到,千万别做太多自己力不从

5、心的事情,孩子会从中体会到自己的 匮乏而非富足。而对于攀比的父母,或许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攀比,而是仅仅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是这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并不是一件好事,当有一天孩 子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孩子或许就会产生很深的挫折感。专家指导:三招让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据调查,目前我国有46%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表现出脆弱倾向,如何让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专家建议:改变家教观念,提升家长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给孩子的不应只是优越的生活条件,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自立自强,如何乐观向上等良 好品质。同时,培养孩子拥有的特长,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兴趣出发,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在广博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能力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家长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