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50431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成因及对策2009-08-12 09:30:01中国煤矿安全网 来源:张保松摘要:煤炭企业零敲碎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不能杜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其主要表现是: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执行力不强、队伍素质偏低,安全管理工作的超前性、系统性、科学性不强,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等。其主要原因是:管技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短缺,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基层负担过重等。工作对策是: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筑牢安全思想大堤;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站在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企业的安全

2、工作,把握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逐步建立起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以人员素质、物质环境、安全管理、安全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强化问责制,使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目标化、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实现本质安全。关键词:煤矿安全 执行力 成因 对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对搞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3、是发展,其中安全发展是基础,没有安全什么都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难点问题,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是摆在煤炭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安全生产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各煤炭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

4、持安全装备、管理、培训、教育并重的原则,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建立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全国、全省煤炭行业的百万吨死亡率、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逐年下降,重特大事故逐年减少,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零敲碎打的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在煤炭企业仍然不能杜绝,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极其不良的政治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对职工家庭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充分说明了煤矿企业在安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不严不细、工作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安全法律意识不强,没有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工生命高于一切”

5、的思想,存在着“井下条件差,事故不可避免”的模糊认识,重生产、轻安全,先生产,后安全,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同时对安全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一些安全基础较好、安全周期较长的煤炭企业容易产生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松懈麻痹的思想。例如今年发生“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和发生“5.3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重庆市松藻煤电同华煤矿,都曾是安全生产的标杆矿,安全周期都比较长,由此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在工作上放松了管理,出现了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现场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不落实等重大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二

6、是部分管理人员执行力不强。基层的部分科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待上级的工作安排,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机械套用,照抄照搬,很难将工作落到实处;工作作风飘浮,习惯于浮在面上,遥控指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深入实际,深入井下现场少,对基层及井下现场的情况掌握不清,发现问题少,解决问题少;个别干部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对待违章的人和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使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措施在井下现场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使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整改,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急、中间疲、下面凉”、“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你说你的,我干我

7、的”的恶性循环,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潜在的隐患。三是职工业务技能素质偏低。煤炭企业,特别是老矿区采掘一线主要是农民协议工。这部分人文化程度、业务素质普遍偏低,自律意识较差,存在短期行为,井下采场条件好了,效益好了,出勤率就高,差了就上花班,到周边小煤窑打工,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招了跑,跑了招,整体素质下滑。加之,井下地质条件复杂,机械化程度不高,职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虽然企业大会小会反复强调安全,不断加大安全督查工作力度,但是在井下现场,个别职工往往存在“井下不违章、活就没法干”等错误认识和侥幸、麻痹、偷懒、图省事等心理,将按章作业、安全生产抛到脑后,习惯性“三违”屡禁不止,很难避免事故的

8、出现。四是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近年来,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奖罚办法,明确了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立下了安全军令状。但是在考核追究的过程中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没有充分体现制度的刚性。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发生的安全事故处罚较重,但对严抓细管预防事故奖励较少,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充分发挥好安全奖罚的激励作用。五是安全管理工作超前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部分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没有从全局出发系统思考安全工作,没有很好的把握、运用安全工作规律,存在着“站点不高、思

9、路不清、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使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较低水平,没有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在安全监管和事故防范上力度不够,往往是同一类型的事故时常发生。六是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近年来,煤炭企业党政工团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三网互动、安康杯竞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在工作运行中还存在着载体过多,基层不堪重负,部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相互推诿扯皮、协作配合不好等问题,使很多工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

10、因,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及熟练技术工人极为短缺。部分老企业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差、灾害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用人多、包袱重、产量低,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干部职工收入与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较大等原因,留不住人才,吸引不来人才,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大量流失,青黄不接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例如在有些企业在基层想找一个素质过硬的区队长、技术员都十分困难。这是造成管理人员和职工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下滑、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煤矿企业对安全教育培训抓得都比较紧,新工上岗前要进行为期一至两个月的脱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每年

11、还要分期、分批组织管理人员和各工种人员的脱产培训,但由于培训教育方式不新不活,职工参与热情不高,加之井下生产忙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培训考核不严不细,奖罚力度不够,造成学习时紧时松,效果不理想,使干部职工从思想深处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业务技能素质提升很慢。再次,基层负担重,疲于应付。煤炭企业的各项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通过基层区队来落实,工作效果最终都要通过基层区队来体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近年来,上级组织对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作抓得越来越严、越来越细、越来越实,会议文件较多,基层负担过重,很多工作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只有尽可能精简、压缩会议、文件,整合载体,突出重点,安排工作

12、尽可能增强科学性、操作性,真正为基层减负,才能使基层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上述问题虽然在少数煤炭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是支流,不是主流,但是煤炭行业属高危行业,个别环节、个别岗位一旦出现疏忽失误就有可能酿成大事故。因此,必须从细节入手狠下决心解决安全工作执行力差的问题。三、 煤炭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对策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筑牢安全思想大堤文化具有教育、渗透、激励等功能,可以弥补制度、行政管理上的不足,潜移默化地规范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共同的安全观,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因此,煤炭企业要着力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安全文化。一是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着力解决“严

13、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举办以安全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晚会、进行班前安全宣讲、举办事故案例展览、在广播、电视上开设专题节目、在企业主要街道路口、工业广场及办公场所张贴安全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工作的目的意义、目标措施,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形势的严峻性及思想麻痹、放松管理的严重危害性,牢固树立“安全为天,以人为本,规章至尊,本质安全”、“安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影响一切”和“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等理念。二是推行全员准军事化训练。从队列训练、规范班前会、按时上下班、文明

14、用语、着装等环节抓起,抠住细节,坚持不懈,由强制到熟知,由熟知到自觉,由自觉到文化。三是在地面和井下各工作岗位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演练。在编写好各岗位“手指口述”操作要领、要求职工牢记于心的同时,按要领在各工作岗位全面推行,并通过选树典型、召开观摩会、座谈会等方式,不断把安全文化引向深入。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理念武装干部职工,用美好的目标愿景激励干部职工,用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干部职工,促使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换脑筋,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变被动接受管理为自我觉悟,自我约束,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制约安全生产的两大因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15、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前者是物的因素,可以通过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工作环境解决。后者是人的因素,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要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至关重要。因此,一是建议国家对灾害严重、基础薄弱的煤炭企业减免税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大力实施采掘机械化,加快发展,使企业用待遇、机制、环境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二是在严把招工入口关的同时,创新用工机制,通过试用对素质较高、工作出色的农民协议工直接转为全民合同工,以稳定职工队伍。三是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干部职工年度培训计划,有的放矢地抓好培训。在这方面要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管理和工

16、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突出班组长的业务培训,使班组长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有效地搞好现场安全管理;突出职工队伍的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工人应知应会教育和强制性安全轮训,提高职工的自保、互保技能,努力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技术型职工队伍。在坚持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等传统培训方式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职工喜闻乐见的新的培训方法,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培训还要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要明确规定管理人员、班组长、职工每月、每季度、每年学习培训的目标任务,将学习情况与个人工资奖金分配、提拔任用挂钩,严格考核,对优秀者重奖、重用,对不合格者不仅要重罚,还要进行补课,达不到要求不能上岗,真正将培训规划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学业务、学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设较高素质的干部和职工队伍,为提升安全工作执行力奠定人才基础。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