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34764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远征: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扩大内需战略7月29日,由正略钧策钧策汇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育中心共同主办的钧策汇第四期论坛在广州举办,论坛以“年中看中国经济十二五下的企业转型”为主题,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曹远征作为主讲嘉宾做了精彩分享。曹远征在其演讲中指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从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消费型,“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是稳定中产阶级,扩大内需,并预计未来5年内,居民收入将翻番。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曹远征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条件跟过去30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构成了结构转型转变的动力和压力。随即他从四个方面解释了这种变化

2、:第一,世界经济不再会重现过去10年的繁荣景象,世界经济未来会低速增长。第二,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意味着低成本制造优势不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假定社会保险费提高5%,人均工资上涨10%、人均工资上涨1%和社会保险费上涨5%,不管哪种前景出现,你都会发现利润率大幅度下降,利润下降,所有的部门无一例外,中国所有的劳动力成本都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提高意味着两件事,一是低成本制造优势受到挑战,二是技术进步就更为迫切。现在沿海出现的转型,最大的源头就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增加工人更为重要。第三,人口红利趋于消失,意味着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难以维持。中国的经济基本靠投资驱动型,投资高速增长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未来

3、如果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投资的状况会如何?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的抚养比会再次上升,意味着干活的人少了,吃饭的人多了,一个老龄社会的抚养成本比一个儿童社会成本不一样,基本上是儿童社会成本的2倍以上。这也意味着储蓄会下降,储蓄下降意味着投资驱动型经济就受到了挑战。第四,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对此,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李培恩认为,未来尤其“十二五”环境因素的变化,人口红利的消失,外向型经济的不可持续等等,有人觉得转型升级好象很多是政府的事儿,是政府在推动,我的理解不是这样,不是要不要转型的问题,是必须转型,而且要赶快转型,否则你就要被调整,你不调整就要被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尤其

4、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管理方式的转变,技术创新太迫切了。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有望翻番曹远征还分析了新兴经济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他分析了巴西、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巴西、阿根廷的基尼系数高于0.5,很难稳定中产阶级。在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导致了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而一些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基尼系数在0.3左右,所以,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就是扩大内需,稳定中产阶级的收入。”曹远征指出,“十二五”期间,稳定中产阶级收入主要从“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入手。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工资增长要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

5、步,居民收入要与GDP的增长同步。曹远征预计,尽管中国经济很难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但是维持在8%有可能。如果未来10年中间GDP增长保持在8%,居民收入与增长相同步,意味着10年之内居民收入翻番。在未来五年中,如加上社会保障开支力度增加,由于包括工资在内的居民收入有望达到15%的增长,这意味着居民收入五年内翻番。结构调整需重视人的培训提升现场有人提问,“十二五”规划产业结构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必然会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中小企业倒闭以后的生产工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他们缺乏技术,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失业,他们的收入怎么去增加?曹远征对此回应,关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问题,由于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原来的一些工人

6、技能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培训就是必然了。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倪龙腾认为,培养人力是一个大的趋势,未来培养人力,经济是基础,必须要先给待遇,然后再让他能力提高。第二点,人力培养,经济是基础,尊重是其次,对人的积极性、原创力给予尊重,我们的企业往往做得不够,从老板的角度要求怎么样,很少有对员工尊重。第三点,很多矛盾都集中在一起,人的情绪即心态是一个大问题,要关注员工的情感建设,甚至是文化、价值观的建设。我们以前说国有企业办社会,现在反过来,不仅关注员工工作的情感建设,还要关注工作之外的情感建设。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李培恩认为在人力资源投入多少,将来就会产出多少。对人的投入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是全面素质的提高,企业的员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就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当中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小企业。我们每一个企业家真正把员工当一个人看待,我们是一个经济人,也是一个社会人,也是一个文化人,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相信这样的企业才有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