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437294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教学重点:整时与半时的认读;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难点:整时和半时钟面指针的规律;观察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要求学生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每个家庭中都必备有挂钟或钟表,一名6-7岁的儿童也每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这样使学生在各种感官上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钟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所以教学难点应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来判断所

2、表示的时刻是多少。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得的有关钟表的经验,不把认识钟面、整时、半时作为“全新”的知识进行教学,而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进行自主、合作、探索研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教学资源: 1、网络教室,实物投影仪,每生一台电脑。2、每位学生一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教师演示用的实物大挂钟一个。3、动画课件模块:1小军、小明起床的情景画面 2整时和半时的卡通时钟娃娃。4、“钟表的认识”局域网页一个(5个模块:小明的一天、钟面的认识、钟表练习、钟表小

3、史、酷钟欣赏)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学目的:1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认识整时。教、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学具钟表等。教具、学具准备:实物钟、学具钟、实物展示平台及相关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展示课件: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师:听,这是什么声音?(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课件出示图:大雄正在干什么

4、?(起床)谁能告诉大家大雄是什么时候起床的?(7点、7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钟)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以儿童熟知的生活场景为导入,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观察钟面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认识钟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a都有两根指针,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b都有从1到12共12个数

5、。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评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2认识整时尝试拨钟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拨在带来的小钟上,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讲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学生分组操作后,各组选派代表展示所拨时刻。(有拨整时的;有拨半时的;有拨大约几时的。)小组讨论师:请同学们按照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把这些时间分分类。先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分,从中选取整时的钟面进行教学。比较归纳师:观察这些时间,你

6、有什么发现?a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b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板书学生所说时刻,并说明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11时、8时、9时、6时)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a师指着其中一个显示11时的钟面,问:11时在电子表上是怎样显示的?(板书:1100)b师: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c师: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d师:你能用电子表示法写出剩下的时刻吗?(800 900 600)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

7、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设计新颖。另外,通过设计“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并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3应用师:大雄听到这里这么热闹,也赶来了。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请大家提意见呢!a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大雄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用两种书写方法将“大雄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7时起床,8时上学,10时做操,12时吃午饭,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9时睡觉。)b展示学生作品,评一评,看谁写得好。c讨论:大雄一天的活动安排得合理吗?你想对大雄说什么?(大雄晚

8、上9时睡觉太晚了,最好是晚上8时睡觉。)d课件显示“上午8时大雄上学”和“晚上8时大雄睡觉”两幅图。师: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一天包括白天和晚上。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一圈表示白天的时间,一圈表示晚上的时间。)评析:学生对于“早睡早起”、“看电视”、“睡懒觉”等情节都有切身体会,通过“你想对大雄说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大雄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之中。利用大雄的作息时间情境图,呈现“现实冲突”为什么一天中有两个8时?让学生“议一议”,生动形象,富有童趣。三、综合应用1请你设计一份星期天的

9、活动安排表。在括号里写时刻,在_上写活动内容,比一比,看看谁的安排合理。上午( )_ ( )_下午( )_ ( )_2帮小熊修钟。(1)师:小熊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能干,想起家里的钟有一根指针掉了,想请你们帮它添上,你们能帮它添上吗?课件显示钟面,钟面上只有一根长针指着12,师:时间是4时,缺少什么?该怎样画?学生回答后,媒体演示:在钟面上画时针,时针指着4。(2)师:小熊还想考一考大家呢!小熊:再过一小时是几时?(5时)小熊:猜一猜,走这一小时,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吗?它们走的路一样多吗?课件演示: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评析:练习设计突破了“就数学练数学”框子,教师没有大量出示一些人为设置

10、的钟面时刻让学生去认读,而是创设了“安排星期天的作息时间表”、“ 帮小熊修钟”等情境,把对时刻的认识与有趣的情境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的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四、拓展总结师: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本课小结一改“你学会了什么?”的提问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是课的延伸,让人感觉课虽结束,可意犹存。总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

11、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摆正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通过看、拨、比、想、说、议、评、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应用。既注重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整堂课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

12、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本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

13、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

14、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实物钟,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如“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时,启发学生思考,时间安排应该合理、科学,注意劳逸结合

15、等,尽管学生的安排表五花八门,但是通过“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的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P 上一页123一、设计说明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知识。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经验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由于时间和时刻看不见、摸不着,不具备形象性、直观性,再加上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监督能力较差,所以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观察力的薄弱使得他们常常忽略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因此认识半时往往会出现问题,12时半他们可能会看成6时,同时由于对钟表的旋转顺序不清,他们又常常产生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