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444632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思考崇阳桃溪中学 周学光【摘要】:让学生做题既对又快是每位数学教师一个梦想,然而事实却让教师深感遗憾:学生对某些数学题目做了又做,结果还是做错了。如此拼命地解题,为什么教学效果还是不佳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做错的题大部分为数学中的“易错题”。作为教师,都知道解一道有代表性的题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其他题的思路与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为重要。因此在范例教学中应让学生解他们易错的有效题,并教会学生分析解答错误的原因。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典型的“易错题”,作出相应的分析思考。【关键词】:易错题 方法 原因 策略一道好题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产生其

2、他一些好题。波利亚波利亚曾说过:“如果你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下水;如果想成为解题能手,你必须解题。”因此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解题,而且让学生做得既对又快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但是作为数学教师,如果奉行时间换质量的原则,迫使学生加班加点来实施题海战术,从表面现象上看,他们的短期学习效果应该不错,但囫囵吞枣、重复训练的结果与教师的预想往往是大相径庭。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题学生已做过或已考过,而且有的甚至做过不止一次,可最终学生还是做错了。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那些一错再错的题中大部分为数学中的“易错题”。所谓“易错题”简言之即为学生在解答时由于某种原因容易出错的习题。为了实现教师的那个

3、“让学生做得既对又快”的梦想,作为数学教师应努力追求将学生的“易错题”转化为“易对题”。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合理运用“易错题”为范例,经过教学实践,呈现的教学效果表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现状分析,用“易错题”作范例的必要性在二次函数的单元测试中,其中填空题的第一题如下:在函数中,当m= 时,y是x的二次函数。该题正确答案是填m=3。批完试卷,我统计了一下,担任两个班的96名学生,只有21名学生能得分,得分率相当差。有点纳闷:本题在试卷中的位置是填空题第一题,难度应该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两个知识点,而且作为初三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应该是相当熟悉。按理来说,

4、此题的得分率应该比较高,但怎么会事与愿违,为此我进一步作了统计,发现有60名学生都填了m=2、3两个答案,另有10名学生方程解错,5名学生不会做。针对这种现状,我在反思:课堂上对二次函数概念“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且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已作了解释,而且对a的取值也作了强调,可为什么有60名学生填了m=2、3这两个答案?对他们的失分有点遗憾,因为不能简单地说他们没有掌握知识,只能说他们对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不严密,至使多了一个错解。如果他们的思维再严密些,就不会犯这类错。因此在试卷讲评时,我对概念的运用又列举了范例:如抛物线y=(m+3)x2+m2-9的图像原点,则

5、m= ,并向学生强调,在待定函数中某个系数的值时,必须要考虑函数是否有意义。发觉在后一次的单元练习中,类似的习题96名学生中,只有8个学生解答出错,其余的学生均能拿分。这种现象让我感觉范例的选择很重要。因为一道“易错题”的出现,往往能衍生出很多细小问题,同时也能暴露学生更多错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努力去观察、去发现那些学生在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思路不清晰、思维不严密,容易顾此失彼、叙述不严谨的习题。选择此类易错习题为范例,使学生在开始解答的过程中容易犯点错、留点缺憾,往往这样暂时的错误与缺憾会给学生带来永久的记忆。通过将学生的“易错题”作范例分析,帮助学生透彻地分析出错的原因,并

6、抓住出错的主要环节,帮助学生将缺失的知识补上。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满足于把错题改正过来,而是认真反思了出错的根本原因,也防止再犯同一类型的解题错误,如此的过程为学生今后能更加完美地解题提供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二、实践感知,学生求解“易错题”出错的原因分析一个题目出错的原因可以是多样化的,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掌握知识的深度也有差别,但根据题目本身的特征,结合学生的特点,可以将学生的解题易错大致归纳为下列四个方面。(一)只重视解题,忽视概念理解可能受小学数学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追求解题,以为只要会计算,会解题才是学数学的“真本领”。再则数学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抽象,所以他们认为,这

7、么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学与不学是一个样,没有什么关系的。有了这种想法,致使他们在解题时往往容易出错,因为他们不了解数学概念是解题的基础,是数学推理的依据。如果没有掌握概念而去解题,就如不拿钥匙去开锁一样,只会胡搬乱套,结果导致错误百出。例如:对“因式分解”这一概念理解,学生容易犯以下错误 错误之一:只进行了部分分解,结果没有化成积的形式例1:因式分解:a2 -2ab+ b2-1错解:原式=(a-b) 2-1分析:错解的根本是在只把原式的部分进行了分解成积的形式,没有将原整式化成积的形式。 错误之二:分解结果不彻底,还有因式可以分解例2:因式分解:(x2+2)2-(2x+1)2错解:原式=(x2+

8、2+2x+1)(x2+2-2x-1)=(x2+2x+3)(x2-2x+1)分析:上面的第二个因式(x2-2x+1)还可以因式分解为(x-1)2,至使分解不彻底。 错误之三:分解时因没有看范围而出错例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a4-4错解:原式=(a2+2)(a2-2)分析:因题目要求是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因此对第二个因式还可以继续再分解。 错误之四:分解时变形不恒等,与方程的变形混淆例4:因式分解:错解:原式=x2-2xy+y2=(x-y)2分析:在因式分解时,将恒等式的变形与方程的变形混在一起,错误地将分数系数转化为整系数,从而破坏了因式分解的恒等变形这个原则。笔者认为,学生正确理解因式分

