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36717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资金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园区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项目 项目建议书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二0一一年十二月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吴春雷电话:18686570051、18704320176邮箱: 目 录一 项目概况1二项目提出的理由3三 市场需求和分析预测9四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5五 场址选择16六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19七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供应30八 节能31九 环境影响评价34十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6十一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9十二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0十三 风险分析41十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43II一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与性质项目名

2、称: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1.2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园区。1.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内容本项目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园区工程项目。项目拟新建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和年产100万平方米两维及三维碳纤维织物生产线,形成年产300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的生产能力。引进国际国内先进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66.67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94.86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387.36万元。1.4项目建设起止年限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2年3月起至2014年2月止。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3、项目总投资9338.4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940万元,流动资金2398.49万元。本项目所需资金中全部自筹。1.6主要经济指标(1)年销售收入 17266.67万元(2)总成本费用 13994万元(3)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94.86万元(4)利润总额 2387.36万元(5)所得税 596.84万元(6)净利润 1790.525万元(7)投资回收期 6.46年(税后)(8)财务内部收益率 21%(税后)(9)盈亏平衡点 47.57%(各年平均值)1二项目提出的理由2.1项目提出的背景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具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双重用途的新型材料,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疲劳、抗腐蚀

4、、导热、导电等优良性质。近几年,随着国内外新材料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及国内先进设备的引入,国内碳纤维制品和应用有了质的飞跃。主要应用领域为:成熟市场有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体育器材、建筑加固、风力发电和新型电缆;新兴市场有医疗器械、增强塑料、压力容器、摩擦材料、钻井平台、石油开采等;待开发市场有汽车、高速列车、新能源等领域。当增强材料碳纤维浸渍树脂后,在被成型前存储,这就是预浸料(Prepreg),是英文Preimpregnated的简写。预浸料有三种形式:预浸丝束(Tow-Preg)、单向预浸带(Undirectional Tape)和预浸布(Prepreg Fabric)。随着增强材料、树脂和

5、制造方式的发展,预浸料正不断地从传统的航空航天和体育器材领域向汽车、造船和建筑等新兴领域转移。目前碳纤维在国内外风能发电领域应用空间十分广阔,风力发电设备用碳纤维预浸布需求量也逐年增多,市场发展潜力达。碳纤维织物是以碳纤维为原料机织而成。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商品化的碳纤维编织物的几何结构已从平面的一维、二维发展到了立体的三维甚至多维编织物,专业的碳纤维编织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已应用在碳纤维编织物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方面。由于编织使纤维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了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的纤维织物,因而以其为增强相的复合材料显示出很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吉林市是国内最早开展碳纤维研究开发

6、的地区,拥有一批碳纤维的专利与科研成果,吉林市碳纤维产业在国内碳纤维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优势。吉林市碳纤维基地已于2010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基地正在建设中,未来将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包括人才引进政策等。江城碳纤维有限公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项目也属于碳纤维基地的“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2.2本项目建设的优势吉林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经技术部评审,被证实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基地拥有骨干企业6家,在建羡慕11项,计划总投资40多亿元,已完成投资13亿元。区内已建成吉林碳谷碳纤维公司、中钢江城碳纤维公司、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公司、吉林市合润公司等一

7、批碳纤维研发生产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碳纤维产业链。经开区在打造新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方面,以建设高附加值的特种纤维产业基地为目标,巩固和发展碳纤维产业的原料、技术及科研优势,正在大力推进碳纤维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生产,发展聚酰亚胺纤维等特种纤维;发展竹纤维、麻纤维等纺织新材料。经开区以龙谷物流中心为龙头,面向全市生产服务业需求,建设完成了大宗商品运输中转基地、物流集散中心、现代化仓储等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经开区内已基本形成了立足吉林、服务长吉图、辐射东北、对接东北亚的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中心。本项目符合吉林市总体规划和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通过本项目可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

8、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使之与中心城区城市化建设步伐相衔接,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有效载体,形成区域竞争优势。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支撑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是国防现代化的紧迫基础材料,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诸多相关产业进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基本要素,更是当前和今后推进节能环保、维护社会安全、构筑低碳经济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新型材料之一。正因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军民两用的战略材料,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材料,因此是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和涉军产品“禁运”的项目之一,也是专

9、利技术覆盖面最广的产品,因此,只能靠企业、科研机构自主研发和国家的鼎力支持来不断壮大自己的产品,满足国民经济日益增长扩大的需求。(2)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且随着国内碳纤维供应量的提升以及新兴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其消费量将会稳步增长,据国家最权威机构调查表明:中国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的需求在2015年左右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预计达到2万吨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复合材料制造商和终端用户。由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是发展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我国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禁运封锁。鉴于此,我国化学纤维工业“

10、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特别指出把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的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作为重中之重,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成为国家迫切需要短期内突破的高新技术品种。中钢江城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尽快实现高性能碳纤维制品的产业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3)企业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赢得经济效益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江城碳纤维仅仅停留在中间制品的制造,无以达到效益最大化,所以,该项目的实施,是丰富产业链,占领行业制高点,为企业赢得最大效益和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我国最早从事碳纤维和碳

11、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生产的企业、作为目前国内军用碳纤维定点生产单位,中钢江城理应承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历史重任。同时中钢江城在保持碳纤维生产的优势基础上,未来将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做到生产、研发、储备并举,届时,企业将保持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国内领先优势,核心竞争能力增强,拥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4)促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扩大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

12、地位,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群体强势的形成。对实现我国碳纤维生产的国产化,促进我国风力发电、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吉林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挥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园区已有碳纤维产业条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早日实现碳纤维及其材料的工业化生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将使企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提升吉林市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4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文件。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

13、价方法与参数发改投资20061325号。国家发改委国家高薪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0643号。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申报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专项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3177号。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碳纤维产业园区“关于年产300万平方米风电叶片用碳纤维预浸料生产项目设计委托书”。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吉林省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合同书。(2)编制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扬求实创新精神,采用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总图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充分考虑土地现状和装置布局特点,设备布置紧凑、合理、美观,有利于生

14、产和检修。充分利用开发区的公用设施等已有条件,使本项目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与之合理配套。在保证装置先进水平和长周期生产的前提下,优化建设投资,做到投资省、见效快,早日发挥效益。认真执行国家、行业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工业卫生、节能节水等统筹兼顾,减少污染,消除生产对环境和职工健康的危害。三 市场需求和分析预测3.1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近几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能源、工业应用领域的消耗持续增长,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能源、工业应用领域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价格不断降低,能源、工业领域用量持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我国碳纤维的需求趋势与国际碳纤维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过去10年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消耗年均增长率为12.4%。此外,考虑到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还在不断发展,许多用途还有待开发,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和新能源汽车、新型电缆、油田开采、土木工程、高速有轨交通和其他机械零部件的应用以及电子设备套壳、集装箱、医疗器械、深海勘探和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将是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未来的潜在消费市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