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51146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会纪要国调中心于2012年6月19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研讨会,浙江、四川、河南省调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北京科东、南瑞科技、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北京四方、积成电子、东方电子、鲁能智能、长园深瑞、上海思源、金智科技、新宁光电公司技术和营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调中心自动化处负责人主持,国调中心辛耀中副主任、石俊杰副总工参加会议,会议就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应用试点以来技术与商务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工程实施原则要求(一)对于近几年投运的变电站监控系统,若支持图形SVG/G格式导

2、出,且告警信号标准格式转换简便,则可进行适应性改造,增加图形网关机,实现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二)对于投运年久的变电站监控系统,若不支持图形SVG/G格式导出,且告警信号标准格式转换工作量大,则不宜进行适应性改造,可结合监控系统更新改造计划安排实施。(三)适应性改造应基于变电站原监控系统SCADA功能进行实施,不应采用通过独立配置SCADA“直采直送”方式实现告警直传功能,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处理,减少现场信息核对工作。(四)应开发必要的配置和调试工具支撑现场工程实施。不应采用手工填写、人工拷贝方式完成数据格式转换与文件传输。(五)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技术应用推广应遵循“新站不欠账,老

3、站分批改”工作思路,确保新建变电站执行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老站改造应评估现有监控系统技术现状,按照“工程可实施,技术无障碍,资金有落实”原则,积极推进,分批实施。(六)监控信息接入应该首先进行数据优化,尽量实现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可以分步实现,不具备图形网关方式的,可采用KVM等过渡方式实现远程浏览。二、设备配置与工程实施(一)图形网关机硬件采用2路多核及以上的国产服务器;软件采用国产安全操作系统和国产应用软件。(二)按照前期实施工程经验及上述典型配置,变电站以配置图形网关机方式实现远程浏览和告警直传功能,所需改造费用约为15万元人民币,内含硬软件及工程实施费用。各单位改造费用以招标结果为准

4、。(三)告警直传功能也可采用原网关机或嵌入式装置实现;远程浏览功能要满足多客户链接和多画面浏览等并发需求,可依托链接池、线程池等动态并发调度处理技术,并发处理比较复杂,宜采用服务器实现。(四)冗余配置图形网关机优先采用双主运行模式,实现功能分担、负载均衡、按端口值班,支持调度数据网络双平面,提供多个远方客户图形浏览服务。三、技术方案完善(一)进一步优化图形浏览交互过程,明确主页传输方式、实时数据准备以及主站图形缓存机制等技术细节,提高图形数据传输处理效率。(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CIM/G规范内容,补充并明确图元、文本、多值态、着色等属性定义;完善曲线、饼图、柱图、告警窗等数据类型传输;丰富数据

5、品质位含义,以满足监控画面挂牌、置数、屏蔽等标志信息的传输。(三)积极推进变电站监控画面一致性工作,梳理图元类型,统一画面命名,规范首页结构,尽快实施图形界面标准化。(四)加快开展基于告警文本的主站端应用功能开发工作,实现告警信号分类显示、确认处理、组合光字牌、按需屏蔽、存储查询等功能,满足监控值班员日常监视的要求。(五)明确告警直传基于滑动窗口协议的传输机制,严格测试发送序号、接收序号的确认过程及重传功能,确保告警信号传输可靠性。(六)完善远程浏览权限管理,完成调度证书、安全标签应用开发。四、互操作测试(一)开放http/: 在线测试网站,为各开发商提供CIM/G图形文件等的在线测试服务。(

6、二)开展定期集中测试,每年组织一次开发商应用软件的互操作试验,交流经验,共同推进CIM/G规范的深化应用。(三)纳贤引智,鼓励大学、研究单位以及专业人士参与开发G语言浏览器,促进CIM/G规范广泛应用。五、其他事项(一)各网省公司应积极开展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工程实施与深化应用工作,积累现场经验,提升功能效用,为工程测试、规范验收等标准化工作献计献策,多做贡献。(二)应注重检修专业队伍的技能培训,按完成“新增一个间隔”配置与调试的基本技能要求,开展现场实操培训,满足日常消缺、运维的需求。(三)计划于7月中旬在北京组织厂商集中研发调试,要求各开发商总结工程经验,提出技术建议,积极参与互操作测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