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389311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理解“课程思政”.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理解“课程思政”#优选、有关“课程思政”的学习资料一、什么是课程思政二、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五、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课程思政”教课改革六、复旦: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七、高职专业课程实行“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研究八、对于“课程思政”几个问题的分析一、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看法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讲堂思政指以建立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品局的形式将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共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04年以来,中央

2、先后出台对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1/35word.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之路。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侧重要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度中,建立全员、全课程育人品局的理念也愈来愈清楚。第一阶段:2005年起,启动实行“两纲教育”,推动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大纲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建立大中小学德育系统。“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

3、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足表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依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行建议”,逐渐订正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使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致,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全部课程实行学科德育供给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在总结过去10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高德育实效性,一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交融进各学段、各学科。第二阶段:2010年起,肩负国家教育系统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

4、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0年,上海肩负国家教育系统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以此为契机,在“两纲教育”基础上,研究形成了2/35word.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可、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品为要点的顶层内容系统构架,并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展开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着眼纵向连接。密切联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依靠各学段德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连接、分层实行、顺序渐进、整体推动作为根本要求,要点在学段的纵向连接上下功夫。二是“横向贯穿”。就是要把第一讲堂、第二讲堂和第三讲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足发挥第

5、一讲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第二讲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高第三讲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三个讲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增补。三是“三位一体”。就是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协力,充足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增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的研究,大中小德育课程连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连接,要点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般配度不够等问题,确实提高大中小学德育实行的有机整体性。第三阶段:2014年起,将德育归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渐研究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4年上海市

6、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三个制度系统:一是以依照教育规,回归育人为本为要点,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生发3/35word.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增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要点,形成科学分别而又有机一致的“管办评”制度系统;三是以增强资源共享,促使交融互补为要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双赢的共同联动制度系统。在三个目标系统中,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系统,全面浸透到学校教育教课全过程,充足表此

7、刻学校平时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这个阶段以后,上海逐渐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认识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从高等教育“育人”实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可以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足发挥讲堂教课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串于学校教育教课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讲堂教课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种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全部课程育人功能,落实全部教师育人职责。二、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

8、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4/35word.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课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环绕“知识教授予价值引领相联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型,此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修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紧紧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足发挥其余全部课程育人价值,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修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系统,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一、显性思政:充足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

9、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展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当是高校全部人材培养的核心课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功能,应着力破解以下难题:一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连接的问题,要点是与中小学政治课程的连接,要解决好知识重复和内容重视点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本科课程与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连接,即如何表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二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横向贯穿问题,要点是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高校局势与政策课如何互相支撑、互相促使的关系。特别要发挥高校局势与政策课优势,这门课程汇聚了其余各门课程的基来源理,集中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今世中国的最新实践,拥有极强

10、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余各门5/35word.课程的延长和拓展,应当作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课改革的“示范田”。三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系统创新,办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互相关系,真切表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四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供给有效支撑。二、隐性思政:使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行“课程思政”,既要增强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修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发掘高校全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

11、相辅相成的过程。综合修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要拟订综合修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环绕系统体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课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系统,增强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修养课程的价值使命。二是要打造好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叙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建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乞降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三是要增强综合修养课程教师团队培养。专业课程,侧重以专业技术知识为载体展开育人工作。一是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征,分别发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

12、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课指南。从教课目的、教课内容和环节、教课策略与方法、教课资源分派等方6/35word.面拟订试点方案,编写教课指南。三是在试点基础上,从教课资料、教课策略、教课组织和教课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有关建设建议的方案。“课程思政”是上海在推动德育综合改革进度中,从地区实践层面产生的工作理念,当前还在研究阶段,既缺少谨慎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好的制度设计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申“要用好讲堂教课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良中增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知足学生成长发展需乞降期望,其余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13、同向同行,形成共同效应”,为我们持之以恒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坚定了信心。我们将侧重在成立长效体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串教课科研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要健全讲堂教课管理方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拟订、教课督导听课、教课纪律拘束等方面成立规范性制度安排;要增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形成查核评论和激励体制;要增强研究,说明“课程思政”的学理依照和建设内涵。最后,经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激励,让“课程思政”理念人心所向,形成可复制、可推行的建设方案。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7/35word.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靠谱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眼前的一道难题。最近几年来,各地各高校下鼎力气创新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摸索出许多卓有成效的门路,累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本报今天起开设“聚焦高校思政教育”栏目,报导此中的典型做法,敬请关注。“姜老师把亲历过的浦东开松开发、申办上海世博会等故事讲得生动接地气,我从中感觉到上海20多年来的变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步的缩影。”听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主讲的读懂中国”局势与政策课,电子信息专业大一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