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充实的学习之路(1交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35282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天充实的学习之路(1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5天充实的学习之路(1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天充实的学习之路(1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天充实的学习之路(1交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天,充实的学习之路 重庆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培训心得 杨小娟5月4日,为期15天的“教育部国培计划(2014)重庆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培训拉开序幕。就这么长的一个培训名称来看,它可能也有几分“高端”。的确,在这个班100个学员中像我这样来自区县的普通老师就10个左右,一看这结构,真是压力山大!果不其然,培训期间,课堂上、研讨室里争相抢话筒的激烈场面,学友们个个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名师们要完成一个高大上的教学设计那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所以没去报道之前就开始紧张,去了之后一直紧张,此时仍然紧张,不过紧张归紧张,我还是硬着头皮简单与大家交流以下几点: 一、用数学思想

2、方法塑造灵魂 稍作回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们用到过几次?“圆的面积R”我们又用到过几次?不难发现我们所学的好多知识点除非是从事专业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几乎是用不到的,就算要用它,我们上网一搜索答案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仅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而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从中领悟其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模型思想、几何变换思想、推理论证思想等等。这将是对学生终身有用而万能的网络也无法替代的。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

3、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标把“双基”丰富为“四基”,“基本思想”作为第三基,不再是附属品,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素养的一部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方法的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用数学文化浸润心灵 在我们教材的“数学广角”、“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领域涉及了不少数学文化的内容,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它被老师们所忽视掉了。 数学教育哲学家郑毓信教授说,“如果您的教学始终只是停留于知识与技能的层面, 您就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如果您的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思维,您就是一个“智者”,您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智慧;

4、如果您的数学教学能给学生无形的文化熏陶, 那么, 即使您只是一个小学教师、即使您身处偏僻的深山或边远地区,您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师, 您的生命也因此而充满了真正的价值。” 是的,数学文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它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丰富数学学习内容,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各个知识点和教科书编写意图,积极发掘数学与生活、数学活动过程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这些数学文化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是课前开篇引入、课中趣味穿插,还可以是课末锦上添花,或者专题延伸拓展。 三、用等待成就学生的精彩新课程的课堂是具体的、动态

5、生成的,它不是教师可以完全预设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当学生学习成功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和学生一起分享经过自己的艰苦探索最终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励他们加倍努力,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更要以百倍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发现,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质疑、相互补充完善的功能,提供他们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合作交流,各抒己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面对学困生,以我为例的好多老师都不习惯等待。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允许落后,那就等着自己难受!所以,老师们,让我们慢慢习惯等待,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解放我们自己。愿大家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2015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