9、解的概念,是学好因式分解的前提,如果对以上的四个经典“易错题”能掌握,那么在解因式分解的习题时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解几何习题中同样非常重要,如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这句话的真假时,学生也经常出错,误认为它是正确。因为他们对平行线的概念中必须有“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先决条件,而学生则经常会遗漏。因此笔者觉得,正确掌握数学的概念对学生解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只重视明显条件,忽视隐含条件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只着眼于题设中已经给出的明显条件,缺乏挖掘题目中所隐含条件的能力,特别对某些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往往因考虑问题不严密,致使解答时出现了不完美,因而出错。例如:在

10、解关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有关习题中,学生经常会忽略考虑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根的判别式0、顶点位置等这些隐含条件,致使解题时出错例5: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错解:因为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即0,解得k-3 分析:由于忽视隐含在题目中的条件,即,故出现错解。例6:已知二次函数y=2x2-4x+1,求当0x5时,y的变化范围。错解:当x=0时,当x=5时,所以当0x5时,1y31分析:错解的原因是对二次函数的性质缺乏了实质性的理解,忽视了抛物线顶点的位置。事实上,在抛物线对称轴的x=1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于是当0x1时,y的范围是:-1y1,,而在抛物线

11、对称轴的x=1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于是当1x5时,y的范围是:-1y31,因此综上可知:当0x5时,y的变化范围是-1y31。ABCDEFGH图1例7: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90AB=12,DC=8,AD=4,求内接矩形AEFG面积的最大值。错解:作CHAB于H,则DC=AH,BH=4,所以AD=CH=BH,B=45,设EF=BE=x,则AE=12-xS矩形AEFG=AEEF=x(12-x)= -(x-6)2+36所以当x=6时,S最大=36分析:此题中因原梯形的高线是4,所以EF=6是不可能的,错解正是忽视了0x4这个隐含条件而导致的。(三)重视题目片面特征,忽视解题的全

12、面性许多数学问题,当题目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其结论也会跟着变化,在解题时,应该用分类思想来考虑它的所有可能情况。如果不将问题全面讨论、合理分类,做到不重复又不遗漏,那么就很难得到完整的答案。例如:等腰三角形中的有关习题中学生经常会忽视“分类思想”致使漏解或错解例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是40求它的顶角。错解:如图2所示,BD为腰AC上的高线,且ABD=40,所以A=50分析:对于三角形的高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可能是在三角形的外部,因此还有一种情况,如图3所示,BD为腰AC上的高线,且ABD=40,所以xyA(1,1)O图4PP1BCAD图2BAC=90+40=130因此本题

13、的正确解是:50或130ABCD图3例9: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点A(1,1)请在x轴上找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求出P点的标。错解:由图4易找到,满足条件等腰直角三角形AOP的P点的坐标为(1,0)和(2,0)。分析:对等腰AOP,根据腰的关系我们应分三种情况考虑即:(1)当AO=AP时,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 P(2,0)(2)当OP=AP时,此时点P是OA的中垂线与x轴的交点, P(1,0)(3)当AO=PO时,此时点P是以O为圆心的圆与x轴的交点,P(,0)或P(-,0)解数学题一定要严谨、周密,既做到不能“丢解”,又要做到不能“增解”,许多题目中,命题者经常会刻意设

14、置陷阱,以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利用“易错题”作范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习题缜密、周全的分析能力。(四)重视默认条件,从而想当然地解题,忽视题设的实质意义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根据自身的解题经验,会不知不觉地误将一些自己默认的条件附加在已知题设上,或者是将一些根据特殊情况得出的结论作为解题的依据,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想当然,会自己制造出某些来路不明的条件附送在已知条件上,当这些条件轻易去用时,自然会出现某些不合理、不严密的结论,从而导致解题错误。例如:在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这一性质解题时,学生容易忽略等腰三角形这个前提条件例10已知,

15、如图5,在ABC中,D为BC中点,AD平分BAC求证:ADBC错证:AD为BC边上的中线,AD平分BAC(已知)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分析:因为学生在解题时,对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这一结论已经耳熟能详,但忽略了“三线合一”运用的前提是此三角形必须为等腰三角形,因此在解题时往往会把等腰三角形这个条件附加在已知条件上,从而导致错误解。此题的正确解法思路不唯一,但不能直接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BDACD,思路一:从“中点延长法”的思路去考虑,如图6,根据证明ABDECD(SAS)后再证明。思路二:应用“中点延长法”,证明四边形ABEC为菱形,根据菱形性质,从而得证。思路三:可以作DEAC于点E,DFAB于点F如图7,ABCED图6根据AD为中线得SABD=SACD,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DF,从而得证。ABCD图5ABCD图7EF这种类似的错误主要是默认了已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原因是学生思维有一定的障碍,他们在已知的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