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35512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南宁市民族大道中段小学林凯一、教学内容及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19-20,第一单元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本单元是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课为本单元最后一课,此前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一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是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建立生物群落的概念。同时通过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的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

2、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物与环境之间联系与影响、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二)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态失衡及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四、学情分析:到这课为止,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一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从“生态瓶”推广“草原”,再到“沙尘暴”,使学生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

3、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系统,通过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五、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鹰、兔、草的图片,有关沙尘暴、发菜、猎隼的视频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欣赏大草原美景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旅游吗?谁来说说你去过最美的地方是哪?(学生自由答,如能答出大草原,则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如不能,则教师继续引导。)大家想知道老师去过最美的地方吗?请看屏幕(播放大草原美景视频)。(二)认识生态群落师: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生活中许多动物和植物,你知道都有哪些吗?(学生自由答,教师将相应动物图片拖入课件中)。大草原之所以那么美,也正是因为生活在此的每一种生物都和谐相处,

4、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生态系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论有关生态平衡的问题。(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像草原上的草、兔子、牛、羊等生物这样,在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屏幕出示)请同学们齐读一遍。(齐读毕)(二)鹰、兔、草师:同学们,在这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生物里,你能找出哪些食物链?(生答,师课件中板书,同时注意强调食物链通常是以植物为开始,以凶猛的肉食动物为结束。)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寻找,我们发现了一张草原生物群落食物网。但如果这个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我们眼前的大草原,还会这么美吗?(生答不会)那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师:我们以“草兔鹰

5、”这条食物链中的三种生物为例,设想一下: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组讨论一下。(生充分讨论,并回答)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为了分析更清晰些,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实验进行探索。假设在草原的某一个区域,只生活着草、兔和鹰三种生物,2个单位的鹰、5个单位的兔和8个单位的草就能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生物群落。如果鹰少了,首先会发生什么现象(影响到谁)?(兔子天敌减少,兔子大量繁殖,兔子数量增加)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影响到谁)?(草被兔子吃光,来不及生长)反过来,草被吃光了,兔子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兔子没有食物会被饿死)之后还会发生什么?(剩下鹰会没有食物也会饿死)最后草原上还剩下什么?(教师操作课间增减草、

6、兔、鹰图片数量,最后课间剩下黄土、沙漠)草原上的生态还平衡吗?(不平衡)没错,草原生态将失去平衡。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了如果鹰减少了,发随之带来的问题,并最终导致草原生态失衡。那么如果兔子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草减少,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用上桌面的小卡片,在小组内也进行两次模拟实验,并完成记录单。学生模拟实验结束,各请一组学生展示汇报。师小结: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草、兔、鹰无论哪一个减少了,最后都讲导致草原生态失衡。那么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子、或是草的减少呢?(学生充分回答,教师适当引导)因此我们要杜绝这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三)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师:刚才我们对

7、草原生态失衡进行了模拟实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生态失衡的现象已经出现。(出示课本资料,学生阅读)资料:我国的北方,有许多半干旱的草原地带,除了人类放牧的牛羊,还生活中肉食性的猎隼(sn)、狐狸和狼;杂食性的鼠;植食性的兔;还有蝗虫、蚱蜢等昆虫,以及我们喜爱的百灵鸟。那里还生长着中药材甘草、远销国外的名贵特产发(f)菜等,可是当地的生态平衡政治遭到破坏。生阅读完资料后,教师展示猎隼、发菜、百灵鸟资料(着重介绍百灵鸟)。扩展资料1: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它大多生长在干旱的草原、荒漠、平滩荒地和低山小丘,我国的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均有生产,而宁夏最为著名。

8、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采集发菜的现象十分猖獗,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2000年6月20日国家已将发菜列为一级保护植物。扩展资料2:猎隼(sn)又叫鹘(h),是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驯熟后可帮人捕猎。猎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近年来,由于猎隼在中东一些国家是王宫贵族的宠物,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境外一只经过驯化、体型高大的猎隼价格很高,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猎杀、猎捕和走私猎隼的情况非常严重。猎隼的数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引发鼠害泛滥,给当地牧民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猎隼现在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扩展资料3:水葫

9、芦俗称水浮莲、凤眼兰,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杂草,通常自由漂浮水面。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30年代作为生猪饲料引入我国。实际上,水葫芦营养价值极低,并不能起到肥壮猪只的作用,倒是对水体有净化的作用。但是,由于水葫芦繁殖快,易在生长区内形成优势物种,导致其它水生植物的减少甚至消灭,并且会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当水葫芦大量繁殖时,就会堵塞河道,阻碍排灌,影响水体流动、航运和城市景观等。专家介绍,水葫芦在原产地有自己的天敌,因此繁殖不会太快。而我国在引进此物种时,没有考虑到食物链平衡这一点,从而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现在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

10、元人民币。扩展资料4:百灵鸟也叫蒙古百灵,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的草原上。它不仅能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而且活泼灵巧,非常招人喜爱。198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其确定为区鸟,列为自治区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百灵鸟不仅叫声悦耳,而且肉质鲜美,被当地人称为“一口香”。这给百灵鸟带来了被猎杀的厄运。一只百灵鸟能卖到100元左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内蒙古盗猎百灵鸟的活动愈来愈猖獗。最多的时候,一年有近4万只百灵鸟被违法捕捉。如此动人的小鸟,却在不断遭到不法之徒大规模的捕猎,“面临着绝迹的威胁”。一年四季在草原上繁衍生息的百灵鸟,对草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百灵鸟以草原上的蝗虫等害虫为食,一只百灵鸟一年

11、能捉3万多只害虫,而百灵鸟又是狼、老鹰等肉食动物的食物来源之一,这些动物同时又是草原鼠害的天敌。所以,百灵鸟被大量捕杀,必然会造成草原的生态失衡,最终加剧草原的退化。师:结合资料,小组内说一说,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内蒙古当地生态失衡。(学生组内充分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引导)师: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过度捕杀、非法采集、过度放牧等,结合百灵鸟捕食蝗虫为例,向学生阐述4万只百灵鸟遭到捕杀后,每年会有4000030000=1200000000 12亿只蝗虫没有了天敌播放视频,截屏对比前后,加深学生感受。) 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是什么? 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由学生充分思考发言)师小结: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是十分不易的,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其中一个恶劣的结果就是导致沙尘暴的肆虐。(播放沙尘暴视频)生态失衡后所带来的噩梦般的结果让我们更加明白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四)总结下课师:今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那么就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下课。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维护生态平衡模拟实验记录单五( )班 第_小组鹰少了兔子少了草少了首先会发生兔子增加接着会发生草被吃光还会发生兔子全被饿死鹰全被饿死或全部迁徙最后导致生态失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