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36487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1,0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套.doc(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三、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2、。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观察图片,听录音。、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1. 结合具体

3、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1)幻灯投影P2的彩图,利用现实生活的背景让学生说出熟悉的几何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2)展出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的模型,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2、过程:(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圆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然后学生回答。(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棱柱、圆锥的共同点与异同点,老

4、师巡场指导。(3)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对每一种答案再交由学生共同讨论它的正确性。(4)幻灯演示,棱柱的两种类型:直棱柱与斜棱柱,一般棱柱仅指直棱柱。(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a、按底面b、按侧面学生上台动手将这几种几何体进行分类,老师让学生试着说明归类的理由是什么?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应用鼓励的目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3、议一议:投影P3的图片让学生感知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可能是书房的一角可能是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分组讨论:(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 (学生在回答桌面时老师应指出桌面是指整个层面)(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5、与圆柱、圆锥类似?挂篮球的网袋是否类似于圆锥?为什么?(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4)请找出上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5、小结: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七、练习设计P4习题八、板书设计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例3、例4(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四课时一、课题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二、教学目标1.从

6、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面动成体”的理解。四、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上节课我们观察和讨论了生活中的一些几何体,今天再一起来寻找构成图形更基本的元素面、线、点。1.展示投影(建筑、生活实物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2.你能举出更多生活中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等图形的例子吗?(二)、新授1.由观察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投影展示正方体和圆柱体议一议:1)正方体是由几个面

7、围成的?圆柱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和学生共同总结得到:体由面组成,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3.投影展示课本P6想一想图形(动态)与学生共同填写:点动成 ,线动成 , 动成体。4.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5.课堂练习:投影展示长方形(矩形),想一想将长方形绕其中一边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几何体?教师用投影动态演示旋转情况,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化解难度。(三)、小结1.生活中图形丰富多彩,点、线、面都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2.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8、七、练习设计P7习题1.2.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及一个五棱柱。(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八、板书设计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3)(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二)观察发现 例5、例6(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九、教学后记第五课时一、课题 1.2展开和折叠二、教学目标1、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体会数学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离不开数学。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四、教学手段现

9、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数学。板书课题:人类离不开数学。2.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1.学生举出周围的实例,说明人类离不开数学。二、导学1自然界中的数学数学的存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天工造物,每每使人惊叹不已;生物进化提示的规

10、律,有时几个世纪也难以洞悉其中的奥秘。蜂房的构造,大概最令人折服的实例之一。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琪实测了蜂房底部菱形,得出令人惊异而有趣得结论:拼成蜂房底部的每个菱形的蜡板,钝角都是10928,锐角都是7032。瑞士数学家克尼格经过精心计算,结果更令人震惊:建造同样体积且用料最省的蜂房,菱形的两角应是10926与7034,与实测仅差2分。人们对蜜蜂出类拔萃的“建筑术”赞叹万分之余,无人去理会这不起眼的“2分”。不料蜜蜂却不买克尼格的账,冷酷的科学事实后来去判断错方是克尼格。公元1743年,大数学家马克劳林改用数学用表重新计算,得出的结论与马拉尔琪的实测不差分毫。简直不可思议。1.阅读课本

11、第3页:蜜蜂营造的蜂房体会自然界中存在着数学。2.思考并回答:太阳能的蓄水桶为什么做成圆柱体而不做成长方体?(答案:同样面积的材料做成的圆柱体比长方体的容积大;或者同样容积的圆柱体比长方体用料省。)2人们身边的数学数学的应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晶体(如冰糖)的表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内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群中,小到衣物装饰,大到房屋建筑、路面铺设,几乎处处都有美丽的对称性装饰,古代皇宫中壁画的边饰等无不含有极为壮丽的对称美,以至亡国之君李煜在身受软禁之际,还深情怀恋昔日的“雕阑玉

12、砌应犹在”。投影:课本第4页至第5页道路铺设平面图,可适当增加。练习:第5页第2题。(建议:在课前或课堂上让学生做几个正六边形,可让学生直接在图形上临摹后剪下,教师也要事先准备好。)2.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用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飞船航行,任何时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到处都体现着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在天体运动着的星球遵循四种轨道,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依据运动速度的不同(即7.9千米/秒、11.2千米/秒、16.7千米/秒三种宇宙速度)顺从地运行在圆、椭圆、抛物线及双曲线的轨道中。人造地球卫星要想发射成功,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

13、、投入、产出、贷款、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卖与批发、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等,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教师向学生投影展示报纸上的上证或深证走势图。)1.观看投影并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所展示的图形中分别是由哪些形状的地砖铺成的;(2)你认为哪一种铺设方法最常见、最美观。2当堂完成作业第8页第3题。(建议:(1)、(2)两问可让学生直接回答;第(3)问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讨论,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由回答问题的机会,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3群芳斗妍曲径幽数学的美(本节属增加内容,可根据时间自行调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数学势人类最伟大的精神

14、产品之一。每一个数学公式,就是一首诗,公式C=2R就是其中一例。司空见惯的图形圆,内含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把她们紧紧相连。天地间有无数个圆,惟有C=2R这个纯粹的圆最精致、最完美。这是数学家的智慧与大自然灵气撞击而再生的哲理美,因而人们常用“圆满”比喻十全十美。比例的数量关系,以其天造地设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c0.618。这0.618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法国的圣母巴黎院、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的构图都融入了“黄金分割”的匠心。2小结:本节课从同学们自己身边的实例入手,从三个方面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晴雨表。3布置作业:请你设计一幅道路铺设平面图。(教师课后可将学生设计的平面图展示交流。)七、练习设计课堂基础练习1、计算:12+34+56+100+101= .答案:502、计算:1+2+3+2003+2004+2003+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