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6.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3467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6.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广州市第十中学 陈满钗一、课程标准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学习目标1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写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变迁的具体表现。2能在与同学的讨论及启发下,说出引起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因。3能随着课堂的推进,不断地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得以提升。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对比的方式,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的变迁。 2教材地位: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不计最后的活动课),是对本册书

2、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也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成效的显性反映,仿佛一切高高在上的国家大政方针都走进了民间,与人民生活、个人命运紧紧联在了一起,是最能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国家治理效果的一课,是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最好素材。勿庸置疑,本课在整册书、整个中国现代史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四、学情分析1学生家庭、个性特点分析。我校地处广州市老城区越秀区海珠广场附近。周边商铺林立,学校的生源也大多来自这些个体户家庭。由于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故学生生源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多数不是独生子女,所以性情也不会过于刁钻,本性较纯朴,对老师比较信任;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普遍不差,导致

3、学习的动力不足,没有目标,比较懒惰,心中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不愿行动起来。2历史思维发展特点分析。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时空性、实证性等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年龄尚小,而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来就属于待提高型,文字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史料分析能力比较欠缺;同时他们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看问题多数只能看到表面。所以,课堂上不适于用大段的文字材料,而要多选择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作为教学的教学媒介,深入浅出地展示课本的内容,再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从表面到实质进行剖析。 3初二学生思想处于可塑期,要抓住时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生动的事例,培养家国情

4、怀。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变迁的具体表现;家国情怀的培养。 2难点: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分析。六、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回忆长辈的生活经历补充教师的人生经历(学生活动)以教师本人过去的经历引导学生见证历史(媒介:图片)以教师本人的来南沙的用时引入(媒介: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师生互动,媒介:视频)教师补充采访同事的资料,展现城市过去的生活(媒介:图片)自学课文,写出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学生小组活动)提升:家国一体培养家国情怀(媒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了明天更美好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做(师生互动,媒介:视频)一、见证历史翻天覆地的变率二、解析历史国家的好政策(改革开放)、个人努力三、创造历史家国一体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优点:由己入课,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通过自己、同学、同事生活的变迁,让学生们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再引导学生感受他们身边的变迁,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就在历史当中,自己也是历史的见证人。然后带领学生解析历史是什么让这些变迁发生?最后鼓励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表述清晰明了,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全课结构清晰,衷情洋溢,家国情怀的培养自然深刻,效果很好。缺点:有些部分,比如最后的家国情怀提升处,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可能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